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发展需专营政策支持

郝演苏  2010-05-12

  在国内专业健康险公司困难重重的同时,国外的保险公司却积极谋划进入中国健康险市场,“(我们)想要进军中国健康险市场的愿望已久,现在新医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在英国保柏集团与复旦附属医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英国保柏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岫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希望今年在中国设立健康险公司。面对中国健康险市场发展迟缓、健康险公司难以盈利的现状,张岫屏表示充满信心,“健康险利润率低甚至亏损的情况可以用主险盈利来弥补。”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占行业总保费的5.98%,远低于成熟市场30%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商业健康险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40%,而在中国仅占4%。张岫屏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健康险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造成国内健康险市场发展如此缓慢和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专营政策,外资险进军国内健康险市场风险非常大,除非不考虑市场份额和盈利,主攻高端产品。”
  
  新医改方案出台已经一年多,但这似乎并未扭转专业健康险公司长期以来经营亏损的尴尬局面。
  
  郝演苏表示,“没有专营的政策支持,国内的健康险公司继续维持下去的压力非常大。在中国保险市场,寿险和财产险已经占有了大量的消费者资源和大量的分销渠道资源,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健康险公司就显得有些特殊。”
  
  业内人士称,很多经营健康险的寿险公司采取低费率竞争策略,用其他险种的利润补贴健康险,导致健康险市场费率无法真实反映业务成本,直接后果就是赔付率高企和客户服务水平跟不上,健康保险资源因此遭到破坏。
  
  出  处:人民网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