|
专家简介 |
|
|
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通讯地址: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 |
邮政编码:100836 |
个人简历: |
1966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1987-1988年在河北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工作、任教;
1991-1996年在河北财经学院(后更名为河北经贸大学)工作、任教,历任工业经济系现代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市场经济学院副院长,获得经济学副教授职称;
1999-2003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副研究员,任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室副主任。
2003-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室主任。
2011-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
工作简历: |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多家公司高级管理顾问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
学历和学位: |
1982-1986年于河北机电学院管理工程系读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1987年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进修; 1988-1991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经济系读博士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
主要研究领域: |
企业制度理论研究、管理学理论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设计、企业战略管理、比较管理与企业跨国经营、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分析 |
主要研究成果: |
一、主要研究与教学内容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批准号01BJL02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高科技密集区域科技型企业家行为与成长研究》(批准号700710114),参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委托课题《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对我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我国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等;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主持和参与诸多企业和社会委托实践课题。
曾先后为为大学本科主讲《企业管理学》、《工业企业生产管理》、《工业企业科学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心理学》、《国际企业管理》、《财政与金融》等课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主讲《企业管理学》;为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班主讲《人力资源管理》;为诸多家咨询公司和众多企业进行在职培训。
二、主要研究成果
迄今为止,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中国工业经济》、《改革》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参与撰写著作二十余部,其成果曾分获“第二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著作奖”、“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光明日报》理论部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优秀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深圳证券交易所“2000年证券市场金融创新课题”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第二届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三、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著作类
1.《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独著)。获得“第二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著作奖”。
2.《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作者)。
3.《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8月版。(参编,陈佳贵主编)
4.《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1月版(参编,陈佳贵主编) 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理论、实证与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3月(合著)。
6.《现代管理综合专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3月版(参编,陈佳贵主编)。
7.《有效的沟通》,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7月版(独著)。
8.《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5月(参编,张承耀主编)。
9.《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9月(参编,张承耀主编)。
10.《现代管理方法论新论》),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该书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编,崔援民主编)。
11.《企业无形资产概论》,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4月版(副主编)。
12.《石油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0月版(参编)。
13.《房地产投资与经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8月版(参编,崔援民主编)。
14.《现代管理方法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8月版(参编,崔援民主编)。
15.《21世纪企业治理结构与组织变革》,2000年11月,(参编,张金昌主编)
16.《世纪之交的全球企业发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参编,陈东琪主编)。
17.《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副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
18.《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参编,王洛林主编,魏后凯副主编)。
19.《当代西方管理学新辞典》,第一副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
20.《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5月,金碚主编,写第5篇,共5万多字。
21.参编金碚主编:《中国企业竞争力——竞争力的性质和源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章,2万字。
22.《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总体分析》,载金碚:《2004年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23.《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14万字。
论文类
1.《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光明日报》1997年10月13日理论版(与导师陈佳贵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的关系》,《改革》1997年第5期(与张艳丽合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3.《寻求竞争优势 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经济管理》,1998年第6期。
4.《21世纪管理学发展与现代管理方法论》,《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3期(与崔援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管理科学》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5.《国企改革应重视对企业职工利益的补偿》,《中国改革报》,1997年5月1日理论版(与张艳丽合作)。
6.《现代市场营销方法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年第6期。
7.《对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安置的两点忧思》,《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
8.《资本重组的决策机制与转型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国有资产管理》,1998年第3期。
9.《保证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制约因素和政策组合》,《经济纵横》,1998年第8期。
10.《无形资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与导师陈佳贵教授合作)。
1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日本的经验究竟告诉我们什么(上)(下)》,《经济学消息报》,1996年11月29日、12月6日连载(与张艳丽合作)。
12.《邯钢经验不是长久之计吗?》,《山西发展导报》,1997年1月28日。
13.《改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光明日报》,1998年11月20日,理论版。
14.《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财金贸易》,1998年第11期。
15.《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问题研讨会观点综述》,《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2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9年第3期全文转载。)
16.《西方经济理论中企业家角色的演进和消失》,《经济科学》,1999年第1期。
17.《论20世纪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3期。
18.《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问题》,《经济管理》,1999年第1期。
19.《灵捷制造——21世纪的生产管理模式》,《经济管理》,1999年第5期。
20.《建立国有企业高参经理人员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第五十四期,1999年 6月16日。
21.《长远重在完善市场机制 当前着力改革人事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1998年第33期。
22.《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第五十六期,1999年 7月6日(与
合作)。
23.《要特别关注我国县域经济改革——《构建县域市场经济框架》一书的启示》,《中国经济时报》7月30日。
24.《建立国企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经济参考报》,1999年8月11日理论周刊。
25.《跨世纪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企业改革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陈佳贵,自己为第三执笔人。
