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
按照时间排列 按照点击率排列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8964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1页/共180页       
 壮大文化特派员队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吴春]2025/4/4
      自2024年4月浙江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以来,该制度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573位文化特派员通过开展大量理论宣讲和文化活动,有效激活了地方文化资源,并推动了经济增...
 投资中国是赢得未来的重要选择 [周念利,刘兵]2025/4/4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强调,中国作为外商理想的投资目的地,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水平经济合作。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外资企业提供全面的配套支持,目前外资已...
 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邓郁松,苏诺雅]2025/4/3
      灵敏可信的价格信号对要素高效配置和供需平衡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旨在推动价格市场化改革,提高价格治理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张宇]2025/4/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
 系统应对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 [魏际刚]2025/4/2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而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当前,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变化加剧,导致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和供应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王伟]2025/4/2
      近日,《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办、国办再次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深化。文件强调政务诚信、信用监管、个...
 抓住重点改革赋能,推动科研创新发展 [伍赳鸠]2025/4/1
      科研工作是湖南省委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党校始终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创新发展,实施了体系化建设、项目化驱动、协同化创新...
 大力提振消费的三条路径 [潘锡泉]2025/4/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30条具体措施,以从多个方面刺激消费。方案旨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重点关注收入增加、负担减轻与模式创新。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陈梦玫,潘家华]2025/3/31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源绿色转型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篇著作中强调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影响。通过开发利用分布...
 畅通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盛磊]2025/3/31
      民间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超过50%,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我国经济回升基础不稳,但鸿鹄之志不变。文章分析了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及社会领...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鲜明特征与建设路径 [蓝庆新,韩晶]2025/3/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需将教育、科技与人才整合,以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体现智能化、绿色化、协调化、韧性增强和开放性等特点。通过数字技术与制造业...
 推动“大金砖”数字贸易深度合作 [郝宇彪]2025/3/28
      面对美欧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金砖国家在数字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一合作帮助中国及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应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为数字贸易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金砖国...
 稳扎稳打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张海鹏,李登]2025/3/2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村建设,着重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然而,农村建设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水...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伍振军]2025/3/27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模式,尤其在北方地区表现为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造成了暖湿化的趋势。这一变化对粮食生产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和单产的提升。气温上升...
 “投资于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赵忠]2025/3/2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提出要将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同时,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金融活水激发民营企业新动能 [李慈强]2025/3/26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强调银行业需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以提升其发展信心。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把握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内在逻辑 [张占斌]2025/3/25
      经济质量的提升与经济总量的增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与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既包括量...
 不断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生态 [卢小静]2025/3/25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方面日益显现出其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政策的积极倾斜,民营科技企业在重大科技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中的参与度显著增...
 加强东中西部协作,促进人才合理布局 [连俊华]2025/3/24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人才,显示出“向西部去”的新趋势。尽管如此,人才的区域布局仍显不均,高层次人才集中在大城市,需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根据雁阵理论,我国可划分为头雁、强雁和尾...
 打通医养结合发展瓶颈 [杨韡韡]2025/3/2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1亿人。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尽管医养结合服务在党的十八大以...
 正确看待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 [高太山]2025/3/21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包括市场准入壁垒、企业账款拖欠、产权保护不足、监管执法不规范以及科技创新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面对这些困难,民营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融资环境逐步改善...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农创客” [李国祥]2025/3/21
      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后,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国家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因城乡人口结构正发生急剧变化,乡村人口逐渐减少且高龄化趋势显...
 善用特色知识产权发展西部 [丛立先]2025/3/20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议题,强调西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高新技术与制造基地,需以“特色”为导向实现创新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西部知识产权事业,并且通过科技与产业创新的...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王蕴,毛科俊,于畅]2025/3/20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
 探索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方案 [彭希哲]2025/3/19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口已超过3亿,预计到2024年将占总人口的22%。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必然选择。银发经济是围绕老年人需求而展开的综合产业,涵盖生活服务、...
