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

谢平  2013-11-05


  从山西票号结实的柜台到华尔街高耸的大楼,金融帝国总是以巍峨的形态来彰显实力。直到进入20世纪,互联网以无形的力量侵蚀、解构了它貌似坚实的格局。
  
  半个世纪以前,当计算机通信技术刚刚以"电算化"的技术面孔进入金融业务流程的时候,"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作为信息技术,只是提高清算效率的新工具,从会计电算化到电子资金转账系统,从自助银行到互联互通,从互联网到掌上终端……谁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以后,信息技术演变成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应用,当下的"IT"一词解释为"internet technology"似乎更为贴切。
  
  正如万建华在书中所言:"技术很多时候像寓言中的'阿拉伯骆驼',一旦'主人'允许它进入'帐篷',一场反客为主的游戏就开始了。"在中国长达20 年的金融电子化过程中,金融业已经演变为一个特殊的信息产业,IT技术就是那只桀骜不驯的"骆驼",被金融机构请进互联网这个无边无际的"帐篷"之后,它表现出惊人的魔力,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前一段时间,我在研究互联网对现代金融格局影响时发现: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商业企业结合,正在孕育着既有别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又有别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它是IT和金融的"混血儿",既有技术创新的面孔,更有商业模式创新的骨骼,是一种以平台规则主导且充分体现投融资者个人意志的民主化、大众化金融。
  
  金融服务从柜台走向指尖,也许并不一定意味着金融帝国的崩塌,但传统金融格局的解构已经在悄悄地发生。万建华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渠道形容为"金融军备竞赛"。更有意思的是,这场互联网战役的参与者,不仅仅有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企业。从"金融电子化"到"电商金融化",金融业务的生物圈似乎进入了万物生长各显其能的时代,万建华称之为"泛金融时代"。这个定义是否确切我们暂可不论,但在这个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时代,金融的确不再是金融机构的特权了。
  
  无论是数码摄影对胶卷的替代,还是掌上终端对柜台服务的颠覆,最终革了你的命的,都是你在同业圈子里看不见的对手。同样,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渗透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
  
  那么,商业银行会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成为21世纪的恐龙吗?也许不会,但前提是放低身段,在万物生长的新金融生物圈内适时嬗变,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生存武器。
  
  在过去的10 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助终端出现在街头巷尾。在过去3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网上银行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但渠道革命说到底也不过是万建华所形容的"军备竞赛",无论如何电子化,最终的"战斗力"总是落在"武器装备"上。而互联网金融战役,打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体格和基因,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最终能够在混战中生存下来的独门绝技恐怕只有面对面的、任何智能化工具都无法替代的个性化服务。
  
  IT让金融无所不在,金融业的版图也因此日益模糊,金融服务的产业链条上,万物生长,其形各异。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转身、蜕变,在不同程度上走向主动或者被动的混业经营,成为无所不为的全能银行;另一方面大量非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商业模式,明里暗里从不同角度渗透到金融或准金融业务。
  
  面对金融服务这个生物圈内越来越多的生物种类、越来越旺盛的野蛮生长,监管机构应该手落何处?这是本书给我们大家留下的一个巨大问号。  

  
  出  处:第一财经日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