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  第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最后页
 
  专家新论  
 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2020/2/13
      经过近几年大规模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贫困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可是中低收入小农户贷款难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中办、国办于今年年初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发展为小农户服务的小额贷款机构,开发专门的信贷产品”。近年来,以“中和农信...
 金融科技如何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服务2018/8/27
      我们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当然面对机遇和挑战,但是我相信不管是从当前,还是未来,我们金融科技有很大的空间,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得到自身的发展。金融一定要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服务,脱实向虚的情况解决了,才真正有意义。高质量的金融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本文也谈到...
 企业家是决定真正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18/8/27
      新时代经济将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们是有必要去认识什么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的时候,对于形势分析的理念也要发生改变,虽然我们仍然是在进行数据的分析,但是数据的内涵不仅仅是是从涨涨跌跌,不仅仅从大大小小上分析,笔者觉得要从质量的内涵上进行分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2018年三大外部因素或将影响中国经济2018/3/22
      本文对2018年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的外部因素做了一些梳理。首先是经济因素,全球经济相对景气的乐观,外需市场改善,全球贸易较今年有进一步增长是可以预期的,这对贸易大国的中国经济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第二个是非经济因素,最主要包括地缘政治的影响。第三个是来自美国的影响,一方面是中...
 中国经济高质量平稳增长的内部动力在哪儿?2018/1/11
      2018年是十九大后第一年,人们对明年的经济充满了新的期待。根据相关信息,这里深入研究一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平稳增长的内部动力,并对2018年经济高质量平稳增长态势和必要的政策举措作一些预判和探讨。笔者预计2018年国内经济增长能保持在6.5%左右的合理增长区间。其理由是,经济...
 楼市调控避免被恐慌预期挟持,价格稍降就误导2017/11/15
      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逻辑也有了新变化。鉴于过去短期调控政策诸多弊端和长效机制的缺位,眼下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基于存量市场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从促使短期价格下降的目标转为以房地产回归居住为主的属性的最终目标。短期调控政策适度长期化,保持房地...
 新三板的未来不是纳斯达克2017/11/15
      今年伊始,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增速就开始放缓,截至6月12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为11286家。6月以来,新增挂牌企业仅42家,相比3月份的298家和2月份的316家,下滑幅度不可谓不小。一些企业甚至终止挂牌,不少新三板企业转道主板上市。新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最大亮点...
 市值管理写进《证券法》等于价格操纵合法化2017/11/15
      形势好了上市公司没做好说明了几个问题,可能好的公司、对宏观经济有贡献的公司不在上市公司里头,或者上市公司没有做好。原因有制度性的问题;投资者本身不够成熟;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方面,这些事情应该做:做好IPO、退市制度、发挥场外三板市场孵化器;而这些事情不能...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第一义务2017/11/1
      第一届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评选启动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众多知名学者嘉宾亮相启动仪式,共同建言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上市公司提供资产供投资者来买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二...
 算算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大账2015/8/21
      作者分析认为,人民币中间价下调不是趋势性贬值。人民币中间价是否继续向下调整、最终向下调整的幅度有多大,这可能要与前期汇率偏离的程度联系起来,也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的判断有关。这次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完善,将有利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未来的企业对外投资,有...
 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2015/7/15
      作者认为,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是绕不过去的一部分。在信息化时代,脱贫的方式在因地制宜的同时也要对接“互联网+”的思维,突破地理的劣势和物理的障碍,跨界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扶贫方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争取反贫困决战战役的最后胜利。据此,作者提...
 创新创业企业这样孵化出来2015/7/8
      “科技园”最大的成功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创新创业企业成长规律”的培育之路。创新首先需要新思想,“科技园”应该是思想孵化器。“科技园”的“咖啡厅”和轻松的聚会场所,实际上起到创业“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集聚了创新创业的思想和人才,也实现了草根创新与创新趋势的对接,完成了“新思...
