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最后页
 
  专家新论  
 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问题的探讨2018/4/12
      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压力,各个行业和地方都在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规律,决定了新动力仍然要立足于现有经济基础,把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作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创新驱动既要发展以高新技术做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重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保持适...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18/1/2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产品分配关系的规律。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遵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17/12/6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遵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所有制结构既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众创空间再发展需要对接公共资源2017/2/21
      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当前“双创”社会大潮中的典型现象之一。解读众创空间的类型特征,理解众创空间的公共政策需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当前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性国家的迫切需求。因此,这篇众创空间发展报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详细调研了我国众创...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制造业升级2015/12/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工业的发展任务应转向以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为主导,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上全面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从工业生产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物化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国际知名品牌、创新能...
 把握现阶段优化资源配置的着力点2015/10/29
      作者指出,“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出现重要变化: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产业升级更为紧迫,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国际竞争更为激烈。这些变化使...
 高房价套住了两代人消费能力2015/1/9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增长格局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周期性的波动,也有发展阶段的转换。因此需要在发展战略、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企业微观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谋划,以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和把握主动权。未来几十年,我国经...
 努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11/21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差异,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突出北京的国家政治与行政中心地位、天津的为华北经济中心地位、河北的工业化和目标。完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是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关联度是实...
 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在向新常态转变2014/11/21
      我国经济将从高增长转向7%-8%的中速增长,由于决定工业增长的众多因素的变化,这是中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工业生产的过剩是相对过剩,但低收入群体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突出难题。未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的空间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将转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轨道。发...
 论高房价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危害2013/9/18
      保持高房价及其继续上升的势头,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危害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削弱实体经济的竞争力,阻碍城镇化进程,危害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下决心真正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局面,并逐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城镇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剧...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九大关系2013/9/17
      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角度切入,解答了如何实现我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重要内涵。从供给角度提到产业结构调整,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是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产业和现有产业部门进行升级改造。产业结构决定了再生产的各...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九大关系2013/9/16
      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角度切入,解答了如何实现我国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重要内涵。从供给角度提到产业结构调整,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是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产业和现有产业部门进行升级改造。产业结构决定了再生产的各...
 解决制约城镇化的深层次问题2013/1/28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既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要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首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必要条件。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征地拆迁费用在内,平均每平方公里...
 稳增长与调结构面临的问题2013/1/3
      中国经济发展条件出现了重要变化,经济增长趋势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保持适度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大国内需求。结构调整既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更要增强竞争优势。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更要立足现有产业,瞄准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技术密集型产...
 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2012/11/29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试图通过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梯度转移,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然而,现实结果与理想预期相去甚远,东中西部地区间不仅没有发生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而且经济发展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为什么梯度...
 国情与企业产权形态2012/4/23
      笔者认为中国的国有经济是中国历史条件发展的产物,其主导地位必须坚持。民营经济的转型需要摆脱人文传统的制约,实现要素集约化。未来混合经济将是中国所有制的主体,需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建立规范的委托代理制。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2012/1/14
      本文分析了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方向,笔者指出经济结构调整中间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的认识,回答和把握。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服务经济,生产集中化与民营资本进入,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的关系。笔者强调房地产在一定意义上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要满...
 转方式与调结构_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解读2012/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科学地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肯定了2011 年我国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并强调,2012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资源开采的回收率;抑...
 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趋势与再创业2011/7/1
      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发生大变化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产权形态、治理结构、经营领域和企业规模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保持家族私人企业为主体的同时,一部分民营企业转变为资本社会化企业;第二是治理结构由家族治理专项委托代理制转变;三是经营领域由劳动...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2011/1/17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是有希望的。2011年经济增长也有不确定的因素,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增长质量问题,必须改变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必须把降低生产、流通过程的物耗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举世瞩目的工业化成就2010/8/17
      30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本文具体研究了八大主要原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与实践探索2010/5/11
      今年之所以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工业发展已经进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阶段。长期以来依靠高能耗、高物耗、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增长方式将难以继续下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解决上...
