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把土地直接卖给开放商可降低房价

茅于轼  2014-07-08


我的经济学不是从哪儿学来的,是我自己发现的;所谓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其实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土地能够自由买卖,房价就降低了

中国经济报告:话及中国经济的前景,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还能保持15-20年的中高速发展,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潜伏着很多危机。你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怎么看?

茅于轼:我认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10-15年的中速发展还是没有问题的。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10,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而且,未来改革释放的红利还很大。比如,各种各样的资源能源和劳动力浪费,土地还不能自由买卖,金融业还没有实现充分竞争等。但是,要释放这些红利,就必须下大决心推动改革。

中国经济报告:你刚才提到了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你是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的?

茅于轼:土地跟资金、知识产权等其他财产一样,都必须有一个牢靠的所有权才能够产生出财富。如果土地产权不那么清楚,土地使用一定会出现浪费。使资源合理使用,让它自由流动,有产权保障,有自由选择,各种资源都会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已经是经济学里最经典的结论。土地资源当然也一样。现在,我们国家在土地领域出了那么多问题,简单说来就是没有明确的产权,没有平等自由的竞争。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完善的土地市场。

如果土地能够自由买卖,农民能够把土地卖给开发商,他们得到的价格就高了,他们就有钱了。而且,开发商能买到便宜土地,房价就降低了。农民有钱,房价降低,农民就可以进城了。现在为什么农民进城后只能在城里打工呢?因为房子太贵了,想都不敢想,连租个房也租不起。所以,他们就只能成为流动的打工者,很难变成真正的城里人。

如果我们改变政策,农民可以把土地直接卖给开发商,那么,有很多的农民愿意卖地,有很多的开发商需要买地,这样,很多的买方和卖方来充分竞争,就会形成一个合理的而非畸高畸低的价格。这就是市场决定了土地的配置。

但是,现在主要是政府决定土地配置,效率非常低,农民进不了城,造成很多社会矛盾。如果能够改变土地交换方式的话,一系列问题都解决了,农民很快就会变成城里人了。政府现在为怎么帮助农民变成城里人伤透了脑筋。其实,土地和户籍壁垒不消除,这个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农民工要想靠他们的薪水来买房租房,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都解决不了问题,那个太难了。

楼市泡沫必将破裂

中国经济报告: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债务暴增、产能过剩以及楼市泡沫膨胀等。你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

茅于轼: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主要是政府花钱不受制约和监督,体现在公款吃喝和投资两个方面。公款大吃大喝相当于变相贪污,老百姓早就对此怨声载道。新一届政府制定了“八项规定”,起到了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于投资问题,地方政府投资主要着眼于GDP增长,而不是将来的消费,没有需求的投资必然导致产能过剩。

楼市泡沫问题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无法摆脱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依赖,另一方面是一些老百姓手中有钱,存在银行收益太低,又没有其他投资机会,只好买房子。再加上土地供应不足,必然导致土地价格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楼市自然上涨。现在的情况是,有钱人买了房子不住,而需要住房的人又买不起。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的话,楼市泡沫必将破裂。

上述这几个问题都很危险,如果不解决的话,中国经济迟早会出问题。当然,这也不一定全是坏事。因为,只有出现经济动荡,政府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动力推动改革。

国企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监督

中国经济报告:去年,中石油窝案引发了舆论的极大关注,有关国企改革的呼声与争议也随之高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此,你如何看待?你认为应如何推动国企改革深入展开?你对促进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有何建言?

茅于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应该说国企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我们国家的电力从改革开放以来翻了10番,除高峰期用电外,完全能够满足企业和家庭的用电需求,基本上没有出现电力不足、工厂无法开工的问题。金融系统投资的大部分,方向也是对的。高速公路、高铁的发展,这都是金融业的功劳;没有金融支持,这些庞大的工程根本没法完成。

但国企也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监督。从理论上讲,公有制企业没有最后的监督人。私有制企业,老板就是最后的监督人,他不需要别人监督,他就是最后的监督人。工人有工长监督,工长有车间主任监督,车间主任有厂长监督,厂长有谁监督?有理事会,或者有老板监督。但是公有制企业的主人名义上是全国百姓,实际上是无法监督的,只能委托国资委之类的机构进行监督。这些机构由谁监督?没有人监督。总而言之,国有企业没有一个最终监督人。

现在到了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开展充分竞争的时候了。国企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民营化、股份化。而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首先得保护私有财产,其次要取消行政性垄断,允许民间资本实实在在地进入电力、通讯、金融、石化等领域。

我为富人说话不仅仅是为了富人,更是为了大多数的穷人。因为他们最终也要变富。如果把富人都打倒了,穷人还有前途吗

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

中国经济报告:你的一些观点经常引起巨大争议,比如最著名的“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你认为引发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茅于轼:我的一些说法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他们不懂我的意思,或者根本不愿意去弄懂。我在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却以为我在损害他们的利益。我这里所说的富人不包括贪污盗窃、以权谋私、追求不义之财的那些人,而是指诚实致富、特别是兴办企业致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我愿意为这样的富人说话,并不是和富人有什么特殊感情,或者我个人得到他们什么好处,而是考虑全社会的利益。

中国穷了几千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仇富。社会上有了一些富人就变成众矢之的,就被剥夺,被侵犯。这一传统几千年没变,而集中反映在“文革”时候。其结果大家知道,就是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穷人国。我为富人说话不仅仅是为了富人,更是为了大多数的穷人。因为他们最终也要变富。如果把富人都打倒了,穷人还有前途吗?


  
  出  处:中国新闻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