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高校有责任为一带一路提供智库保障

陈雨露  2015-09-28


陈雨露指出,在国际秩序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展开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一重大的倡议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以及私募基金的启动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重点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

陈雨露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制和市场的高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均衡的、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一带一路”有利形成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它将造福于沿线各国人民,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将成为今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高等学校理应在其中担负应有的责任,提供有价值的成果,为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库保证。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一带一路”经济研究院適逢其时,作为中国人民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之一,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人民大学应该发挥强有力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有时,特别是雄厚的经济学学科实力,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大学智库,努力推动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分量的理论成果和政策主张。逐步把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经济问题的科学研究基地、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资政助企的社会服务基地。

同时我们也共同地看到“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中国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需要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至少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实施中涉及到的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能源等问题。“一带一路”与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构及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影响,“一带一路”和中国其他国家战略的协同效应等等。

当然,这些题目不可能涵盖“一带一路”研究的所有领域,很多方面还需要同志们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集体的智慧,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题目,更为有效的研究,取得思想成果。

  
  出  处:新华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