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必然推动银行业务创新

巴曙松  2014-11-14


巴曙松以中国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造成银行业集体亏损三年的案例,阐述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巨大影响。他指出,如果中国银行业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将从总体上推动市场存款利率上升,导致银行利差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收窄,冲击银行盈利基础,增加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发商业银行资产重构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业务创新降低负债成本,提升资产收益,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巴曙松还以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业务创新为例,提出中国银行业应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通过业务创新来提升净利差。利率市场化考验银行的竞争能力,银行不能再高度依赖存贷差生存,而应通过专业的银行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优质服务等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增长模式,这些都是对金融业提出的新的挑战。

余额宝起到了一个敛值的作用,倒逼银行的小额存款业务改革,巴曙松认为,余额宝其实就是小额存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余额宝的用户基本上是平均每个月上网查利息22次的工薪阶层或是银行看不上的客户,但这些客户的逐渐累积就成了大生意,与此同时,余额宝的诞生也促生了如快溢通、平安盈和如意宝等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他由此指出,中国银行要学习互联网金融的思维,通过服务锁定客户的综合业务需求,重视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势互补,以及以销售和交易渠道为主的IT建设。

两个魔鬼竞争比一个天使垄断更可爱,巴曙松认为,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例指出,要解决该难题,不是靠动员、号召,而是靠市场化的竞争,利率市场化就提供了这样的竞争环境。

面对广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巴曙松还提出,利率市场化为金融专业优秀人才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你不用有社会关系,也不用会喝酒,就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他认为,只要学生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核心竞争力,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商业银行要靠利差过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巴曙松建议,银行要发展自己的新产品,根据自身特色做好服务,例如民生银行瞄准小微型客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中间业务创新大力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国际化发展重点布局利差水平较高的新兴市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出  处:荆楚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