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民币第一”战略发展资本市场

易纲  2006-07-31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7月29日在参加“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六次报告会时表示,要用“人民币第一”的战略思维来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和构筑整个金融框架,在这个前提下,要在充分考虑B股市场上投资者利益的同时逐步解决B股问题,而且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可以进一步放开,并依法使用经济的办法使得现存以外币计价的工资、财务等指标逐步转换成以人民币计价。
  
  易纲指出,要警惕货币替代的潜在危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外币崇拜的文化,若有宏观经济下滑、人民币预期不好的情况出现,极易出现纷纷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的现象。”易纲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似中国这般使用外币如此方便,存在着大量的外币存款,投资者除了股民、债民,还有汇民。我们鼓励老百姓持有资产的多元化,但外币理财的形式我们希望通过机构如QDII操作。”
  
  易纲认为,要树立“人民币第一”的战略,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将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以此来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和构筑整个金融框架,虽然B股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现在的B股市场已经萎缩,功能不能够得到实现,应在充分考虑B股市场上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逐步解决B股问题。
  
  易纲表示,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政策也将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推进逐步放松。“这与藏汇于民并不矛盾,并不是禁止中国人持有外币资产,其可通过金融机构来持有,而不是个人自身持有。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推进,逐步可在任何时候直接兑换美元,而通过机构投资海外。”
  
  出  处: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