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改革赋能,推动科研创新发展 |
伍赳鸠 2025-04-01 |
摘 要: |
科研工作是湖南省委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党校始终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创新发展,实施了体系化建设、项目化驱动、协同化创新和链条化产出等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制度、学科和评价体系,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依托的科研机制,增强团队协同与资源整合,推动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与应用。 |
关键词: |
科研工作,党校发展,体系化建设,项目化驱动 |
|
|
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南省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努力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体系化、项目化、协同化、链条化改革赋能,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创新发展。
坚持体系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强化“有组织科研”理念,全力推进科研体系化建设,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科研质效。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校委会高度重视制度集成,着力构建符合推进有组织科研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以《科研工作条例》为主干,以《智库管理办法》《全省党校系统围绕中心大局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创新工程(社科教学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等为支撑的“1+N"科研咨询制度体系。二是优化学科体系。聚焦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题主线,大力实施学科建设强基工程,编制印发了《关于围绕中心大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措施》《学科研究领域及硕士学位点建设体系图》,以学科建设统领教学科研各项工作。2024年成功申报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新成立纪检监察教研部和湖南干部教育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明确了"3237"学科建设发展布局,即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传统一级学科,提升中共党史党建学等2个优势一级学科,新布局纪检监察学等3个一级学科,培育干部教育学等7个二级学科(方向),努力构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体系。三是改进评价体系。以构建新评价体系为抓手,最大程度激发教研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坚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咨政报告“三类文章”等效评价,突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报一刊”等高端成果导向,努力改进科研咨询工作量化标准和科研评奖规则体系。
坚持项目化驱动。打出项目管理系列组合拳,落实全流程全周期管理,形成以高层次项目牵引党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抓好工作谋划。突出目标引领,将项目研究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明确主攻方向,印发《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项目招标信息汇总提示》,及时掌握动态、深入研判形势,提前谋划部署、优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申报动员会、部署会,营造争取科研立项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培育。坚持“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坚持“个人深研+专家辅导",充分发挥教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专家的指导作用。注重“导师帮带+部门打磨",建立导师制和部门联动制,各部门协同配合,凝聚科研合力,召开重大项目论证会、推进会、座谈会,为提升课题申报质量提供智力支撑。两年来,新增立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1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全国党校系统社科规划项目9项,省级重大项目12项,同类项目立项增长率均达20%以上,各类课题结项优良率达50%,逐步形成"培育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结项一批"的课题研究梯队,为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协同化创新。树牢系统观念,坚持“一盘棋”思维,注重团队协同、平台协同、学员协同,多主体多渠道创新发力。一是创新团队矩阵。建立健全组织谋划、统筹调度、分析研判机制,跨学科组建38个创新研究团队开展集中攻关和课题培育。"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创新团队获评湖南省首批综合型创新团队。二是创新科研平台。建立"基地+博士"工作站,与湘潭大学合作,联合申请设立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学术+智库"双平台,定期举办"麓山求是讲堂",邀请10余名全国知名专家作专题辅导;创新开展"智库选题策划会”,部署重点选题100余项,提交研究成果40余项。三是创新学员联动。深挖特色班次学员潜力,用好学员"两带来"资源,持续完善学员决策咨询研究推进机制,提出破解制约湖南发展难点堵点的方法措施和推动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组织学员先后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80余篇、"献策湖南"金点子150个,28篇研究报告获副省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形成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咨政成果。
坚持链条化产出。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以链条化产出为路径,为科研创新发展注入动力。一是在成果产出上下功夫。坚持“三类文章”等效评价、相互转化、一体发展。深化理论研究,近两年组织全校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发文刊物档次和数量均实现新突破;开展宣传阐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理论宣传阐释文章320余篇;努力建言献策,90余篇智库成果获领导批示。二是在转化应用上求实效。加强与党委、政府决策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将科研成果报送相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组织汇编《"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百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稿》《麓山求是讲堂讲稿》等教学科研成果,推动教学科研成果进部门、进课堂,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在管理服务上强保障。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科研条件,为教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学术交流和调研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加强科研信息化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科研服务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