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事件的核心是机制问题

李稻葵  2016-06-29

我认为万科事件是一个机制问题。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投资者、股东就应该有发言权,就应该对内部人员形成一些机制上的约束,这是规矩。

27日,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清华经管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做客新华网思客会并接受专访,深入解读有关万科事件引发的中国公司治理市场机制的相关问题,思想在对话中不断升级。以下根据专访实录整理:

李稻葵:

我认为万科事件是一个机制问题。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投资者、股东就应该有发言权,就应该对内部人员形成一些机制上的约束,不管是王石、张石,这是规矩,就好像英国人搞了公投一样,即使结果不合理、有问题,受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但是不能轻易吃后悔药,这就是机制。从长远看这个机制必须建立起来。所以我非常希望万科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推动中国公司治理市场和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即投资者,尤其是大股东要站出来,对企业的经营有发言权,要进行干预。

当然,我绝对不是说王石先生不对,很有可能王石先生走了以后万科更糟糕,很有可能王石是最适合经营万科的企业家,很可能王石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中国这一代最有价值的企业家,但是我建议把个人的恩怨、历史评价和机制建设分开。中国缺少大股东站出来通过合理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内部改革的机制。

我的远距离观察认为,大家和解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已经有一些经营之外、经济利益之外的感情因素在里面了,到了感情这一步就比较难调节了,这就好比都已经谈到离婚了却突然想通过资产割让挽回婚姻,这非常难。

通过这个事,您对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有没有什么忠告?

也是远距离的观察,对民营企业家而言,不管你当初对这个企业的贡献有多大,你必须对今天的股东负责,哪怕今天这个大股东是非理性的,但是既然你引进了这个大股东,就必须尊重人家的意志,必须按规矩办事。

万科事件会成为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事件么?

对,国内外都有同样的案例,乔布斯也被赶跑过。如果当年他不认账而去打官司,第一他打不赢这个官司,第二浪费了精力。所以乔布斯最后自己做一个公司。当然,后来乔布斯后来又被请回到自己的公司,重振雄风,说明他还是有这个能力的。所以今天这些企业家们,既然你有能力创业,你就应该有胸怀接受现代公司治理的约束,既然有胸怀接受现代公司治理的约束,你就有能力、有胸怀去重新办一个新企业。

王石的身体、精力和耐力比很多40岁的人还强呢,有可能,再过几年他也有一个新的公司出来。所以要往远看、往前看,尊重规矩、守规矩,短期认输、长期再来。

  
  出  处:东方头条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