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须从概念转向实际

姜长云  2010-01-22

  “在皖江城市带之前,安徽也曾提出过打造省会经济圈,但更多的都仅仅局限于概念层面,没有真正落实到政策上,对于安徽来说,要想充分利用本次历史机遇,必须依据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在最短的时间将一系列的规划变成实际。”19日晚8点,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姜长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皖江城市带规划的获批,在给安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对于安徽和长三角的“双重利好”
  
  
姜长云表示,皖江城市带的获批,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将带动整个皖江地区发展。凭借着承东启西的天然地理位置优势,安徽也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一方面,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大量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涌入安徽,而皖江城市带获批后,在产业链规划、税收、土地等政策上必将有所突破,增添了这些区域招商引资的优势和力度,也必将推动整个安徽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皖江城市带以“抱团”形式接受来自于上述地区的产业转移,也将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速度,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的主产省,皖江地区的‘抱团’发展,必将推动整个区域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调动皖江地区农产品的供给积极性。”姜长云表示,现代农业在整个皖江城市带规划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强调工业经济的同时,安徽也应该做到均衡发展。
  
  安徽更应该引进大批企业家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想引进一个大型企业或许并不是最困难的,而要想真正将一个企业家引进来,却非常的困难。安徽在发展皖江城市带的时候,应该将大批的优秀企业家引进来。 ”对于在如何发展皖江的问题上,姜长云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姜长云表示,在皖江城市带的规划中,涉及到农业的时候,将自身定位在“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基地”,而这个定位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看来,现代农业已经不单纯局限于农产品的供应,更大层面上来说已经涉及到现代服务业上面。安徽应该将在如何提升皖江地区农产品附加值、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在谈到承接产业转移时,姜长云强调,安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不能盲目开发,应该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低碳等产业。同时,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培养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对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来说,皖江城市带获批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将为安徽带来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姜长云表示。
  
  出  处:中安在线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