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发展空间

夏斌  2015-08-21


近日,在“2015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在论坛上表示,给中国发展争取时间,就是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最大的空间。我们要做人民币国际化的梦,我们需要政府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统筹配合。

夏斌说,2008年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有矛盾,中国经济的崛起,方方面面的因素,使得人民币必须国际化。根据各国机构的预测,特别是高盛的预测,大致的看法是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到2027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民币的理想目标就应该是,让中国经济赶超美国之时,人民币和美元和欧元三分天下。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夏斌提出,第一是要维护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维护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趋势和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是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这是世界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经济各个方面的关系。如果我们认清并且承认未来10年,未来20年,世界大国间经济格局变化内在的逻辑,我们就要顺应大势,维护大势,想尽办法,不让历史发展中在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内在的发展趋势。给中国发展争取时间,就是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最大的空间。为此需要政府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统筹配合。

夏斌认为第二条是要看到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着急不得。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应该向历史学习,顺应历史,沉住气,顺大势,造大势。直接的目标是着力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策略的选择上,应该以增量改革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多搞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在合作中,水到渠成,以渐进的态度去改造世界经济,金融秩序。包括“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使用问题,包括人民币加入SDR的问题,包括各银行间,中央银行兑换无限制时间延长等等。

最后,夏斌还提出,经济金融转轨时期的货币国际化进程,要适应转轨中面临的问题,要配合转轨的节奏和步骤。计划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转轨或者开放,都存在利率、汇率、资本管理的改革,重点是汇率和资本管理两大变量。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面临上述问题的同时,又面临小国经济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复杂性。本币国际化进程的真正加快,意味着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加大,对汇率、利率、乃至对一国经济金融资源配置效应产生重大的压力。而中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镇痛期,前期政策风险暴露期的三期叠加状态,是主管部门决策人民币国际化各种政策制度面临的严峻现实。

夏斌建议,如果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有效稳妥的办法仍然是选择渐进的逐步逼进的水到渠成的策略。以此基础为出发进行考虑,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中的人民币进出问题,深圳前海人民币的贷款进出问题,苏州人民币境外股权投资的问题,以及股市上RQII,QRDD,沪港通,深港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全国一切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散布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零碎的政策制度。央行、外管局就必须要考虑当前国民经济三期叠加的现实特征,对上面零碎的政策要心中有数,进一步开放的步骤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在资金流出流进的问题上,要有一个总量的约束和监控。

  
  出  处:财新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