 金融危机的几个经济学问题思考2009/12/11
      金融危机给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程度日益加深。虚拟经济发展很快,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坚持扎扎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
 金融危机的几个经济学问题思考2009/12/11
      金融危机给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程度日益加深。虚拟经济发展很快,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坚持扎扎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
 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009/9/1
      工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区域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工业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累积而形成的,它既是过去工业发展和运行的结果,又是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因此,工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也决定了经济发展中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2008/5/2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別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
 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及主要问题2008/3/20
      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有以下特点:(1)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过热的苗头。从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增长最快。分地区看,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以及一些重化工业比重高的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工业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3)工业品价格温和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2008/3/7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以下一些突出问题: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
 走向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南京市医院药房托管试点2008/1/8
      实现医药分开是我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要实现医药分开。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同时,实现医药分开,可以有效抑制药价虚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意义十分重大。这一点虽已成为各方共识,但在具体操作的方式、方法上,各地有着不同意见,也进行了各种尝...
 对南京医药“药房托管”新模式的分析2007/10/18
      南京医药“药房托管”是近年来我国医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种探索性的模式。本文通过对这种模式的内涵、制度安排、基本定位以及扩展形式的介绍,探讨这种模式的基本思想,并寻求这种模式的理论根据和重大意义。
 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7/4/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地区工业发展应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地区经济发展应当遵循并利用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途径2007/2/2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在于由于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与应对研究2007/2/1
      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与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以及生产要素集中化与生产外包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市场地位、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影响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思路。
 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2007/1/1
      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出发点在于必须着力解决资源瓶颈障碍;必须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要有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在于:抑制部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大企...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2006/12/25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制造业中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基本上告别了工业产品短缺的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
 生产社会化与军事工业组织结构调整2006/11/21
      生产社会化是提高工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重要基础。我国工业在推进市场化的同时,必须推进生产社会化,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军事工业自成体系、用小生产的方式搞大工业生产的问题更为突出。
 自主创新与产业安全2006/9/1
      产业安全是指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国家的重要产业能够保持相对优势,在资本、技术和市场等领域,不受跨国资本的左右,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依赖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2006/8/15
      在现代分工条件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并互相促进。本文使用经济分析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以国际经验的归纳和比较为基础,全面解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最后,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
 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2006/6/15
      本文认为, 中国国家高新区正处于由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的转换阶段, 在推进高新区阶段转换中, 存在体制惯性、原有发展路径依赖、价值链低端锁定、企业“扎堆”、边界“阴影”等界面障碍, 必须采取一系列思路破解这些界面障碍, 国家高新区才能顺利实现阶段转换。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2006/4/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准确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2006/4/15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拉动的。1992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表明,当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例超3:1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偏高;当这一比例低于2:1时,表明投资增长率偏低。
 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2006/2/20
      本文认为,我国国家高新区正处于由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的转换阶段,在推进高新区阶段转换中,存在体制惯性、原有发展路径依赖、价值链低端锁定、企业"扎堆"、边界"阴影"等突出界面障碍,必须采取一系列思路破解这些界面障碍,国家高新区才能顺利实现阶段转换。
 工业化进程中的五大主要矛盾2006/2/10
      从人均GDP指标看,到2005年末,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1400元,按现行汇率换算,为1400美元,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二阶段;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指标看,2005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5.1%,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4.9%。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2005/12/24
      由人均GDP水平、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和工业结构水平3个指标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判断,那么到“十五”期末,我国的工业化处于中期第二阶段或重化工业化阶段中的高加工度化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环境约束与工...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2005/12/15
      目前,我国仍然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研究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展与问题2005/11/30
      本报告以“十五”期间为主分析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问题以及二者协调发展状况,进一步给出“十一五”期间推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其二者协调发展的建议。从各种评价指标看,“十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各自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进程由“九五”期末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进入到...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2005/10/22
      "十五"期间,由工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处于高加工度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我国仍然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任务艰巨,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产业技...
 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2005/6/23
      在克服了1997-2001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之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又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时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性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以能源、原材料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2003-2004年,我国平均每年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重...
 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和途径2005/2/23
      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认为我国必须重视工业组织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即要依靠科技进步,同时必须解决影响结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2005/2/21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前所未有的轨道交通建设高潮,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并非都有必要修建轨道交通系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慎重选择最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公共交通模式,做好科学、全面、深入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研究,可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以降低成本。
第1页/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