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  第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最后页
 
  专家新论  
 “双碳”目标达标之路上的制度机制创新2024/5/13
      具体看“双碳”概念,所谓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将逐步降低。实现“双碳”递进目标的意义,可特别强调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对地球生命系统形成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一)2023/9/15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我国一大创新事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PPP模式在社会面上已形成较多一致的重要经验,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本文基于我国十余年的PPP项目实践,首先概括出PPP模式可总结的几点经验:培育一批...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四)2023/9/15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我国一大创新事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PPP模式在社会面上已形成较多一致的重要经验,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本文基于我国十余年的PPP项目实践,首先概括出PPP模式可总结的几点经验:培育一批...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五)2023/9/15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我国一大创新事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PPP模式在社会面上已形成较多一致的重要经验,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本文基于我国十余年的PPP项目实践,首先概括出PPP模式可总结的几点经验:培育一批...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二)2023/9/15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我国一大创新事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PPP模式在社会面上已形成较多一致的重要经验,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本文基于我国十余年的PPP项目实践,首先概括出PPP模式可总结的几点经验:培育一批...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践进步及完善建议(三)2023/9/15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我国一大创新事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争议。PPP模式在社会面上已形成较多一致的重要经验,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视。本文基于我国十余年的PPP项目实践,首先概括出PPP模式可总结的几点经验:培育一批...
 应针对性地批驳澄清错误言论2023/7/20
      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应该说是最高层级的权威性文件。这是在中央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大政方针、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地三令五申之后,出台的一个系统性的、内容非常充实、条理化特征和具体操作细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现实意...
 须承认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及时纠偏对资本的污名2023/7/10
      近年来,社会上多有对“资本”和“资本家”的讨论,不少人对其理解依然停留在19世纪中叶《资本论》出版的时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资本”“资本家”等概念已经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
 影响民企信心有两个关键问题:错误思潮冲击和实务歧视2023/4/27
      近一段时期,在中央“三令五申”式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的权威信息指导下,结合2023年有望出现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重大契机,和各地开始争前恐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社会氛围,我国民营企业界人士的心态有所趋稳,发展潜力可望得到进一步激发。
 影响民企信心有两个关键问题:错误思潮冲击和实务歧视2023/4/27
      近一段时期,在中央“三令五申”式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的权威信息指导下,结合2023年有望出现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重大契机,和各地开始争前恐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社会氛围,我国民营企业界人士的心态有所趋稳,发展潜力可望得到进一步激发。
 影响民企信心有两个关键问题:错误思潮冲击和实务歧视2023/4/27
      近一段时期,在中央“三令五申”式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的权威信息指导下,结合2023年有望出现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重大契机,和各地开始争前恐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社会氛围,我国民营企业界人士的心态有所趋稳,发展潜力可望得到进一步激发。
 影响民企信心有两个关键问题:错误思潮冲击和实务歧视2023/4/27
      近一段时期,在中央“三令五申”式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的权威信息指导下,结合2023年有望出现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重大契机,和各地开始争前恐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社会氛围,我国民营企业界人士的心态有所趋稳,发展潜力可望得到进一步激发。
 影响民企信心有两个关键问题:错误思潮冲击和实务歧视2023/4/27
      近一段时期,在中央“三令五申”式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的权威信息指导下,结合2023年有望出现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重大契机,和各地开始争前恐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社会氛围,我国民营企业界人士的心态有所趋稳,发展潜力可望得到进一步激发。
 依基本原理扩展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及“管理劳动”的相关辨析2023/4/11
      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相关的两个假设角度入手,依基本原理探讨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体系。由此得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劳动和占有并管理生产资料的企业家(主)的劳动可同属于抽象劳动来源”的结论,以及“作为利润本质的剩余价值形成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直接劳动,另一...
 依基本原理扩展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及“管理劳动”的相关辨析2023/4/11
      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相关的两个假设角度入手,依基本原理探讨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体系。由此得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劳动和占有并管理生产资料的企业家(主)的劳动可同属于抽象劳动来源”的结论,以及“作为利润本质的剩余价值形成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直接劳动,另一...
 依基本原理扩展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及“管理劳动”的相关辨析2023/4/11
      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相关的两个假设角度入手,依基本原理探讨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体系。由此得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劳动和占有并管理生产资料的企业家(主)的劳动可同属于抽象劳动来源”的结论,以及“作为利润本质的剩余价值形成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直接劳动,另一...
 依基本原理扩展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及“管理劳动”的相关辨析2023/4/11
      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相关的两个假设角度入手,依基本原理探讨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认知框架体系。由此得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劳动和占有并管理生产资料的企业家(主)的劳动可同属于抽象劳动来源”的结论,以及“作为利润本质的剩余价值形成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直接劳动,另一...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推动财力下沉兜牢“三保”底线2023/4/6
      一段时间以来,基层财政收支和“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问题受到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前些年,我国财政“过紧日子”的运行特征也趋于明显,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基层政府部门出现了财力紧张状态,在...
 新时代治理优化取向下财政紧平衡的路径选择2023/3/7
      我国财政正处于紧平衡的运行状态,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是对财政治理在新时代提出的明确要求与现实挑战。本文从财税体制改革、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预算考核的运行机制,以及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债务化解路径展开分析,提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形成以传统...