 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原新]2025/3/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中强调,要应对人口形势变化,推动养老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和品牌化发展,从而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素...
 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劳务品牌 [韩晶]2025/3/18
      劳务品牌是一种具有地域标记和行业特征的劳务标识,对促进高质量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区通过发展劳务品牌,签订了超过2000份劳务协作协议,培育了2300多个品牌,帮助6000万人实现就业...
 准确把握全面提振消费的务实举措 [王蕴]2025/3/18
      内需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加快补齐消费短板,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近日中办、国办发布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深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姬国斌]2025/3/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认同。这一思想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同体理念,增强国家意识...
 高校教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助力 [刘轶]2025/3/17
      高校教师应秉持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自身的育人水平和科研能力,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拓宽思想格局,强化师德修养,提升教学能力,并积极参与科研,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
 共同担当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责任 [潘万历]2025/3/14
      近期,中国深度求索公司发布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引起全球关注,这标志着AI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政策以支持AI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竞争失序的风险也成为国际关注...
 产供链融合加深:为南南合作贡献“中非智慧” [王珩,周星灿]2025/3/14
      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成果,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在"十大伙伴行动"框架下,中国致力于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与...
 培育新动能勿忘传统产业 [黄庆华]2025/3/13
      传统产业仍占据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地位,不应被视为落后产业,而是应通过科学技术和数字化转型,为其注入新的动能。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现代化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公共产品投资对消费增长的保障作用 [张立群]2025/3/13
      消费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直接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文章指出,生产和消费相互促进,缺乏消费将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和居民收入降低。扩展消费应从提升生产力出发,注重社会再生产的全流程。由于面临...
 耦合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 [常纪文]2025/3/1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加快规划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实现系统性的降碳和产业升级。当前,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产业结构偏重和能源结构偏煤等挑战。需进一...
 多维度把握全面绿色转型内在逻辑 [周巍]2025/3/1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加快能源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为全面绿色转型奠定了基础。全面绿色转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还...
 什么是绿色技术 [燕爱玲]2025/3/11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绿色技术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正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技术以可持续...
 深入把握绿色发展与传统产业创新的关系 [谭永生]2025/3/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并非对立关系。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旨在通过绿色技术的引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应...
 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刘乐易]2025/3/10
      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及新业态传播中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包含组织创新和风险承担,这使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新...
 扎实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沈晓明]2025/3/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还能为创新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湖南积极落实党的政策,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路径,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
 中国AI继续"深度求索" [黄茂兴]2025/3/7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DeepSeek的"古籍活化引擎"为例,该技术复原了珍贵文献,并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化再...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伍爱群]2025/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于促进科技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学术出版是文化繁荣的根基 [顾青]2025/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目的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文章探讨了文化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关系,指出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然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以金融活水精准助推乡村振兴 [冯亚伟]2025/3/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其中金融服务的提升尤为关键。浙江省在此方面积极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通过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推广多种融资方式...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李义平]2025/3/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旨在引导我国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
 大力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 [曲延春]202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复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与效能。《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了通过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建立高效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杜国功]2025/3/4
      “内卷式”竞争表现为企业在市场压力下通过低价策略进行同质化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行业自律失效和政府有效引导缺失是导致该现象加剧的重要原因。国家应加强产业布局规...
 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动能 [谷奇峰]2025/3/4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了民营企业作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创新战略的关键。民营企业需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构建创新友好的生态,优化要素流动和市场环境,从...
 提升乡村文化影响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陈红玉]2025/3/3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特点,能够激发乡村其他产业的创新活力,并助力生态环境的维护。试点地区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文化产业的发...
 创新银发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张小溪]2025/3/3
      银发经济是针对老年人及相关消费市场的经济活动,涵盖了广泛的产品及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银发群体消费需要不断增加。智能穿戴设备如健康手表,满足了老年人...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8964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1页/共180页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