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超募导致710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刘纪鹏  2010-08-15

  “资本市场20年20人论坛”8月15日在京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激辩中国创业板:创新还是创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在做题为“对创业板公平与效率缺失的反思”的主题演讲,并参加了与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融资中国总编辑方泉、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钮文新的论坛对话。
  
  在论坛上,刘纪鹏教授发表了对创业板过度超募现象的反思。刘纪鹏教授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钱要通过资本市场多元化完成。所以我们提出主板市场在大学,现在中小板市场办成了“大专”,我们的创业板应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年轻的“中学”,今年还要开辟三板市场作为“小学”。中国资本市场应该这样走下来,资本市场体系应该全面建起来,这是中国资本市场20年总结中高度的战略规划。如果每个市场高度垄断大家要分析一下创业板变成创富板,什么原因导致公平效率缺失?所以如何完善这就是我们在20年总结的时候也是创业板开通将近一年上市百家企业,并且马上面临第一批将近30家创业板企业非流通股解禁之际需要反思的。
  
  百家企业平均发行价33块,最高发行价达到88块,市盈率平均百家企业高达67倍,最高的是127倍。百家企业计划招股书写的是210亿,融资700多亿,超募490亿,平均超募达到200%。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一发行就是60、70倍的市盈率还买不到。二级市场大盘蓝筹股现在10倍的市盈率价格还保不住。这种现象是罕见的绝无先例。
  
  创业板超募就是按照4.8个亿放在银行,一年10%的收益是4800万,创业板守着这么多钱不用干活,就是在银行存个定期一年也能提供每股两毛六分钱。所以这种情况下解禁后套现也是对创业板很好的方法。
  
  按照创业板初衷每家企业融资5000万,但是我们现在是710亿仅仅上了100家企业,这跟初衷大不一样。所以如果我们的710亿能让350个企业上市,最初我们开通创业板说过一年上市300家,超募结果就是现在上了100家还这么艰难。
  
  所以,刘纪鹏教授认为,我们要反思大量企业筹不到钱,拿着大把超募钱的企业没处花这个问题。
  
  出  处:腾讯财经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