26.《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必须激活人力资源和转换机制》,《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8期,课题组成员。
27.《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与国有企业改革》,《河北学刊》,1999年第4期,(与张艳丽合作)。
28.《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30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9.《国企经理:行为如何长期化》,《经济管理》,1999年第10期。
30.《同做一流企业 为何身价相差如此悬殊》《中国经营报》,1999年11月2日。
31.《激励约束机制面面观》,《中国经贸导刊》,1999年21期。
32.《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模式比较》,《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0年第4期全文转载。
33.《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中国经济快讯》,专家访谈,1999年10期。
34.《改善国有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若干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讯》,1999年9月14日,第三执笔人。
35.《国企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查》,《经济管理》,1999年第10期,第二执笔人。
36.《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其现实解释意义》,《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7.《改革经营者报酬制度之我见》,《中国改革报》,2000年2月2日。
38.《年薪制的四种模式》,《中国经营报》,2000年2月20日。
39.《“严”:企业管理的关键》,《人民日报》,2000年7月4日理论版。
40.《话说股权激励》,《中外管理》,2000年第5期。
41.《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5期。
42.《管理变了,环境呢?——对管理变革趋势的思考》,《经济管理》,2000年第2期,本刊评论员文章。
43.《跨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21世纪企业文化论坛》提交论文,2000年6月,广州,与周叔莲合作。
44.《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7月11日,与周叔莲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0年7月25日。
45.《国企所有者和经营者——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半月谈。内部版》,专家访谈,2000年第3期。
46.《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第26、33章,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6月。
47.《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变迁及现存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8.《现阶段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障碍》,《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第8期。
49.《21世纪企业文化论坛观点综述》,《学术动态》,2000年8月15日,与罗仲伟、张承耀合作。
50.《报酬、声誉与企业家的长期激励》,《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8月15-16。
51.《“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工业经济》,2000 年9期,《学术交流》,2000年17期,《世界社科交流》,2000年第3期。
52.《把脉管理咨询业——中国咨询业发展探析》,《经济管理》,2000年第10期。
53.《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路和建议》,《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6期。(与杨淑君、王丽静合作)
54 .《管理信息化: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的主线》,《经济管理?新管理》,2000年13期。
55.《报酬、声誉与经营者行为的长期激励》,《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 1期。
56.《国有企业三年脱困与脱困后的国有企业改革》,《福建论坛》,2000年12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
57.《国企脱困之后怎么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群慧访谈录》,《工人日报》2001年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
58.《论国有企业领导制度改革》,《河北学刊》,2001年第1期。
59.《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第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二等奖,《新华文摘》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
60.《管理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61.《什么是体制性障碍》,《人民日报》,2000年11月14日理论版。
62.《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案例)比较》,《经济管理》,2001年第5期。
63.《裁员是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经济日报》,2001年3月30日星期五。
64.《努力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人民论坛》,2000年第9期。(与吕政合作)。
65.《现代化: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主题》,《光明日报》,2001年4月3日理论周刊(与陈佳贵合作)。(获《光明日报》主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有奖征文一等奖)
66.参与课题《股票期权制度: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深圳证券交易所“2000年证券市场金融创新课题”评比二等奖。
67.《面向未来的管理学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管理学的新进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68.《全方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战略》,《中国产经新闻》,2001年5月
69.《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比较与改善》,《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与陈佳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10期全文转载)。
70.《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激励空缺”问题初探》,《经济研究》,1995年第8期(与张艳丽合作)。获第四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北经贸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71.《现代大中型企业发展之路》,《光明日报》,1996年8月31日,理论综合版(与崔援民合作)。
72.《The Skill Formation System in China: Outline an Issues for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June,1994, Leicester University.(WithFrank; Kaixuan,Lu)
73.《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激励问题研究》,《河北日报》,1996年1月9日,理论版(与张艳丽合作)。
74.《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存在扭曲》,《经济学消息报》,1995年11月3日。
75.《健全激励机制 控制“职位消费”》。《经济论坛》,1995年第20期。
76.《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激励问题初探》,《学术研究》,1995年第4期(与张艳丽合作)。获河北经贸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77.《论日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跨国界移植》,载于《中日管理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78.《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组织保证监督机制》,《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79.《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80.《我国跨国企业的管理方式选择》,《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81.《西方企业兼并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4年第2期全文转载。
82.《企业经营机制的比较研究及其目标模式选择》,《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83.《西方企业兼并潮再起》,《经济日报》,1993年10月22日。
84.《比较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思》,《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兴学科》1993年第2期全文转载。
85.《运用归因理论 加强定额管理 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现代化》,1992年第5期。
86.《从战争看管理的发展》,《军事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88.《我国电视广告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89.《产业群落及其竞争力分析》,《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90.《企业赞助活动目的说》,《经营与管理》,1991年第3期。
91.《比较管理理论研究为涉外经营管理提供的若干原则》,《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7期。
92.《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1年第1期全文转载。
93.《泰罗主义与梅奥主义产生之比较》,《科学管理研究》,1989年第3期。
94. 《论国有股减持与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协同推进》,《中国国工业经济》,2001(11)。
95.《企业家的期望角色: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阐释》,《财经科学》,2001(6)。
96.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研究——对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统计分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12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97. “Comparison of Governance Structur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Ownership”,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ume 9,Number6,2001.
