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五成,影响企业利润

张维迎  2006-05-25

  本文是张维迎在2006年5月23-24日举行的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发言。
  
  劳动力成本上升值得担忧
  

  张维迎教授谈的不是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动力,而是对经济增长的担心,“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如果人民币同时升值10%,中国还有多少企业能够挺过去?”
  
  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话题早在去年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基于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有学者担心,如果农民工工资上升过快,投资者会不会撤出中国。张维迎也提出,如果中国企业仍然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破产,最终还是会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不过,一向热衷观察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家丁学良倒认为这正是产业升级的好机会,“在中国条件最好的地方,不能老是靠低成本在国际上竞争。”他说,日本、德国和新加坡都曾面临相似的挑战,但他们却没有压低本国劳工工资,而是趁此机会把产业提升到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水平,中国也应该借鉴这样的经验。
  
  地区收入差距的奇特现象
  

  对困扰学界很久的收入差距问题,张维迎倒是给出了乐观论断,“按照世界银行和中国官方的数据,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都在减少。”另外,张维迎也认为现在社会上所谓的高收入阶层,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无奈选择创业的弱势群体,这正表现出收入变化过程中人们有着提高收入的机会。
  
  不过,张维迎也指出,在中国收入分配的地区版图上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奇特现象,“那些经济增长最快的发达地区,收入分配反而相对比较平均,而国有企业比例较大、经济增长更多靠财政支出的地区却恰恰是收入分配相对不平等的地方”。他表示,改变这种现象,也许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另一个突破口。
  
  出  处:北京晨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