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面对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答

林伯强  2013-05-28

最近一段时间,北方地区持续的雾霾天气在促使居民关心空气质量的同时,也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已经成为石油消费的大国。不管是汽车燃油还是工业用油,中国的石油消费在过去几年间保持了快速递增的态势,甚至一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美国能源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12月,美国石油净进口量跌至598万桶/天,为1992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同一时期,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为612万桶/天。这样,在统计数据上,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虽然一个月后,美国石油进口再次反超,并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差距,但这已经不能阻止国内对能源安全的担忧。2012年,中国原油生产和进口分别达到了2亿400万吨和2亿80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8%.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沙特、安哥拉、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
  
  主持人:按照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划和经济增长的计划,未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这就对国内石油的生产和供给形成了压力。我们要如何来面对这种压力。当中国成为国际原油市场主要的买家之后,石油价格的变化又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影响?今天我们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先生,一起来讨论这些话题。
  
  林伯强:您好!
  
  主持人:去年的12月,中国的石油进口在数字上首先第一次超过了美国。您怎么解读这个信号?
  
  林伯强:理论上你得不出一个国家的对外依存控制在某个点上是最优的,你得不出这个来。比如说日本百分之百,台湾也是百分之百。那么对日本和台湾来说没有选择,它哪有选择?它就没有资源嘛。但是反过来说它就不安全了?未必。所以说这还是取决于一个国家一些基本的状况,包括资源禀赋,整个需求朝前走的状态。美国之所以说咱们能超过它,那是因为它在往下减,咱们都在往上增。所以某一点上一定会交接,这是交接的一个点。其实我觉得,美国的能源独立,这是在一个大的能源独立的概念底下,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安排。那么,页岩气只是当中的一环,实际上它的石油的产量也在增加,也就是说这个能源独立是全方位的在朝前走。可以说页岩气帮了它很大的忙。IEA做了个预测,美国大概在2035年的时候,美国对外依存大概可以减少30%左右,那你说我们应该在80%左右,2035年的时候,那这个差距就非常大了。
  
  主持人:按照国内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工业发展的需求,您觉得未来几年我们石油的供需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林伯强:国内的生产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到顶了,目前在2亿左右,有的人说可以到2亿5,那么好了,即使到2亿5的话,我觉得基本上也是所谓理论上的一个点了。那么接下来所有的需求增长,都必须从国外来了,其实咱们现在所谓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基本上还是石油安全的担忧。现在可以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方面是,依靠别人多了,那么你受的影响就大了,就不安全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还是应该回到美国这个话题上。经过它一段独立,我觉得一个国家,当美国把石油对外依存降到30%,这个独立的概念基本成立了,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实际上它的能源并不需要都自己生产,它只要把这个量控制在某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就可以称为独立了。好了,当美国只有独立的话,它就可以放手了,在国际事务上很多事情就可以放手了,那么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当达到30%的时候,可以放手做一些在国际上干预一些,做一些他们认为理念上对的事情的话,而且没有缩手缩脚的话,那时候咱们在80%左右,对咱们会产生什么影响?美国,其实要影响油价,容易啊,它只要在中东找某个国家,稍稍动乱一下,你这国际油价就朝上走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主持人:您觉得我们政策层面应该做哪些准备,或者怎么来应对呢?
  
  林伯强:其实套路也不是很多,就是把石油对外依存降低到某一个可控的,或者我们认为可控的。路子也不是很多,一个就是尽量节约,你用的少依靠别人少,因为国内这个量是固定的,这是个最通俗的做法。当然目前看,每年2千万辆车的投入,这个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可以尽量去做。在这个尽量节约的前提底下后面还有,还有进口多元化。就是我刚才讲的,从很远的地方跟从边境比较接近的地方,是不是咱们更加多元化一点?咱们经常讲说在中东进口太多了,你看看前十年的数据现在是更多了而不是更少了。
  
  主持人:其实三桶油这几年在国外的收购和并购的案例也不少,动作也挺多的,您觉得这样的话会对我们的原油供给有帮助吗?
  
  林伯强:有帮助,肯定是有帮助的,为什么会有帮助呢?日本是百分之百,但他们对于能源安全方面,因为现在能源安全的定义已经扩展了,以前我们简单思考能源安全就是中断了我们怎么办?现在不是,价格大幅度上涨我们怎么办?这也是安全方面。所以说,日本比较早的介入国际的石油储备市场,所以它目前状况并没有像咱们这么糟。也就是说,当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它既是买家又是卖家,咱们走出去既让自己心中比较有底,我们在国外用了多少的资源?但是把那些资源挖完运回国内来,也不一定这么说,但它的确起到了当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我们可能既是买家又是卖家。
  
  主持人:证监会这几年也在不断的推原油期货,您觉得我们的原油期货,一旦进入到轨道运行起来以后,它会对于我们的定价权,或者说我们的石油供给有什么样的改善吗?
  
  林伯强:首先想肯定一下,这个期货肯定是要做的,为什么呢?中国今后肯定成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跟石油贸易国。因为咱们石油的消费中国做到全球最大。那么在这个地方有个石油市场,有个期货市场,对咱们显然有很明显的好处。我觉得,咱们的石油期货最大的利益在于,这个期货是在中国,这个期货今后可以放射到全球,就像WTI那样能成为个指标性的东西,我觉得这应该是咱们最大的收获。
  
  主持人:好的,感谢您!眼看着美国离能源独立越来越近,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能源依存度却是在以极快的速度攀升,这无疑给中国的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面对近忧和远虑,中国应该尽快通过节约能源、进口多元化等方式,多管齐下地控制能源需求的过快增长。  

  
  出  处:国际石油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