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股市仍很健康

刘纪鹏  2007-09-10

  9月8日,被誉为中国“企业股改第一人”的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刘纪鹏将做客海南《大特区讲坛》,作题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的演讲,赴琼前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中国股市缺乏总体战略规划
  

  《证券导报》: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纪鹏:今天股市的繁荣使我们终于摆脱了2001年以来的困境,今天的5000点,要远比1000点时正常的多。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一个最重大的意义就是它终于让我们中国人发现了我们国家资产的价格和价值,我们在资本市场和资产价格的市场上,有了话语权。不是再仅仅的听外国的机构忽悠我们,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作用方面,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资源配置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今天的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上来看,监管部门缺乏总体战略规划。一些规划缺乏详细的论证,股市文化理论也不完善。
  
  《证券导报》:您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从长远战略考虑,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刘纪鹏:首先,国有股减持问题,在1400多家上市公司中,850多家是国有绝对控股或者是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全流通背景下的国有股的流通转让的前提是不仅要考虑到保护国有资产的利益,而且还要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还要保证市场稳中求进。因此必须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国情,就是中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大股东有利用绝对控股权控制信息、控制经营者的资本优势和信息优势。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证监会在信息披露上应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一定的改进。如从现在5%以上才需要事前披露和核准,改为只要是第一大股东转让的股份,哪怕是万分之一,也应该提前比如15天进行披露,以让中小投资人对第一大股东的转让行为有所了解。同时,国资委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有出资人的代表,对国有大股东转让其上市股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市场各方呼吁国资委的三个有关国有大股东转让股份的规定,也应该尽快出台。
  
  其次,股市走出困境之后,对投资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时期由于股票上涨太快,大家的风险意识不是很强,像有一首歌《死了都不卖》,这是需要大家理性对待的。要建立股市的新文化,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做理性的投资人。要让投资者了解股市不是“赌场”,赚钱人赚的钱并不就是赔钱人赔的钱,以及股市的功能到底是什么等。
  
  第三,从服务上看,更需要丰富市场品种。比如权证、股指期货、港股直通车等等。然而权证是出来了,但只成赚钱的工具,其功能基本散失。股指期货现在箭在弦上,港股直通车明言立马推出,但实际都不合时宜,体制问题、遗留问题等等都特别多,还没有完完全全解决,贸然推出过于仓促。
  
  第四,越是股市上涨时,也就越需要加大监管的力度,保护中小投资人的利益。加强监管的重点应该主要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一
  
  股独大的大股东,尤其是民营大股东要加强监管。当他们的股份在进入全可流通的时候,要防止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高抛低吸的周期性资本运作上。二是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监管,高管利用内部消息可以为谋取私利,这是各国监管上市公司的重点。因此,我们也要紧紧盯住这一人群。三,要加强对像基金管理公司和包括证券公司等的监管。
  
  中国股市是繁荣健康的股市
  

  《证券导报》:股市繁荣健康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基本特征?
  
  刘纪鹏:我想资本市场的本质特征,实际上是运用无形的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一,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它能真实的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能真实的反映我国政治、社会和谐状况。这一时期股市上涨较快,实际上就表现了人们对中国未来全民奔小康的战略充满了信心。
  
  第二,股市的融资功能。我国股市的融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现在我们的上市资源有些枯竭,但是现在主版的供应量跟不上,所以要靠发展中小版和创业版来增加供应。
  
  第三,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现在很多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包括资源类的上市公司,全都十分受市场的青睐,他们的增发配股受到追捧,实际上是资源配置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第四,股市的增值功能和价值发现功。一年多以来,股市的增值功能得到全面的体现。
  
  今天中国的股市,就是繁荣健康的股市。几乎一个繁荣健康股市的全部特征都在目前的点位上得到了体现。
  
  股指期货2010年推出为宜
  

  《证券导报》:股指期货“将要推出”一直牵动许多股民的心,目前股指轻舟已过5000点,股指高扬会否影响股指期货的推出呢?什么时候推出股指期货较为适宜?
  
  刘纪鹏:我认为,股指高扬肯定会影响股指期货的推出,目前推出显得草率,在解决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目前中国市场尚急需解决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AB股的直接并轨、建立中国股市新文化体系等问题,待这些问题解决后,再推出股指期货就水到渠成,预计在2010年左右比较合适。
  
  海南企业上市瓶颈在规范不到位
  

  《证券导报》:您对海南的市场也是非常熟悉的,海南从上世纪90年代的风风火火到现在的低迷徘徊,您是如何看待的,有些什么样的问题和症结 ?海南应怎么做才能突破瓶颈?
  
  刘纪鹏:我对海南市场也算比较熟悉,上世纪90年代,海南体改办风风火火批复了140-150家股份公司。当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准备在海南开辟交易市场。当时我也来过海南考察过30多家公司,一些企业正准备上市,一些企业在做整改,规范完善管理。当时海南股份制企业的发展算得上是当时中国股市的一大亮点。
  
  但2000年以后的几年中,海南鲜有公司上市,其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企业规范不到位,质量一直提不上来,达不到上市标准;加之中国股市本身的低迷,海南受到的影响也颇大。现在市场好了,海南资本市场依然低迷,要破瓶颈首先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整改到位,规范化管理,提升质量。
  
  此外,海南尚要加大力度培育资本市场,培育后备上市资源,卫留成书记熟识资本市场运作,在这方面应该会有所加强。
  
  在后备上市资源方面,一个是基础产业需要重视,水、电、交通、服务等企业上市,其潜力比较大,融资空间也比较开阔,因为这些企业的股票收益比较稳定,受到相当多的人的追捧。另一个是具有海南特色的比如热带农业、旅游业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较好的后备上市资源。
  
  出  处:证券导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