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经济的看点

陶冬  2013-11-07


  全球经济增长,2014年估计可以达到3.8%,在持续两年低迷(2012年3.1%,2013年3.0%)之后,增长出现明显回升。
  
  综观各国经济,目前最大的特点是增长脱钩。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曾在强烈互动之下生活。雷曼危机、全球QE、欧债危机,这些极端事件下,各国经济与市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2013年起,极端性事件减少了,经济发展呈脱钩状。
  
  最引人瞩目的脱钩,是DM(发达市场)与EM(新兴市场)之间出现的分道扬鑣。新兴市场在过去的十年,乃全球经济的亮点,增长的源泉,甚至金融危机之后也迅速复苏,内需强劲。但是近来新兴国家经济先后遭遇结构性障碍,联储减少购债的言论更触发资金外流,导致汇率、利率上的剧变,新兴国家一度面临市场信心危机。美国Tapering拖延,给EM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是结构调整仍需进行,新兴市场普遍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
  
  在发达国家,财政收缩对经济的主要伤害期已经过去(假定美国不违约),带动增长加速。美国经济复苏力度不强,但是复苏范围广泛。消费信心和房地产投资升温,使民间部门复苏,尽管仍有周折,不确定却转小。欧洲与日本的复苏,主要依靠出口,他们的结构性问题尚未根除,不过汇率贬值推动出口产业。
  
  发达国家的复苏中,就业复苏十分缓慢,这就决定了消费动力不足,复苏根基不牢。
  
  发达国家复苏速度不同,他们的货币政策也开始分道扬镳。美国的民间经济活动比较活跃,假定不陷入财政悬崖,笔者预期2014年第一季度启动tapering,第三季度完全停止QE。欧洲央行明言维持宽松政策,不过其资产负债表已在收缩。下次银行测试时,如果银行仍使用LTRO资金要被扣分,相信银行会尽量停用央行资金,事实上的去杠杆已经开始,只是速度缓慢。日本经济已呈回落,政府又计划明年四月啟动消费税,增长进一步放慢应该难以避免,料日本银行明年第一季度再次量宽,不过力度递减。
  
  尽管新兴市场前一段时间受到市场冲击,随着市况逐渐稳定,政府寻求改革的动力似乎不足,新兴市场增长会比2013年有所改善,但是距离他们过去时间的平均水平差距明显。更重要的是,由于危机去得较快,那些双赤字(经常收支赤字和财政赤字)国家和高通胀国家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痛苦,积极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不足。一旦联储再启tapering或美元重拾升轨,新兴国家的危机可能重新出现。  

  
  出  处:中国证券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