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专家新论  
 坚定理想信念,用心全力作为2017/7/20
      本文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长期实践的重要成果,早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和伟大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把改...
 重新认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2011/1/1
      农民收入是中国农业政策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于户籍制度及其改革滞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空间受到抑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并没有迎来城乡收入趋同的格局。近年来,“民工荒”的反复出现预示着中国经济...
 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衡 城乡收入差距正扩大2010/1/18
      中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政策环境为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差距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深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的体制改革,将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改善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城乡平衡发展。
 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内需2009/5/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刺激国内需求成为各国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选择。中国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于中国而言,扩大内需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结构不平衡性。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的贡献作用低。在高度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背景...
 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冲击2009/4/20
      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订单减少或流失,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最先受到生产和出口冲击,进而使得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受到就业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深,中国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为...
 城乡统筹发展的政治经济学2008/4/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0年之后回归到了改革初始水平。这虽然预示着新的改革临界点,但它发生在更高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和中国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性时期,城乡发展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政治经济模型和新增长理论的二元经济模型分析表明,体制、要素和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是造成...
 经济走势和政策调整的就业效应分析2008/2/5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宏观经济出现了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苗头。针对这种变化,中央政府提出2008年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预防宏观经济因素对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冲击。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随着今后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措施,加上人民...
 经济走势和政策调整的就业效应分析2008/2/1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随着今后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措施,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经济增长和就业受到的冲击不容忽视。在工资高增长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在就业优先的原则下,一系列经济政策既要保持经济在高位上平稳运行,又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展望2007/3/1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初步建立了一个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将着力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从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监管...
 China's Urban and Rural Old Age Security System:Challenges and Options2006/10/13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old age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人口转变与东亚奇迹:经验与启示2006/10/13
      本文总结了人口转变对东亚奇迹的贡献作用。人口转变带来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年龄结构,为东亚经济带来了一次收获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日本和“四小龙”抓住机遇,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开发人力资源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既收获了人口红利,又推动了经济起飞。不过,随着人口老化,日本的...
 三万亿养老金缺口倒逼养老制度改革2006/7/25
      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对城市职工有较高的覆盖率,但对农村劳动力的覆盖率很低。个人账户空账和养老金筹资缺口是城市养老体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而农村相对较低的收入和较高的老龄化程度,直接威胁着脆弱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与此同时,城乡养老体制分割也给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保障带来了压...
 高等教育扩张与大学生就业难剖析2006/5/30
      文章简要回顾了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张情况及其影响。鉴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着劳动力总量和18-22岁年龄组别的供给双高峰,“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等工...
 高等教育扩张与大学生就业难现状问题和对策2006/4/18
      文章简要回顾了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张情况及其影响。鉴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着劳动力总量和18-22岁年龄组别的供给双高峰,“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等工...
 中日养老金筹措及其可持续性分析2006/3/7
      本文讨论了中日养老体制面临的挑战和改革。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长期经济低迷,日本不得不对其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以缓解养老金筹措困难和财务危机。中国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对其传统的养老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由于转轨成本和个人账户“空账”等问题尚未解决,中国养老...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l Labor Mobility: New Trend and Policy Implications2006/3/1
      The phenomenon of the shortage of rural workers is a response of labor market to rapid export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fter China beca...
 中国城乡养老保障:挑战与选择2006/3/1
      本文介绍了中国城乡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及其进展状况,讨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制面临的挑战和选择。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对城市职工有较高的覆盖率,但对农村劳动力的覆盖率很低。个人帐户空帐和养老金筹资缺口是城市养老体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农村相对较低的收入和较高的老龄化程度直...
 高等教育扩张与大学生就业难:现状、问题和对策2006/2/10
      文章简要回顾了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张情况及其影响。鉴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着劳动力总量和18-22岁年龄组别的供给双高峰,“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应在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等工...
 做实个人账户:养老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2006/1/20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寻求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科学应对之策和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制度,已经成为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历史性命题,妥善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攸关国人的长远福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次改革从个人账户“空账”向“实账”转变,较好地解决了个人缴费激励问题,但并没有很好...
 收入转移对中国城市贫困与收入分配的影响2006/1/5
      本文利用14个城市调查资料的测定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贫困发生率在10%左右。高失业率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城市贫困问题恶化的重要原因。收入转移、特别是公共收入转移对减缓城市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作用。在快速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扩大和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具备条件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2005/11/6
      从1986 年开始,我国农村探索性地开展了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这项试点率先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1992 年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资金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5/9/28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资料,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区别一般迁移理论的独特之处。伴随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改革程度和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
 农业发展中的妇女参与及其作用2005/9/28
      本文利用1997年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和非农产业活动情况,与男性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以男性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主体逐步转向以妇女为主。针对这种变化,如何正...
 迁移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什么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失业率很低?2005/9/28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然而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基本上不受城市下岗失业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劳动力供给特征流动...
 市场竞争,就业改革与企业效率2005/9/9
      本文利用辽宁省560家企业三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效率来源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产权改革、就业改革、研究与开放等构成了影响中国工业企业效率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工业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就业改革是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制...
 市场竞争、就业改革与企业效率2005/8/8
      本文利用辽宁省560家企业三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效率来源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产权改革、就业改革、研究与开发等构成了影响中国工业企业效率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工业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其竞争力。就业改革是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
 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可持续性2005/6/30
      本文在与改革以前的比较之中以及从经济改革的本质意义出发,系统地检验了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专业化趋势,并揭示了这种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本文第二部分对改革前后经济增长的型式进行比较揭示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第三部分进而根据这种增长型式的新特征解释增长率的可行性。第四部分从...
 中国经济增长能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吗?2005/5/31
      本文分析了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差距扩大问题。不断增强的城市偏向政策使得199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失去了收入均等化效应,高增长创造出来的经济福利并没有通过收入扩散机制,让城乡居民平等地分享这个成果。文章认为,推进公平的发展战略将更有利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可以从...
 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2005/5/10
      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成分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增长格局,这种变化通过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对农民收入发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农民收入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就业问题。开通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政策选择。
 城乡差距的本质、多面性与政策含义2005/4/15
      本文采用两部门模型框架探讨了城乡差距的本质、成因、多面性及其政策含义。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缩小,反而越过了改革初始的水平。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差距的政策空间很大。未来改...
 城乡差距的本质、多面性与政策含义2005/3/10
      本文采用两部门模型框架探讨了城乡差距的本质、成因、多面性及其政策含义。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缩小,反而越过了改革初始的水平。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差距的政策空间很大。未来改...
 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2005/1/8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口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万~1168万。贫困发生率为7.1%~9.0%。...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与农民增收2004/6/30
      本文有两个方面重要政策含义:一是通过快速经济增长,特别是非农产业部门发展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这需要通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步伐,...
 迁移、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什么农村迁移者的失业率很低2004/1/25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比较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失业率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归因于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供给特征,以及市场分割等因素。农村劳动力在非国有部门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他们的低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低劳动权益保障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可持续性2004/1/25
      本文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意义出发,通过对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从理论逻辑上否定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怀疑论,系统地检验了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专业化趋势,并揭示了这种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2004/1/20
      虽然FDI就业份额仍然较小,但由于其增长速度非常快,使得该领域就业对中国总体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很高。由于中国劳动力丰富的国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最大化吸纳就业,因此,引进FDI的就业效应也值得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FDI对中国就业的贡献,展望了其进一步吸纳就业的潜力,并...
 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分地区对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变化的考察2004/1/1
      本文通过分地区观察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发现,尽管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当前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过去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劳动报酬性收入的增长,同时,增长来源出现单一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
第1页/共1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