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单提升中俄关系

沈骥如  2009-10-15

  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13日在北京签署了《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两位总理还见证了两国间关于能源、运输、航天、海关、人文领域的十二项文件的签署,其中,与能源合作有关的文件就有五项,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中俄石油公司推进石油上下游项目合作、核电合作等文件最引人注目。而关于中国铁道部在俄罗斯组织和发展快速及高速铁路运输的谅解备忘录表明,过去一直只是中国单方面从俄罗斯引进技术的局面,已被中国向俄罗斯输出高速铁路技术这一备忘录所打破。此外,俄罗斯可以向中国输出核电技术,中国也可以向俄罗斯输出煤的液化技术。中俄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有了新的含义,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正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上述事态表明,两国政府和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促进双方在能源、投资、航天、科技、林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金融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中俄两国在1996年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来,双方的全面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贸易为例:2002年双方的贸易额为93亿美元,到2008年,飙升至560亿美元,增加了5倍。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尽管双方的贸易额有了如此飞速的增长,但是,与两个伟大国家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与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相比,两国的经济合作仍显落后。两国贸易额仅及中韩贸易的约三分之一这一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次两国总理的定期会晤及所签署的有关文件和逾40亿美元的经贸大单表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充实、更加完美。
  
  中俄两国的全面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普京总理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俄中合作可以说是维护世界稳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温总理在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说:“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这场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中俄作为邻国、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也可以为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确如此。中俄两国是“金砖四国”中综合国力最强的两国,仅以外汇储备而言,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包括协同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张、在双边贸易中更多地采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等,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中俄两国的合作,一些暂时的难点,如天然气价格问题,双方的能源公司就应该能达成彼此可以接受的妥协。我们深信,平等、互信、合作的中俄关系一定能造福于中俄两国人民、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出  处:人民日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