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
贺丹,史毅 2025-01-13 |
摘 要: |
当前,中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呈现双重下降趋势,年轻群体对婚育产生“恐婚”“恐育”的心理,家庭功能面临挑战。为了促进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包容性,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随着社会现代化,青年一代的生育观念和动机发生了深刻变化,少生优生成为主流,教育投入的内卷化现象加剧了生育焦虑。面对生活压力和生育成本,青年更倾向于选择少生或不生。为此,需通过建立积极生育保障制度、实施新时代婚育文化工程、推动服务与宣传融合以及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等措施,提升育龄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育信心,积极回应青年群体的现实困难。 |
关键词: |
生育意愿,婚育文化,家庭友好,生育支持政策 |
|
|
当前,我国生育意愿、水平呈现双重下降态势和代际递减倾向,一部分年轻群体存在“恐婚”“恐育”心理,反映出生育文化正在发生持续、深远的转折性变化。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同时承担着生产、抚养、教育、情感等重要功能,但随着生育水平降低,家庭小型化速度加快,家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保持家庭的存续和发展,就必须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包容性,建立以家庭为单位、适应新型婚育文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助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我国婚育文化正在经历快速重构。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念、生育决策方式和养育过程特点等也在较短时期内经历了深刻的现代化重构。一是生育动机呈现多样化,青年一代更加重视家庭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之间的平衡。在现代化进程中,生育观念和动机的多样化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个人追求与家庭责任的平衡更受重视,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生育也不再是家庭职责和刚性任务,而是个体选择。越来越多的青年更加追求相对自由、独立的生活,“养儿防老”这一传统意义上的生育目的和理由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助推了青年群体生育观念的转变。二是少生优生成为青年一代的主流观念,教养模式成为婚育观念最重要的塑形力量。婚育文化的转变体现在教育观念、养老观念乃至家庭观念发生了全方位变迁。随着子女数量减少,青年一代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倾向于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抚养方式。人们开始倾向于追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同时进一步减少生育子女数量,以便能更好地关注和投入对他们的教育。对教育的重视导致教育投入在全社会层面呈现“内卷化”现象,弥散性的教育焦虑也传导至个人和家庭层面,形成隐形生育门槛和心理成本,并在观念层面转变为青年群体普遍的生育焦虑、养育焦虑。三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青年一代家庭婚育观的重塑。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二次元世界、元宇宙、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应用全面影响年轻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正在深刻重塑青年群体的时空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必然对他们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产生影响,并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加速新观念的扩散和传播进程。
新型婚育文化培育面临现实挑战。在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新时期青年群体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变化外,更应理性认识观念和行为变化的内在逻辑及其深层次影响因素。积极回应青年群体面临的现实生活困难和问题,是破解新型婚育文化培育困境的关键所在。一是生活压力日益增加,生育机会成本呈升高趋势。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于深入推进期,产业迭代升级的速度加快,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的稳定性面临挑战,较大的生活压力、不可预知的风险加剧了青年群体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同时,生育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年群体更加倾向于选择少生孩子甚至不生孩子,通过减少生育成本来提高自身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二是闲暇时间受到挤压,生育动机越来越模糊。对于当代青年而言,市场经济引发的激烈竞争、家庭生活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将大量时间投入工作之中,陷入想要获得闲暇时间而不得、力图减少劳动时间而不能的窘境,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其闲暇时间被挤占和被挪用的可能性,尤其通过减少生育的方式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同时,生育的潜在价值更多地被归结于宏观、集体的中长期效益,也可能让青年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三是家庭功能作用弱化,生育的部分功能性价值降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更新、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养儿防老”不再成为影响生育的核心追求,部分青年会选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个人财富积累,为未来选择“自我养老”“互助养老”创造条件。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较高的生育成本,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认为生育价值的获得与生育代价的付出不对等,更加重视近期的“生育惩罚”而淡化中长期的“生育价值”。
以家庭友好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对不婚、不育、晚婚、晚育、少育等现象,需要充分理解、尊重和包容而非简单的批评,需要正面、积极回应育龄人群生活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通过综合性措施为青年群体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共担育儿责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将家庭友好的观念融入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提高育龄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育信心。
一是建立以生育保险、婴幼儿照护支持、生殖健康服务为核心的积极生育保障基本制度,切实减轻青年群体婚育压力和负担。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研究生等群体纳入参保范围,努力实现城乡各类劳动者“全覆盖”。建立以婴幼儿照护补贴为主的生育补贴制度,明确尊重生育价值、尊重婴幼儿照护劳动价值的政策导向,实现鼓励代际支持、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支持托育机构发展、提高儿童早期发展水平等多重目标。将无痛分娩以及更多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探索讨论满足不同人群生育力保护、保存需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是实施新时代婚育文化工程,加大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全面了解青年群体的困惑与需求,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扭转片面夸大生育、养育、教育困难痛苦的社会舆论,客观宣传育儿劳动的辛苦和幸福感,更多关注积极的育儿经验,形成更加全面和平衡的社会认知。
三是推动服务与宣传深度融合,以青年群体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生育对个体和家庭的价值。探索育龄人群听得进、易接受,参与互动式、润物细无声的婚育文化宣传举措。通过举办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作品比赛等形式,鼓励群众自己发现身边人、身边事,感染更多人。在适龄人群中以自己生育、养育孩子的故事为例传播科学育儿和自身保健知识,避免“长辈说教”“明星摆拍”等给育龄人群带来的反感和不信任、不适用现象。加强商场、地铁、公园等公共场所的“育儿友好”环境建设,鼓励酒店、高铁、飞机、儿童活动场所等提高对多孩家庭的优惠力度,全方位打造育儿友好环境。
四是推动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为新型婚育文化的打造提供现实环境。从家庭发展的核心问题看,家庭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青春期、婚恋期、孕育期、抚育期、稳定期、老年期6个阶段,每个阶段家庭主要成员面临的问题存在着明显不同,需要不同层次和维度的政策保障与服务支持。如何通过内部理念引导和外部政策支持,促进婚姻和为人父母的愿望实现,是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支持家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以强化家庭功能发挥为目的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加快形成普遍尊重生育、养育尊严和价值的社会氛围,是引导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的基本着力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