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部署政策性银行继续改革

谢平  2013-09-09


  国务院近期部署三家政策性银行要继续改革。9月5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第二届金融街论坛”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中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是指国家开放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谢平认为,政策性银行改革反复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经济领域当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清楚。
  
  “现在核心的难题就是,每一家政策性银行都是说国家利益、国家战略,但是又大量的开展商业银行(业务)。”谢平认为,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业务边界不清,混合经营、混合核算,造成政策性银行的定位不清,决策机制、考评机制都不完善。
  
  谢平认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从政策性银行可以获得便宜的资金,同时政策性银行从监管方面可以套利,“亏了算政策性业务,赚了可以算商业性业务”,而规模达7万亿的政策性金融债都由国家兜底,即财政部。
  
  除此,政策性银行还跟商业银行出现了竞争的格局,规模迅速膨胀,道德风险大,同时也存在着监管失灵和失效的问题。“你按商业银行监管它不适应,按政策性银行监管现在没有具体的办法”,谢平说。
  
  在监管原则上,谢平指出,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应是“规模限制”,即政策性金融的负债属于财政负债,以财政约束来建立监管。“所有政策性金融的基本负债最终是财政的,所以说是不能扩张的”。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对政策性银行建立透明度原则和非盈利原则。“政策性金融的财务应该跟财政一样要透明度,要对公众公布”,谢平解释称,“如果你是政策性银行,你不能既完成了国家任务,又获得了利率,你不应该有盈利,你就不应该与商业银行竞争”。
  
  此外,谢平提醒,由于政策性金融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以“从理论上讲,它不应该受银监会监管,应该就是财政监管为主”。
  
  在改革方案上,面对机构分立与分账两种方案,谢平认为,机构分开比分账更能规避道德风险的问题。至于公司治理,可以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大的事项财政批,即审批模式;第二种是在小的问题上,采取董事会模式。在人力薪酬问题上,完全供给和市场化模式都可以。
  
  近期标准普尔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出于政策要求,政策性银行投向了有较高风险的地方项目、产能过剩的行业等等,在未来经济持续放缓的周期内,政策性银行可能出现较高的信用风险。  

  
  出  处:财新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