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资本黑手的又一次表演

左大培  2005-08-03

  8月1日,广东省公安部门证实,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因经济问题被公安机关依法审查。同日,科龙电器发布临时停牌公告称:“因某媒体报道了公司的有关信息,公司将于2005年8月2日刊登相关公告。”经公司申请,于当天开市起对科龙电器进行临时停牌1天。同日,顾雏军兼任董事长的美菱电器、皖美菱B也发布了临时停牌公告。
  
  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发表了一篇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称顾雏军在并购科龙、美菱等企业时,采用“安营扎寨”、“趁虚而入”等7种手段,只花了区区9亿元,就鲸吞了136亿元总值的企业。时至今日,郎咸平的分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点一语成谶的味道。为此,中国产经新闻的记者在第一时间里,采访了当年力挺郎咸平的青年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
  
  记者:顾雏军被拘留一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左大培:顾雏军被拘留一事与郎咸平论述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郎咸平关于《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论述,的确起到了事先警示大众注意顾雏军的作用。至于要证明郎咸平所说是否属实还有待时日。
  
  记者:那么你在去年为什么坚决地支持郎咸平,还告诉大众自己肯定是对的?
  
  左大培:因为我们是做经济研究的,所以接触到类似顾雏军这样一大批擅长玩弄资本运作的人。虽然在郎咸平的演讲发表前,我对格林柯尔研究并不是很深,但直觉告诉我格林柯尔是存在郎咸平所说情况,因为太多的著名企业的企业家都在这样操作,操作中大多都存在欺诈现象。
  
  记者:他们是如何操作的?
  
  左大培:其实,这些玩弄资本运作的手法在企业家圈内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是绝对不愿意让新闻媒体知道而已。具体的操作程序就是:设法搞到第一笔启动资金收购一家企业或者到某一个大企业担任董事长--第一年让这个企业严重亏损--实际上这个企业并没有亏损,而是利润被转移放到下一年的财务报表中--第二年开始假造或者操纵财务报表,制造大幅盈利的局面--此后凭借制造的业绩向银行贷款或者挪用企业资金--然后开始大肆收购企业--接下来就是重复上述手段。这样,犹如格林柯尔系一样,企业的数量就像“滚雪球”,不断增多。
  
  记者:很明显,企业的资金并不是充足的。如果一旦资金链条断裂,结果怎样呢?
  
  左大培: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这样的结果就是犹如蝗虫掠过后寸草不剩一样,这样的运作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倒闭,德隆系的崩溃和健力宝的垮台就是极好的佐证。同时,这种“私有化”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还违反了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出  处:中国产经新闻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