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会轻易采用资本项目管制措施

巴曙松  2016-06-20

随着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呈现“L”型走势,对房地产、人民币、资产配置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变通趋时·革故鼎新-2016海银财富太湖资产配置高峰论坛”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期间,国内经济很可能出现底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行业持续去库存后,今年底、明年初房产库存可能会触底,由此带来地产投资开发的增加,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他提出应关注三大变化:首先,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已经从一手增量房主导的市场开始全面转向二手存量房主导的市场,但考虑到一手房与二手房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同样的政策对两者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二是人口变化,一线城市开始出现人口净流入放缓甚至负增长的现象,会造成房地产成交量下滑和房价下跌,房价的波动也会变得更敏感;三是原来主导新房交易市场发展的是刚性需求,但现在已经变成改善型需求,这意味着很多民众对购房的需求不再那么急切,当房产信贷政策有放松有优惠他就买,反之他就观望,这会导致房产交易量波动较大。

针对近期美元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影响,巴曙松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人民币汇率官方参考的是一篮子货币,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预示着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可能成为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两个锚,即在美元贬值的时候,人民币的汇率主动跟着美元一起贬;当美元走强升值的时候,人民币不参照美元了,主动跟一揽子货币一起贬,这更像是一种非对称性贬值。

二是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幅度更加灵活。去年8月11号汇改前,人民币汇率一天波动二三十个基点,市场都觉得人民币是不是要贬值了,是不是要升值了;现在人民币汇率一天波动一两百个基点很常见,这也让中国央行能以更灵活地方式干预汇率,防止人民币短期过大幅度的波动。

从人民币中期走势而言,央行干预汇市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稳定人民币汇率,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人民币汇率顺应市场供求关系波动。

对于某些专家提出央行应更多采取资本管制措施遏制人民币贬值的措施,巴曙松认为,面对贬值,中国央行不会草率地采用资本项目管制。以史为鉴,当一个国家货币有贬值压力时,这个国家央行贸然采取资本管制反而会引发市场惶恐与换汇潮,对汇率的冲击反而更大。

“我们可以看到,央行在这一点上,是预期很清楚的,从811汇改之后,还是稳定的在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只不过央行在调整的时候,从国际市场钱流入中国的开放速度大一点,比如说债市对资金流出的开放,幅度小一点。但是总体上,还是在开放的进展之中的,这一点对于稳定市场的预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进一步指出,从每天外汇市场交易的限额来看,央行只要把国际贸易这个环节的逃汇问题加强有效监控,让人民币汇率不易出现大幅异常波动,整个局面就稳定住了。

针对当前出现的“资产荒”现象,巴曙松认为,资产荒并不是有钱买不到资产,而是因为整个负债端成本下降幅度较慢,资产端收益水平下降偏快,导致很多机构发现自己必须用高负债的成本去追逐收益率下降的资产,引发收益较高的优质资产出现稀缺,最终演变为“资产荒”。

针对资产荒下的大类资产配置,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做好面对未来几年金融市场环境动荡的准备;二是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要找到有信息优势和判断优势的投资领域;三是做好投资心理预期,这一轮的宏观经济触底和温和回升,使得趋势性的投资机会已不再轻易呈现。

  
  出  处:东方财富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