 运用PPP提供“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理论、实践与改进2023/1/12
      为解决公共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PPP模式应运而生。采用PPP方式供给“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应选择兼具建设能力和运营资源的社会资本方,并让其参与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公共产品供给全过程,进而形成和发挥建设运营聚合体的提质增效优势。由于制度上的...
 刺激经济,应该给全民“发钱”吗?2022/12/30
      疫情暴发以来,全社会都很关注如何刺激消费,从而让经济走上正向循环的道路,有人呼吁我们效仿欧美日韩,直接给民众发钱刺激消费;但是也有人认为,全民发钱会导致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全民发钱”的建议?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建党百年视野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回顾、学理思考与前瞻2022/11/10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财政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历经供给型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改革开放后的分权型财政的演变,又进而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创新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在理论层面可总结的“四论”:基于“...
 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中求进2022/10/19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多重不确定性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降至4%。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经济社会远景发展目标,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财政服务全局的必要保障性举措。领会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
 “后疫情+新经济”时代的健康产业发展与需求侧改革2022/4/1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人类社会生活,到目前为止其变化仍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但可以认为中国已经率先开启了后疫情时代。我们一方面对疫情应有打"持久战"的充分思想准备,另一方面需针对性地考察分析疫情造成的突出问题和后疫情时代特定的重大社会需求,进而研讨...
 减税降费为企业添动能2022/4/10
      今年以来,为继续化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影响,针对总需求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继续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加力增效,以服务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宏观治理目标,支持经济运行进入合理区间并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此次财政部、税务总局对今年延续...
 “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之学理逻辑研究2021/10/25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会议和文件中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对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明确给出重要指导方针。基于学理视角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取向,对“双循环”指导方针作出分析考察,从“内循环为主体”与稳中求进、扩大内...
 以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 开拓发展新格局2021/10/14
      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寻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逆全球化的不良因素,我们需要慎重和理性处理的国际关系变化,我们要应对挑战,把握继续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机遇。理解“双循环”也需要放置在这个大的国际关系背景之中,本文在这方面有一些思考。
 以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 开拓发展新格局2021/10/14
      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寻求和平崛起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逆全球化的不良因素,我们需要慎重和理性处理的国际关系变化,我们要应对挑战,把握继续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机遇。理解“双循环”也需要放置在这个大的国际关系背景之中,本文在这方面有一些思考。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理解“先富共富论”2021/10/1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实行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富民兴邦的进程,是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支撑。并且,由于统领这一发展过程的“大原则”“大方向”是共同富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启动了西部大开...
 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目标与挑战2021/5/3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三个背景性基本问题,然后从四个观察视角结合几项经济指标对疫情下的经济运作作出分析与前瞻,并对2020年及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和世界发展态势作出前瞻。本文认为,中国要从战略高度对“中等收入陷阱”防患未然,以改革创新、结构优化为龙头处理好宏、...
 “十四五”时期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2021/3/25
      我国需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投融资机制、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及地方税体系建设等领域全面推进改革。本文着重讨论了在“扁平化”三级框架下,积极推进各级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在释放“有效投资”空间潜力的同时,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优化投融资结构;全...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2020/12/18
      “国内大循环”和稳中求进、扩大内需方针是一脉相承的。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首先是释放我国本土雄厚的市场潜力;其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体现了更好把握防风险、稳增长、追求发展升级主动权的战略思维。同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重回闭关锁国,而是在原本已有的国际经济大循环...
 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与金融改革2020/12/3
      作为政府参与资金配置的特定方式与途径,如运用得当,政策性金融可以有效降低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和贯彻特定的战略意图。从经济发展史、经济成长的内在逻辑来看,发展政策性金融体系都具有长期的必然性。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又是相互补充的,所谓“配角”地位,同样具有...
 适当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 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2020/7/9
      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税收占岁入比重,提高国家契约性特征,推进经济包容性增长。本文使用2001-2016年30个省(市)经济指标进行计量研析,结果显示一定区间内各地税收占岁入比重对经济增速均有正向推动,其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对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提出了...
 2020:承前启后,稳增长中求升级发展2020/1/2
      考虑中国2020年及其后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就是“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面对2018年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的复杂形势和不确定性的困扰、明显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基于我们的“确定性”因素及时采取有力的积极应对措施中国经济的成长空间结合着工业化、城镇化...
 2020年,稳增长中求升级发展2020/1/2
      2020年这个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小康”目标兑现之年,已经来临。中国现代化“伟大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在邓小平当年规划的“三步走”的前两步(“翻两番”)提前实现之后,党中央针对跨时半个世纪的第三步,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节点目标。从当下看,除了以...
 稳定经济增速,合理可行2019/12/26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6%,引起经济学界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否应该保持6%左右增长速度的讨论。是否应保持6%左右增长速度,是一个能观察到不同思路和政策取向的具体问题。持不同意见的舆论中,既有强调经济增速必须“保6”的声音,也存在应让增速降到更低区间从而通过市场优...
第1页/共12页  第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