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阁:期货及衍生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李剑阁  2014-11-27


10月31日,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在第三届期货与衍生品市场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指出,中国的期货市场建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遍地开花式的扩张,到逐渐规范,再到规模较快发展和质量明显提升几个阶段,期货及衍生品行业在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剑阁表示,前不久期货经营机构首届创新大会的成功召开,在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解决期货行业“大市场”和“小行业”的矛盾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期货公司发展期现货结合、境内外互通、场内外互动、线上下互应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咨询业务、交易商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国际业务等创新业务指明了方向,为期货公司通过创新转型和资本运作做大做强做优,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期货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要真正做大做强做优,不仅要强化金融中介的基本属性,更要努力从单一的交易通道服务提供者,转型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服务提供者。

对于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创新发展,李剑阁建议,一方面要加快推出重大创新品种,建立起权益类、利率类、外汇类期货与期权等三大完整的产品线,全面推进商品期货四大产品系列20余个储备品种的研发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允许商品指数化基金进入商业化运作,放开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逐步放开国际业务政策,并允许期货公司开展自营业务。

李剑阁指出,尽管我国期货市场近年来规模高速增长,但由于经营模式同质化、行业竞争激烈,期货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手续费收入上仍然是“增产不增收”。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创新业务放开以来,并未改变期货公司依赖手续费恶性竞争抢占市场份额的业务发展模式。究其根源,还是一直处于“贫血”状态的期货公司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陷入“研发和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无法提供增值服务和产品,无法提供增值服务和产品导致对客户议价能力的丧失,对客户议价能力的丧失导致手续费恶性竞争,手续费恶性竞争又导致研发和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将导致期货公司难以通过创新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难以依靠自身积累做大做强做优、难以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定位。这就要求我们现阶段首先解决期货公司的“贫血”和“造血”问题。

李剑阁表示,期货公司为客户提供结算服务,并承担结算风险,还要支付结算准备金。因此,收取结算手续费既是期货公司提供结算服务的劳动报酬,同时也是期货公司承担信用风险和结算风险的风险收入,是期货公司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提升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保障。如果能将期货公司结算费收入固定下来,保障期货公司最低生存标准,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期货公司的“贫血”状况。同时,监管部门只有进一步放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才能解决期货公司的“造血”功能。目前我国上市的期货品种不断丰富,但是对产业机构客户非常重要的原油期货、商品期权,以及对于金融机构客户非常重要的行业股指期货期权、商品指数期货期权、短期与长期国债、人民币汇率期货期权等重大创新衍生产品仍然缺位。应该加速这些重大期货品种的上市步伐,进一步加快期货基金、自营和国际业务的放开,吸引机构投资者入市进行风险管理,优化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推动期货市场的规模和拓宽期货公司的发展空间。

  
  出  处:《青年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