 新常态下必须抛离旧有参照系理解经济增速2015/4/23
      尽管中国经济新常态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面对经济降速压力,市场仍旧无法摆脱“旧有”的打量中国经济的视角。笔者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速是非常正常的,这就是新常态的速度。即使未来仍会有所下降,也不能代表中国经济体况欠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总是简单地盯着数字的变化。我们要适应...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准星该瞄准什么?2015/4/9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国务院即将出台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近期有媒体报道说,由权威部门参与的《互联网金融理论实践与监管相关研究》课题日前已完成了初稿,可能对国务院的相关指导意见形成参考。笔者认为,从《研究》披露的某些监管思路和方式看,似乎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特...
 只要内需正常增长 通缩就不会是今年的威胁2015/4/1
      国内当前最敏感的猪肉价格还在下降的情况下,消费价格仍然呈增长态势增长,说明消费仍然是旺盛的。只要国内消费需求还在正常增长,与之相关的投资需求就会相应增长,可支配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增长,通缩就不会是今年的威胁。PPI负增长显示的另一个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就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
 新常态下证券市场创新该遵循什么逻辑2015/2/5
      金融市场适应新常态特点最大的创新逻辑,是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经济的阶段性特征,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需要切实创新,使之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而不是把眼睛紧盯在为活跃市场交易的虚拟经济设计新金融产品;使金融创新为更有效率和质量的新常态经济增长内涵服务,有利于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
 稳定经济增长不能靠房地产2015/2/5
      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都有诸如“硬着陆”的判断,甚至是说中国“明斯基时刻”临近,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目前,各地政府以及央行都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房地产增长,这是不能说YESORNO的问题,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当然可能会引发银行的坏...
 把握新常态经济逻辑 顺势而为2014/12/29
      中央工作会议对新常态经济的特点,对新常态经济的发展理念,增长动力,增长方式和未来的态势都做了初步的阐述,基本形成了我们认为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新常态几个具体的逻辑,第一个需要理解的逻辑就是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涵,第二个就是所谓稳增长的逻辑,而...
 能源价改应以稀缺性和外部性为导向2014/11/14
      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持续动荡,化解环境污染带来的生存威胁和挑战,中国需要一场化石能源的“替代革命”。“能源革命”的内涵就是要实现“能源结构”,价格机制最能有效引导市场调整的机制,新的能源价格机制必须反映石油天然气的稀缺性和煤炭发电的外部性。我国能源价格是政府管理、成本加成的...
 左小蕾:制度变革:新常态下发展的硬道理2014/10/13
      我们亟需告别"稳增长""保增长"的危机思维,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硬道理重新认识和定位。新常态经济不要求稳要求变,应顺应规律,向从需求面到供给面的全面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求变,向适应新常态的新结构新增长力的制度性改革的方向求变,打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从容迎接新...
 左小蕾: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避免纯粹资本运作2014/9/5
      近期针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话题,有很多解读和争议。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定重新认识,弄清楚"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国企混合所有制"的不同,全面理解三中全会提出的与国企相关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混...
 左小蕾:金融机构自我膨胀经营模式可休矣2014/8/29
      今年上半年国内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4.7%,GDP同比增长7.4%,CPI同比增长2.3%。宽松流动性本应导致利率下行,但利率水平不降反升,应该不是流动性短缺所致。宽松的流动性流向非实体经济,资金资源严重错配导致企业融资难,进而导致融资贵。而"钱生钱"过长的交易链条,是利率...
 新股发行制度不能再绕开矛盾死结2014/8/11
      要跳出新股发行制度改来改去解不开矛盾死结的怪圈,促使发行制度真正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加速器,一定要存量、增量一起改,标本兼治,坚决抵制利益集团的博弈。要根治“三高”顽疾,还资本市场的“三公”秩序,必须通过发行制度更市朝的改革,针对每个“死结”逐步确立、完善对应的制度规章。...
 货币政策无需转向宽2014/7/18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笔者认为,盲目出台刺激政策是最大的风险,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累积更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至于第二大风险,则应该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没有按照既定方针执行到位,进而错失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宏观政策要稳”的基本调控原...
 防范风险不应绑定刺激政策2014/6/5
      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可能主要还是与季节性因素和经济自然波动有很大关系,中国宏观经济一般都是下半年要好于上半年,当然“微刺激”政策陆续推出会对人们的心里预期产生积极影响。要尽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让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让资源更好地配置在实体中有成长性的领域。房地产、地方债和影子...