98.《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革形势》,《人民日报》,2002年2月19日,理论版。
99. 《中国企业2001回眸:改革、规范与发展》,《工人日报》,2001年12月30日。
100.《结合国有股坚持 推进股票期权建设》,《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3月11日。
101.《国有企业推行股权激励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吗?》,《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10月22日。
102.《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第1期。(与陈佳贵合作)。
103.《400洋巨头升级“中国攻略”》,《经济日报》,2002年5月9日。
104.《业绩评价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激励性》,《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
105.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对我国企业的购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16期(与陈佳贵合作)
106.《与跨国公司角逐 中国大企业宜走成本优先战略》,《经济参考报》,2002/8/28。(《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7.《社区就业要转换思路》,《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2第7期(与吕政合作)(《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2年第21期。
108.《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求是》,2002年第17期。
109.《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20)(《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110.《如何全面认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经济管理》,2002(23)。
111.《大型企业的战略选择》,载《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12.《统一规范国企改制》,《21世纪经济报道》,2002—12—31,观点版。
113.《加入WTO与我国大型企业的战略调整》,《当代财经》,2002(11)。〈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1期转摘。
114.《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对管理学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12-26。
115.《论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中国工业经济》,2003(1)。
116. 《North Pharmaceutical Company(China)》,《Doing good and doing well——Case on Corporate Responsiblity in Asia》,Asian Insititute of Management(AIM),2002
117.《入世一年:我国企业竞争行为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3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23日。《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WTO与中国》,2003年第1期。
118.《 制造企业管理模式:世界发展趋势与我国创新状况》,《中国工业经济》,2003(4)。
119.《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探源:多重理论视角分析及其内在一致性》,《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第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4期全文转载)。
120.《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标准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中国社会科学》,2003(3)。(与陈佳贵合作)《工业经济》2003第7期全文转载。
121.《建立“三分”国资管理新体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副主任黄群慧》,《中国企业报》,2003年6月13日。
122.《协调推进工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1期。
123.《国企经营者报酬制度改革思路》,《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9 日理论周刊(2003年4月14日《厂长经理日报》全文转载)
124.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问题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学术委员会编《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对策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5.《制造企业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经济日报》,2003年8月21日(2000字)
126.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经济管理》,03年第17期。
127. 《企业百年持续经营探源》,《中国经贸导刊》,2003(19)。
128.《论新型工业现代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当代财经》,2002(11)。《工业经济》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9.《制造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载《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30.《职业企业家的产生机制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经济界》,2003年第6期,与吕政合作。(被收录到企业家发展文库)
131.《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问题初步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132.《国企考核应把握科学的度——专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黄群慧》,《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12月19日。
133.《工业自然资源配置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年第2期。(陈佳贵合作)
134.《制度转型、管理提升与民营企业成长——以浙江华峰集团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曹建海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营经济》04年3期转载。
135.《产权理论与中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与杨克泉合作)
136.《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人民日报》,2004年1月29日(王钦合作)。
137.《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改革》,2004年第1期。
138.《企业管理学研究前沿:知识来源、具体问题与判断标准——关于企业管理学研究前沿问题的一项问卷调查分析》,《经济管理》,2004年第3期(与王钦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04年5期转载。
139.《国企“老板”与老总之“变”》,《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第5期。
140. 《当儿子长大之后》,《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第29期
141.《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分别载《学术动态》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年第1期(陈佳贵、黄群慧执笔)
142.《东北地区工业振兴与现代化问题分析》,《学术动态》2004年第19期。
143.《企业管理学科发展前沿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年第2期(与王钦合作)
144.《西蒙:组织的观察者》,《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04年5月10日。
145., ,May-June,2004.
146. 《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初步测评》,《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9期。
147.《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培育》,载《2004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6月。
148. 《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的科学性》,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年第19期(合著)。
149.《竞争力百强究竟有多强》,《中国经营报》,2004年9月2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