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未来世界汽车发展策略

赵英  2011-12-03

  近日,车讯网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赵英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赵英首先给大家介绍了现在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他认为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从概括上来说就由做大变成做强,再具体一点就是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自主品牌的推出,主要就是这两点,还有汽车零部件是相互比较薄弱。进入到下一个十年的时候,汽车工业也面临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什么样的作为,这个关系到整个汽车工业在21世纪的发展。
  
  现在中国是汽车大国,但是并不是汽车强国,主要原因就是拥有汽车的核心技术还不是特别多,咱们很多汽车的企业来讲,中外合资企业占有很重要的优势,这里面都是合资企业形成的品牌,赵英认为,也不能说绝对的外资企业占优势。商用汽车领域我们的技术是跟国际水平相接近的,我们的品牌也还是能站住脚的。轿车领域我们还是可以的,小车、微型车还是可以的,主要问题就是中高档轿车,如果假以时日,我们认真去做,不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的确是中高档轿车,包括核心技术,的确是我们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最后一个门槛,需要时间,需要付出付出巨大努力。
  
  因为前几年一直有一种观点,认真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应该是一个机会,因为大家都在起跑线,比较接近,有人认为可以实行弯道超越,有人认为这只是幻想。赵英看来,实现弯道超车过于乐观了,但是中国和外国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差距不像传统汽车那么大。另外核心技术掌握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能力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差距。这个差距有十年左右,为什么说十年左右?因为十年前日本的普锐斯就推向市场了。美国也是这样,这个明显就在产业化方面是落后的,但是不能太悲观,因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跟韩国基本上处在同一个水平和时间段。我们示范规模比较大,不像传统汽车差距那么大,这个是有希望,但是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我们跟别人的核心技术上,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还是有差距。
  
  那么咱们在新能源方面优势有哪些?赵英指出,还不能说优势,有利条件跟传统汽车相比,一个是我们基本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了。另外,我们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能够依托广大的中国的消费市场。再有一个,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链还比较完整,基本上这些东西都可以做出来,就是产业化水平高低的问题。还有我们的资源优势,因为新能源汽车要用稀土,锂电池等等,中国资源是丰富的,这个给我们一个相关零部件,如果你能做出来,你可以降低成本。但是恰恰我们稀土做成了汽车的零部件,我们还做不了。这个又是我们一个相对的劣势,总体来讲,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是面临一些技术方面的差距。
  
  这些年我们这些方面的资源往外出口的量也是很大的。这样会不会对将来咱们的发展构成威胁?赵英认为,政府已经重视了,已经开始有序开发,已经进行管理了。如果不管理的话,一个把宝贝资源低价流出了,而且还破坏环境,但是下一步中国还有工作要做。
  
  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瓶颈有什么?赵英表示,电机、电池、电控系统,这三个我们从产业化角度,不是不知道原理,但是你做出来能够让消费者接受程度,产品市场化这个怎么做。比如说我们电池能量密度还不够,我们电机,零部件还要进口,电池里头的膜还需要进口,差就差在产业化。现在不能盲目乐观,但是要认真做工作还是有希望的。
  
  赵英表示,今天电控里面关键的零部件有些东西还是要进口的。不光中国,新能源汽车有些零部件在全球来说也就掌握在几个厂家中。韩国跟我们也一样,但是这些东西从科学原理上没有什么不可攻破的,主要是批量生产制造方面。
  
  新能源发展方向到底是怎么样的还有争论,丰田觉得过度阶段应该是混合动力,但是有些厂家觉得应该是燃料电池。中国鼓励外插电的模式,从产业发展方向来讲,哪种模式更适合咱们的国情?“我们不能固定成一种商业模式,现在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基本上行业内对技术路线认识是统一的。第一步就是混合动力,然后是纯咚咚,燃料电池是第三步的事,现在从国外看大致也是如此,当然不排除有些什么新的技术突破改变这个进程。混合动力中间有两种,油电混合、氢电混合,插电式混合,这个推向消费市场可能面临一些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不像油电混合,开起来之后就是多一个启停的东西。插电就面临充电设施完善问题,面临用什么方式充电,现在有人说裸车换电池,有的说不换电池,这些都可以探讨。但是,现在倾向于混合动力最早进入市场,起码是被发达国家的市场实践证明这个路径是最先的。”赵英说。
  
  “而且这种车一旦进入市场以后,过度时间虽然是过度到纯电动,过度时间多长取决于很多复杂因素,我倾向于混合动力,这是我的看法。插电式的混合动力如果基础设施健全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个也可能很有前途,但是现在来说起码你面临着基础设施的制约,消费条件的制约。起码这种轻型混合动力已经被市场接受了。”赵英强调。
  
  丰田已经推出了第三代普锐斯了,但是在中国受到了价格,另外中国大多数车主还不具备固定的停车位,所以这样给充电也带来的麻烦,制约了混动车在中国的发展。赵英觉得,这个是插电,丰田那个没有问题。插电式面临最大的限制就是必须要回家以后地库里面有充电设施,如果能做到这个就能被人接受了。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即使是有充电桩了,回家以后没有这个东西,还是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另外,电池究竟是怎么样的。如果带着电池销售比较贵,如果充电采取什么模式,厂家跟电网也有不同意见。
  
  在充电这方面,接口、充电桩,这个方面咱们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赵英表示,接口已经统一了,有标准了。其他也正在制定,主要的标准先出来以后,然后再是其他的标准。另外一个标准是根据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的市场运行情况,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商业模式还不确定的情况下,要经过市场检验,但是基本上标准我觉得现在已经推出和正在推出了。

  
  出  处:车讯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