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华激辩威廉姆森:企业理论如何落地中国

韩朝华  2010-06-25

  “威廉姆森中国行”6月28日就将正式拉开帷幕。本周,两场关于威廉姆森及其经济学理论的学术交流先后在北京举行。
  
  6月25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王凤君、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韩朝华、上海交通大学EMBA同学会北京校友会常务理事、佳艺网联席主席曹建利将继续做客搜狐财经频道。这次,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威廉姆森理论究竟能否在中国落地?
  
  韩朝华:威廉姆森理论对中国企业非常实用
  
  
韩朝华说,微观经济研究领域的学者非常寂寞。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姆森来中国是一件好事。威廉姆森的理论对于中国企业非常实用。
  
  契约治理约束交易双方
  
  
先来假设两个企业,甲和乙。他们是芸芸企业中的两个代表。甲是做整车的汽车生产企业,乙是生产发动机的企业。
  
  现在两个企业处于合作前期。甲目前没有发动机生产车间,他需要购买发动机,市场上有那么多的发动机生产商,应该选择谁的发动机?在选择上,会有哪些问题出现?
  
  从威廉姆森的理论来说,第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完备。某一家的服务质量到底如何?能否连续合作很多年?通过简单的市场了解,不能详尽了解所有的信息。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主义倾向,双方可能会偷懒、偷工减料、推迟交货,甚至赖账。一旦如此,就会给交易对方造成利益损失。这里面存在很多风险。怎么来解决机会主义的风险性?
  
  同时,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出现,比如说,乙给甲做发动机,可以用通用技术来做。这样,相对而言,乙心里会放得比较宽,因为这样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乙会想,如果甲不要,可以销售给丙、丁等。通用技术可以做很多型号的发动机,可以给丰田、宝马做,还可以做越野,但是专业化程度不够。
  
  如果乙准备提高专业化程度,乙会对甲说,我只给你做,只做你那种型号的发动机,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但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你要跟我签合同,5年或者10年不能断。因为设备投资下去以后,一旦甲不要产品,前期的巨额投资会打水漂。那种专业化程度高的产品,其他企业是不能用的。
  
  “对此,威廉姆森的理论是资产专属性。我的这套设备是专供你的,如果你不要我的技术供应,我的技术就贬值了。我原本预计10年能收回投资成本,能赚钱,因为你单方面毁约,我的投资就泡汤了,我就会亏本。”韩朝华说。
  
  此刻,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约束双方?威廉姆森说,契约。
  
  韩朝华说,“威廉姆森有一个理论叫契约治理。这是威廉姆森研究很主要的问题。即通过契约来约束这种行为,以保证长期的、稳定的交易,并且可以发展成为非常密切的合作伙伴。”
  
  企业边界取决于多种因素
  
  
通过稳定、长期的交易,发展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被称为关系型交易。
  
  韩朝华说,威廉姆森认为,企业交易分为以下几种:
  
  纯市场化交易:完全点对点的交易,一次性交易完成以后,大家不再继续合作。
  
  企业内部的交易:如汽车企业拥有发动机生产链接,完全不需要再到市场上寻找合作方。即甲已经含有乙,不需要再到市场寻找乙。
  
  关系型交易:是纯市场化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中间的一种交易形态。交易是稳定的,与企业内部交易的区别是,所有权是分开的,关系不是永远下去的。这样,就涉及到成本的问题,涉及到企业边界。当甲把乙纳入进来,企业边界就扩大了,除了整车以外,甲还做零部件。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上游,这是后向一体化。如果甲再去做销售、客服,这是前向一体化,企业边界又扩大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什么情况下内部化,什么情况外部化,什么情况下通过市场点对点交易,取决于多种因素。
  
  究竟哪些因素起决定作用?
  
  
韩朝华说,威廉姆森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交易成本,但是某种程度上,节约了交易成本,又会增加组织成本。“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体系。经济学根本没有一种完整的体系来把握这种现象。企业家闷头在干,没有理论来指导他们,威廉姆森把这些理论一般化,用普遍型的理论模型把它给概括起来了。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威廉姆森经济理论的集成。威廉姆森的经济理论,虽然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但是企业家要是读通了的话,对他们非常有用。这个组织架构、企业管理、治理模式的一般性理论,任何行业、任何组织的管理都会涉及到。”
  
  让你不再“被要挟”
  
  
韩朝华说,“三角债”的事情太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就是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来干预。威廉姆森认为,原始的市场交易不灵,政府也不见得灵,在绝对的市场交易与政府管制之间有很多种方式、选择合适的办法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我被你当人质了’,‘被你要挟了’是威廉姆森很重要的理论。专业化投资方为了避免被要挟,就不敢投资,互相防备。本来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最终因为害怕‘被要挟’,而做不成。威廉姆森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契约设计来实现多赢,防止‘被要挟’,防止‘机会主义’。其实每一个做企业的人,每天都在外面签合同,他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地区、行业的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但在威廉姆森那里都被统一起来,并且一般化了,这是威廉姆森了不起的地方。这也是学者、经济学家为社会做的贡献。”韩朝华说。
  
  韩朝华说,“虽然都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但威廉姆森和张五常研究的领域不一样。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很大的系统,下面有很多分支。威廉姆森理论能否在中国落地,涉及的因素很多。威廉姆森的理论对于企业而言很有用,他提供了一套工具。这个工具能否让中国企业家很好地运用,要看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了。当然如果落不了地,也不能说威廉姆森的理论不好。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威廉姆森理论在中国火过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国企改革。现在大家不再谈国企改革了,某种意义上威廉姆森逐渐被很多人给淡忘了。”
  
  出  处: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