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应对股市采取干预

郭树清  2013-01-24

为期两天的2013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昨日结束。素来“敢言”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会上再次发表“个性”讲话,虽然相关内容在证监会网站的通稿并未呈现,但据新华视点的官方微博显示,郭树清在监管会议上发表了“对于股市关键时刻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以及“散户销户是好现象,低收入者别入市”等观点,引发市场热议。
  
  不少股民表示,郭树清此次言论中有些与其一贯思路一致,但有些看法则从未公开出现过。
  
  “关键时刻采取行政干预”
  
  在昨日证券期货监管会议落幕后,证监会刊发的通稿显示,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阐述了2013年证监会工作的十项重点。
  
  但微博上呈现的证监会主席鲜活得多。新华视点在官方微博中提及,郭树清在监管会议上说,对于股市关键时刻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总的方向是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但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放羊,撒手不管,否则就是一个混乱的市场。
  
  此话被指与过去一贯思路不同,资料显示,郭树清此前未有这一方面的公开表态,郭树清过去公开表述的观点一直是发挥市场的作用。
  
  证监会过去也一直强调炒新具有危害,交易所也采取了更严格的盘中停牌措施来打击炒新。但郭树清在当年两会间隙中曾表态,希望交易所推出的措施是临时措施。
  
  证监会此前也一直表示暂停IPO等无益于改善市场表现,但实际上目前IPO已经暂停了一段时间。从去年12月开始,A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没有出现新的IPO。
  
  “必须关心指数变化”
  
  郭树清还称,市场涨跌3%就很担心,必须关心指数变化,因为“责任就在你头上”。
  
  这一表述也与此前证监会的一贯说法似乎并不一致。
  
  此前2012年6月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在回答网友热点问题时曾说,“股市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作为监管部门,证监会的职责是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除了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之外,证监会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
  
  重点
  
  证券监管会议:推进IPO改革
  
  包括发展场外市场,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引入机构投资者等
  
  新京报讯 (记者吴敏)2013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昨日结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此次会议中提及了2013年工作的重点,显示今年证券市场改革将基本延续此前的思路,包括发展场外市场,推进IPO和退市制度改革,引入机构投资者等。
  
  扩大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
  
  一年一度的监管工作会议是投资者了解当年资本市场改革方向的主要窗口之一。
  
  今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监管会议上提出的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推动IPO、退市制度改革等。
  
  这些多数是延续去年正在进行的工作。
  
  在提及新三板时,郭树清提及鼓励证券公司探索建立柜台交易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等。
  
  此前经国务院批准,去年正式扩大了新三板试点,去年新增挂牌企业98家。而在法规层面,证监会制定并发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形成相应的系统制度规则。
  
  中小企业私募债也是去年首次推出,76家企业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募资94亿元。
  
  深化IPO改革
  
  此外今年的另一重点将是IPO改革。
  
  郭树清在监管会议中提及,将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修订完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管理办法等规则制度。继续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开展对首发在审公司财务专项检查工作,打击粉饰业绩、包装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严惩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以及帮助发行人过度包装、合谋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些事项中,如对在审公司财务专项检查等工作目前已经展开。
  
  2012年证监会已经推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证监会称,去年新股平均发行价、平均市盈率同比分别下降28%和36%,创业板平均超募比例由2011年的144%下降至94%。此外市场估值结构也有好转。
  
  继续培育机构投资者
  
  此外,今年证监会还将继续培育机构投资者,在去年,证监会引入QFII、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等措施,使得A股投资者信心增强。
  
  此次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股权投资基金和投资管理公司将是重点。
  
  培育机构投资者一方面是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从事公募业务,此外也包括推动境外养老金、主权基金等投资境内市场。
  
  在2012年中,证监会在引入境外投资者方面大幅发力,放宽了QFII准入门槛。QFII门槛中成立时间由5年降为2年,管理证券资产规模由50亿美元降为5亿美元。证监会亦推动了单个QFII额度上限的提高。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比例达17.4%,上升了1.73个百分点。
  
  此外,证监会还表示将在今年推动《证券法》修订等工作。
  
  “低收入者别入市”
  
  郭树清还称,低收入者和靠养老金为生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在股市投资,建议选择其他更安全、风险更小的产品。
  
  此前郭树清也有过这种表述,并引发了市场争议。
  
  早在郭树清履新的第一个月,他就在一个论坛上说,“尽管国内外许多权威研究机构一致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蕴藏着罕见的增长潜力,但是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就可能不太适宜参与其中,应当建议他们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
  
  证监会官员如此表态是否合适?这一问题在郭树清的发言中似乎也有涉及。郭树清说,“我们是中国的证监会,不是美国的证监会。”
  
  郭树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盲目性大,波动性大。
  
  郭树清也说,“最近股市好了,但个人投资者开户不是很乐观,有一些开始销户减持,这是个好现象。”这也与其一贯观点一致。
  
  股市稳定靠“老乡”和“老外”
  
  据新华视点微博称,郭树清在监管会议上说,去年股票市场是很稳定的,波动幅度比较小,主要是靠“老乡”和“老外”,社保基金代表老人和农民工,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代表洋人,两者分别全年净买入428亿元和427亿元,是净买入最多的。
  
  引入QFII是证监会重点推动的政策之一。数据显示,2012年证监会新批72家QFII资格,外管局新批投资额度158亿美元。
  
  新京报记者 吴敏
  
  【郭树清过往观点】
  
  2013年1月14日,2013亚洲金融论坛
  
  原则上所有符合规范的机构投资者都能参与到QFII和RQFII的推广当中,QFII和RQFII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在1.5%-6%,希望在现有基础上能够乘以9或10。
  
  2012年11月11日,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集体记者采访
  
  对于股市的下跌,监管部门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不是等于完全的责任和绝大部分的责任。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存在不可逾越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投资的理念等。
  
  2012年10月,在《行政管理改革》撰文
  
  我国资本市场尽管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很大成就,但总体上仍十分年轻,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诸多“幼稚期”问题,不太成熟、不太规范的地方不少,距离成熟市场还有相当差距,不能说用20年就完全走完了成熟市场200年的路程。
  
  2012年5月7日,全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
  
  证券行业要加强自律,要采取最严格、最严厉的措施,强化诚信责任和法律意识,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出  处:新京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