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将给金融业带来革命性影响

曹红辉  2006-06-30

  人民币汇率自7月21日实施改革以来,到9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由8.1128升至8.0887,突破8.0900的阻力;9月16日,收盘为8.0871,为汇率改革后的最低价,累计升值229点。其间虽然有涨有落,总体上有所升值。同期,香港一年期的人民币NDF从4500点收窄至2500点左右,给人的印象是近几年的升值预期略有缓解。其实,目前关注其升值的幅度和速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加快外汇市场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提高银行、企业的适应能力。
  针对飞速发展的电子化支付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秘书长曹红辉表示:电子支付及在线厂商风起云涌,网上银行业务不断创新,意味着电子支付有可能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产业,给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由于金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及时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提供适当的监管是完全必要的。
  
  曹红辉博士还认为:随着各项技术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卡基支付、无线支付、网络支付等电子化支付手段将日趋多样化,且与传统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兼容、互联,既合作,又竞争。
  
  此外,虚拟帐户、电子货币的衍生性特点会越来越突出。所谓派生性,是指一些虚拟帐户、虚拟的电子货币承担支付义务,不仅仅在某个范围或领域使用,而且扩大至多个范围和领域使用,这就对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为传统上,货币发行权主要为中央银行所独有,而电子支付中的虚拟帐号和虚拟货币的发行则转由各种支付服务机构或商户担当,如何使其承担相应的支付义务,虚拟账户和虚拟货币如何演变,这种变化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与监管等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何种影响,还仍然需要观察。
  
  曹红辉博士表示,社科院和各类金融服务组织共同成立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的目的在于对支付结算体系、各类结算主体的行为规范及风险管理、监管指标与监管体制等开展研究。他希望支付结算的业界人士和有兴趣的学术界人士积极参与有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他相信,由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和《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于7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2006中国电子支付高层论坛”将为业内各类机构、监管部门、企业和学术界人士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出  处:赛迪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