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软着陆

陶冬  2006-09-18

  今年年初,我国制定的新增贷款目标是两万五千亿元。由于出现了投资拉动型的局部过热,到八月份,全年的贷款指标已经完成。于是“银根”和“地根”成了新一轮定向调控的目标。瑞士信贷 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
  
  陶冬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月度新增贷款是3230亿,而七月八月份的新增贷款,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基本上已经遏制住了银行新增贷款激增的局面,这是中国经济软着陆的直接体现。
  
  陶冬认为:迫使经济软着陆的不是央行的加息和提高储备金率,而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发行的票据。央行要求上半年贷款过度扩张的银行、大量的认购票据。 陶冬预测说:工业生产会在下滑之后会重现平稳,不会是一个急剧的衰退性的下跌。在中国的投资领域,躺在银行里面的14兆人民币,会缓慢的不停地流向其它资产,包括楼市和股市。
  
  “中国在今后五年最大的投资在哪里?一块是铁路,另外一块是地下和地上交通。解决地上交通堵塞的唯一办法,是挖地下。中国在铁路、路轨、轨道建设投资的今后五年是两兆人民币,相当于世界其它地方在铁路建设上、过去二十年的总投资。”
  
  陶冬进一步解释说:明年初中国经济的重新起步、将会从二三线城市开始。对于全球商品市场,他认为“最大的牛市”的概念依然存在,也就是说,世界上有太多的热钱,追逐着增长不够快的可投资商品。
  
  出  处:第一财经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