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白马骑士

胡祖六  2011-10-09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承担白马骑士的角色,既充满自然的期盼与不切实际的幻想,又犹存怀疑甚至担忧。
  
  中国国内对此问题也看法不一。中国是否应该或有必要插手欧盟危局?是否有足够财力进行救援?是否能有效地帮助稳定和化解欧债危机?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出口国,很难独善其身。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如果欧债危机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欧盟陷入严重衰退,中国经济将遭受严重冲击。如果中国可以协助化解欧债危机,中国经济也可得益。而且,如同美国在“二战”后对于西欧的经济援助那样,中国给欧洲雪中送炭有利于巩固加强中欧双边关系,在地缘政治与全球外交上大大得分。无论如何,积极协助控制与化解欧债危机符合中国的最佳利益。
  
  针对第二个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公共财政状况相对来说最为稳健,国民储蓄率最高,且坐拥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仅就资本实力而言,中国是最具备财力援助欧洲的国家。
  
  麻烦在于第三个问题不易有答案。欧债问题起因复杂,有欧元区经济制度因素(有统一的货币,但没有统一的财政),严重负债国家政府财政纪律极端松弛,过度的社会福利,经济缺少竞争力和增长动力;有欧盟各国财政当局与欧洲央行之间的政策不协调,更有德国、荷兰等国选民对于援助补贴高债务国的不满与抵触等。这些矛盾相互交织,使得欧债危机特别棘手。
  
  处置欧债危机,流动性与资本支持自然必不可少,但它又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金融问题。它需要一个能够立即化解燃眉之急,为各方所能共同接受,以及在金融市场有高度公信力,并且能够有效推动债务国中长期财政与结构改革的系统性方案。
  
  所以,处置方案的设计要求援助主体具备精深的金融市场经验、经济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多方政策协调与政治谈判技能,以及超强的外交手腕,来有效影响动员德国、法国、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20会议,以及美国等利益攸关方。
  
  但是,以目前的外交政治经验、国际财经协调能力和官方智库的专业水平,中国尚难以胜任牵头解决欧债危机这样高度复杂的任务。
  
  如果中国勉为其难,贸然介入,那很可能是把“好钱”丢向“坏钱堆”,冒极大的资本损失风险,却无法扭转欧债局势重振市场信心,在外交与地缘政治上自然难得高分,甚至可能招来国际社会的批评与嘲笑。
  
  中国虽可出资,却难以献智,是目前无奈的现实。对照历史,美国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看到美国一贯“软硬兼施”:国家经济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运用,既提供金融资本,又贡献思想和主意。
  
  比如,美国在“二战”后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与重建日本的道奇计划,就是金融援助与政策设计几乎完美搭配的成功范例。美国牵头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贸易关税总协定(WTO的前身)等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国际组织,同样是资本与思想理念的有机结合。
  
  1994年,墨西哥爆发了比索危机,亦由美国牵头处置平息,美国的作用不只限于美国财政部所出的金钱援助,更重要的是在鲁宾-萨莫斯主掌财政部时所展现的全球领导力、协调能力及令人信服的财经专业知识。
  
  因此,尽管中国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和资本实力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是其他条件不到位,意味着更多将是道义上的支持,而非实质性的支持,更不大可能扮演美国历史上一再充当过的主导性角色。

  
  出  处:《新世纪》周刊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