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点题新城镇化: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

厉以宁  2012-12-11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2月9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三部分构成。中国不能学西欧,走反城市化道路。”
  
  老城区城镇化是指,改建多年形成的棚户区、工厂外迁区,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商业区和服务区。新城区指开发区、实验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社区就是新农村建设。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改变农村土地产权现状使其流转起来是新城镇化的关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以防新城镇化变成热钱去农村“圈地”的借口。
  
  城乡资本差别在扩大
  
  对于中国红利缺失的论调,厉以宁明确表态反对:“改革红利是中国最大红利。当旧的改革红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有新的、重要的改革措施及时推进,只有新制度才能保证新人口红利和新资源红利。”
  
  厉以宁认为,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正是技工时代的开始。而当东南亚国家技工成长起来后,我国从技工时代转高级技工、专业化人才。
  
  相对于旧资源红利而言,新的资源红利主要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利用,如海水淡化增加了资源,治理沙化增加的土地,振兴草场业增进土地资源的利用。
  
  中国需要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中国扩大内需靠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厉以宁问道。
  
  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个要素比较,农村和城市差别很大。城市占优势,农村居于劣势。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始终存在,一代一代累积下来城乡资本差别扩大。
  
  “举个例子,城里的土地是国有的,祖传的房子有房产证,买的商品房有房产证,有了房产证我要创业一抵押,钱到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承包地、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抵押不能转让,连出租都很困难,农民没有物质资本。除了名义上的集体所有权外,没有任何意义。”厉以宁如是说。
  
  增加农民物资资本
  
  怎样让农民持有物质资本呢?
  
  厉以宁认为,最重要的是推进土地确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三权三证。即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在宅基地上所盖的房屋的房产权,然后给三权发证。
  
  厉以宁说:“国家应保护农民土地不可侵犯,便于土地流转。农民在农村金融发达的地区可以试点抵押贷款。”
  
  此外,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配套建设,否则农村和县城始终不会成为城镇化的有吸引力的地方。
  
  厉以宁表示,城里学校国家投资多,经费足,师资力量强,设备也很齐全;农村的孩子上学,校舍差、 设备差、师资力量又不足,农民工儿子还是农民工。“未来应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化,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
  
  而社会资本的差距在于,城里人进入市场总可以找到资源,而农村一个山沟里全穷人,谁也没有能力进入市场。“应鼓励农村人出去闯,扶持和保护小微企业。要学习温州人当初的做法,鼓励农民出来,让他们在市场中去摸爬滚打、拼搏、创业。”
  
  “中国贫富差距还体现在收入分配不公。西方国家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缩小差别。我国二次分配扩大了一次分配的差距。为什么?城乡社会保障待遇不同、教育经费分配、医疗资源的分配都不相同。”厉以宁说。  

  
  出  处: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