 改革2.0时代的危与机2014/4/8
      近年来,许多“预测”争相出笼,认为中国经济将开启新的增长周期。我们认为,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中国已经全面进入改革2.0时代,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应该换一个思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不是简单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的补库存的恢复性增长。真要走出危机必须促进产业结构...
 互联网金融应实施“负面清单”监管2014/3/28
      对于实体企业服务的网络平台,资格门槛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注册资本金不足,以及缺乏相当规模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应在“负面清单”之内。原则上实体企业服务网络平台实行P2P模式,不能进行网上融资活动,网络平台实施一定程度的杠杆担保。严格实行网络平台与担保体系分...
 对“余额宝”们的认识误区亟待澄清2014/3/19
      横空出世的“余额宝”们的确提出了许多问题和警示,但国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不少认识误区。现在不少有关“余额宝”们的说法,既夸大了它们的影响,也模糊了它们的问题。在现有制度规则下,“余额宝”们对银行贷款利率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通过理财产品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更不是余额宝的首创...
 货币政策不应被虚拟金融牵着鼻子走2014/3/17
      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仍然大规模依赖投资拉动。因此,增强内部经济的活力,打破增长对投资与债务的依赖,是货币政策稳健平衡增长与风险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的困难是,虚拟金融市场的自我膨胀对资金产生的无限需求绑架了货币政策。货币...
 互联网金融要“善管”更要“善用”2014/3/4
      最近关于“余额宝”的争论很热闹,背后反映的实际是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的争论。我们认为,“余额宝们”发挥了互联网优势,创新性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然而,互联网金融同样具有金融业高风险特点,其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建设成当务之...
 马年中国经济能否走稳的最大不确定性2014/2/18
      当下稳健的货币政策面对着实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仍大规模依赖投资拉动,以及金融市场自我膨胀对资金产生的无限需求绑架了货币政策这样两方面的困难。因此,打破增长对投资与债务的依赖,改变金融机构成为资金占用主体的状态,并化解正在累积的金融风险,就成了今年稳定增长防范金融风险...
 全球经济因美国退出QE笼罩在迷雾中2013/12/20
      本文认为,虽然全球已不具备因QE退出而爆发危机的条件,但非理性投机行为主导的金融和资产市场将凸现QE退出过程中的不确定影响。本文结合理论与现实论证了QE退出会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并且认为随着QE未来退出规模的逐渐加大,美国资本市场的震荡会成为常态。另外,本文对一些问题进行了...
 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向新平稳增长阶段2013/12/17
      在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新理念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会多关注市场配置资源改革释放的要素有效性的提升;会更关注新一轮对内对外开放释放的新的生产力特别是对内对外的“负面清单”带来的机会;更关注以农民收入增长为重点的土地制度改革对新型城镇化转变增长方式带来的影...
 IPO改革成功还需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013/12/9
      要真正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始终存在的诸如暴炒新股、高发行价、高募集资金等“顽疾”,《意见》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关于退市的规定,关于集团诉讼制度和辩方举证制度,对超募资金的管理,阻止高管辞职套现的不道德行为等等。另一方面,投资人转变观念,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如果大...
 利率市场化是资源配置重头戏2013/12/5
      金融市场改革,绝不是多一两个新产品活跃市场,也不是更多的衍生品“创新”,而是“市场化”。必须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民营银行设立、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提供与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相匹配的金融...
 利率市场化不能靠自贸区“试点”2013/12/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最大的理论突破就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资金是重要的要素资源,利率是资金成本,所以利率市场化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最重要的制度变革之一。既然是“市场配置资源”,那当然应是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而不仅仅是自贸区内的“市场...
 三大观点解读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机遇2013/12/2
      三中全会对于社会布局的五大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还要加一个党的建设。三中全会决定改革的总目标,它的总目标就是要制定和完善各个领域的一系列的制度,这就是它的路线图。改革最后就是一整套的制度出台,整套制度的完善。对于三中全会,左小蕾从三大...
 注册制能让市场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2013/11/27
      发行体制向注册制转变,势必有许多“存量”制度需要完善,许多“增量”制度需要建立。有几项重要规则必须加强。比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退市制度、证券民事诉讼赔偿制度以及集团诉讼制度。“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必将带来证券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监管部门还得借助市场各方...
