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将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易纲  2013-04-19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汇率制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称,中国近期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同时,易纲强调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的进展,以及对实体经济再平衡调整的影响。此外,他还提出中国基本满足了“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汇率将更加市场化。去年我们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区间从0.5%扩大到了1%,近期内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易纲说。
  
  易纲在演讲中重申了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中国在1994年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开始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之后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迅速上升。2002至2005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开始随着美元走弱而有所回落。因此,到2005年时,中国决定将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易纲称,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幅度达32%左右。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超过了36%,与1994年相比,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更是高达70%。
  
  中国人民银行于去年4月14日宣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日浮动区间。此举被外界看成是增强汇率弹性,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这是人行2005年启动汇改以来第二次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日浮动区间。上一次是在2007年,当时人行宣布自2007年5月21日起将浮动区间由0.3%扩大至0.5%。
  
  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的名义和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调整经常账户占GDP比重起了很大作用。中国的经常账户占GDP比重在2007至2008年达到峰值,之后便开始下降,到2011年时已降低至1.9%,2012年为2.3%。  

  
  出  处: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