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未被严重低估 快升恐致金融危机

林毅夫  2007-03-08

  人民币汇率近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人民币币值目前到底是否被严重低估?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30%~40%,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何种震荡?针对中外各方面的有关言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昨天的政协小组讨论发言中表示,我国当前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和人民币币值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导致国民经济付出难于承受的巨大代价。
  
  人民币币值未被“严重低估”
  

  林毅夫指出,如果币值严重低估,国内贸易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强,出口就会多,同时国外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在国内就会高,进口就会少,因此,经常账户盈余的绝对量和经常账户盈余相对于贸易总量以及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应该很大。
  
  但从统计数据来看,当国际上开始热炒我国人民币升值时的2003年,我国贸易盈余的绝对额为255亿美元,少于1998年、1999年国际上热炒我国人民币贬值时的435亿美元和292亿美元。
  
  同时,他还指出,如果我国人民币的币值比其他国家低估,那么,我国贸易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应该比其他国家高。但是,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贸易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东亚经济中处于最低水平。如果国际上的金融炒家真是以币值偏离均衡作为汇率投机的依据,那么,这些炒家炒的对象应该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的货币,而不是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涉及政治因素
  

  林毅夫提醒大家,其实这些年来国际金融界炒作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或升值,缘由都不在于人民币币值的真实情况。
  
  他举例道,2003年以来美国政府提出人民币币值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中美贸易之间中国的大量顺差所致,然而真实原因同样是美国国内的政治需要。2001年3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纳斯达克股市崩盘,接着发生了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激增,经济疲软,失业率增加,内外交困。
  
  到了2003年共和党政府面临期中选举的压力,就把国内经济的困难、失业率的增加归罪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激增,来转移国内选民对美国政府政策的不满。
  
  人民币大幅升值易导致“双输”
  

  林毅夫提醒,如果人民币的汇率现在大幅升值,许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可以以低报进口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高报出口最终品的价格,来虚增贸易盈余以套取汇率升值的收益,经常账户的顺差反而会扩大。在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顺差都扩大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会更增加。
  
  而且,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形已经相当凸显,如果汇率大幅升值,将使产能过剩的情形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而且,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相比,我国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低,效率不高,投资大量靠银行贷款,如果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企业利润将大幅下降。即使只升值20%,很多企业就要倒闭。此时,好不容易压下来的银行呆坏账可能又会迅速反弹,甚至引发经济金融危机。果真如此,资金将会外逃,外汇储备有可能会显著下降。
  
  林毅夫说,此时一种危险的倾向就是,国际金融投机家会反过来以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银行呆坏账比例高、各种隐性社会欠账多而炒人民币贬值。对于我国来说,应付升值压力只要增发人民币即可,因此,相对容易;应付贬值压力则需要动用外汇储备去稳定币值,外汇储备总有用完的可能,应付起来相对难。所以,在人民币币值没有严重低估,国内经济承受能力不高的情况下以大幅升值去消除国际炒家的投机压力,会正中投机者的下怀,国民经济将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危机。
  
  林毅夫还提醒,在人民币投机压力未消失前,外国金融投机家可能会利用我国资本账户管制上的一些合法渠道,例如投资于我国的房地产,来进行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的双重投机。因此,我国需要对房地产的投机进行必要的管制,防止房地产业的泡沫化。
  
  出  处: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