 与其找“亮点” 不如在深化理解上下功夫2013/11/15
      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列出的一份改革清单,与之前释放的改革领域的预期基本一致。公报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制度完善,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健全法治而不是人治的法律制度,宣布成立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事实上已勾画了未来中国改革的整体画面。据此,解读公报,笔者...
 本届诺奖昭示经济学理论的危机2013/10/28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说是颁给三位大家的学术成就,不如说是引起对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关注。首先,今年诺奖没有颁发给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贡献,而是颁给了一些应用金融观点的代表人物,这违反了诺奖鼓励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其次,瑞典皇家科学院认定,本次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对资产价格...
 利率市场化离不开相关配套制度改革2013/8/12
      银行的国企背景以及与各地方政府超越市场约束的关系,可能是利率“市场化”首先需要突破的制度性障碍。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不能像实体企业那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而不是经营风险自我膨胀的定位,显然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必需的关键性制度转变。债券类证券产品的一级市场也...
 利率市场化改革先得澄清的几个误区2013/8/2
      利率市场化是当前金融改革的热点,但在各类相关研究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却被忽略了,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停留在直观理解层面较多,某些方面甚至存在很大的误区。,多数人认为,银行存贷款利率放开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堡垒。似乎利率市场化就是存、贷款利率的限制逐渐放松的过程。这是不正确的。还...
 下半年中国经济会突现“黑天鹅”吗2013/7/10
      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印证了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稳定区间。按照潜在增长率的稳定性规律,下半年7.5%左右的增长水平应该可以实现。可能的“黑天鹅”事件是影子银行的风险暴发。“钱荒”就是警示。所以,尊重经济规律,保持一份镇定和清醒,“平稳”货币发行,在当前至关重要。近期的政策信号,...
 重新厘定人民币汇率“市场”概念2013/6/24
      现在的国际外汇“市场”并非上述意义上的“市场”,外汇市场的交易汇率并非以“贸易支付”的“供求”为基础形成。当全球主要货币已经完全没有货币纪律,外汇市场流动性泛滥沦为投机行为为主的交易市场后,均衡汇率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完全被破坏失去了定价的基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的...
 中国经济“不差钱”2013/6/20
      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增长与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而近期银行间资金短缺拆借利率大涨,充分说明有效投资需求不足、资金在银行间“空转”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的问题严重,金融风险的防范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经济不论是从疏导“堰塞湖”的流动性的角度,还是从宏观上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
 降息对当前今后中国经济都弊大于利2013/6/17
      不是利差,而是无风险套利是热钱快速大规模流入的最大动力。所以,对我国来说,降息并非遏制热钱的首要措施。中国经济并不处在危机状态,大幅降息释放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误导各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扭曲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甚至决策者的行为,造成更多更大的问题。我国的利率体系确实存在...
 当前政策着力点--创造有效投资需求2013/6/5
      根据经济学有关充分就业与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率的基本结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5%左右并未出现大规模失业,足以说明当前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在规模递减状态下,更高的增长是靠加大技术进步来推动的。也就是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突破增长瓶颈。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是改善经济...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也亟需“升级版”2013/5/22
      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要加强所谓“中观形势分析”,即行业和产业形势分析,从行业形势变化中去把握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的增长后劲,去把握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态势。发布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要尊重规律;对宏观数据分析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随意发挥,要按照不同数据包含的信...
 不要儿戏化货币政策2013/5/15
      利用危机恢复期宏观数据的不稳定性制造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把货币政策“解读”为随着CPI的短期变化而改变,这是“儿戏化”货币政策,有误导货币政策之嫌。最终会弱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作用,造成宏观经济更大的不稳定。中国经济增长不是没有钱的问题。高于经济增长的银行信贷增长,两倍...
 宏观经济研究不能让“预期”闪了腰2013/5/13
      经济形势研究应尽力淡化短期“预期”的影响,至于一些迎合投机需求刻意制造投机机会的导向性很强的“预期”则更糟糕。在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稳定态势,世界经济复苏波折也已成“常态”的大环境下,太有必要对铺天盖地的各类“预期”保持一份清醒了。而宏观经济研究也需要“走出”危机思维,更客观地...
第1页/共3页  第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