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性优化与整体性提升 [张冠梓] | 2025/10/13 |
| 文章深入探讨了"十五五"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着力点。文章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的关键阶段,推进国家安全... |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法理命题与规范体系 [赵文靖,吴志良] | 2025/10/13 |
| 生态系统对人类之服务功能逐步被发掘,其功用性使得其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资源性利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利益化,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标趋于重合,符合人类对共同善的利益追求。为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 |
|
 | 筑牢落实两山理念的基础体制 [林震] | 2025/10/13 |
| 本文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强调了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对落实该理念的重要性。文章深入阐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并... |
|
 | 新时代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中国实践 [魏开琼] | 2025/10/13 |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全面显著的进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文章强调,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经验,其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 |
|
 | 加快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刘耀彬] | 2025/10/13 |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国生态经济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生... |
|
 | 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研究:一项对数字人文的理性考察 [韩玉胜] | 2025/10/13 |
| 数字人文是当前人文研究领域被赋予颇高期望但也不乏争议的热点话题。数字人文并非传统人文研究模式的简单延续,它尝试对传统人文研究在多重意义上实现突破甚至颠覆,致力于人文研究转换升级的新探索。但是,过... |
|
 | 在保护传承中促进城市文脉赓续 [刘海春] | 2025/10/13 |
|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城市建... |
|
 | 以质能网为支撑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张伟] | 2025/10/13 |
| 这篇文章探讨了构建新型能源"质能网"的必要性、概念、构成、特征以及发展建议。随着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显著提升,传统的能源基础设施面临消纳压力和瓶颈。为应对挑战,文章提出建设以... |
|
 | 数字生命持存与生命政治构序:数字账号的媒介物质性反思 [孔正毅,胡建强,王天柱] | 2025/10/13 |
| 当今数字媒介技术下沉为社会的操作系统,数字账号也成为人们维系数字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数字账号是一种由数据关系组成的数码物,也是承载人们数字关系的枢纽与中介,并由此开启了人们数字化生活的周围世界与存... |
|
 | 从司马贺的“人工科学”观看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崔伟奇,程倩春] | 2025/10/13 |
| 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其理论基础却呈现复杂的“未决性”,只有深入反思人工智能哲学基础及其历史演变,才有可能把握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贺所提出的“人工科学”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重要历... |
|
 | 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唐宜红]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阐述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刻内涵及其推进的必然性。文章指出,内外贸一体化旨在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机结合,打破壁垒,促进规则、标准和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 |
|
 | 数智技术赋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马永喜,俞书傲] | 2025/10/11 |
| 在应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展具有气候韧性的现代农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智慧农业利用数智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对气候灾害的预测、监测和抵御能... |
|
 | 风险防范化解的经济学思考 [刘尚希] | 2025/10/11 |
|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风险这一重要课题。作者强调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底线思维和居安思危的要求,并指出应对风险需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 |
|
 | 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新格局 [王雯] | 2025/10/11 |
|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联通"一带一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物流大通道,对构建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并被视为提升国... |
|
 | 让赛事经济燃动消费新引擎 [王钺] | 2025/10/11 |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旨在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赛事经济被视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赛事经济通过围绕赛前、赛中、赛后的全周期,提供多元化消费供给和创新场景,深度释放了体育赛事... |
|
 |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郭田勇]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金融在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做好科技金融是落实"金融要为科技创新赋能"的重要举措,有助于... |
|
 | 进一步提升远程协商的规范性有效性 [黄一玲] | 2025/10/11 |
|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背景下,人民政协远程网络协商作为一种新兴且重要的协商形式的必要性、优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文章指出,远程协商突破了传统协商在广度、深度和时效上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实... |
|
 | 深海矿产:大国博弈的新前沿 [邬长斌] | 2025/10/11 |
| 文章指出,随着陆地资源稀缺,深海蕴含的丰富战略金属资源(如钴、镍、稀土)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技术主导权。目前,各国在深海采矿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力图在商业化开采领域取得领先... |
|
 | 提高数字文化原创能力和传播能力 [孙芊芊] | 2025/10/11 |
| 数字文化原创必须坚守文化根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文化基因的现代激活。同时,必须推动科技赋能,加快攻克关键技术,推进数智技术在创作、表现、传播环节的应用,激发原创活力。 |
|
 | 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 [莫纪宏]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阐述了法治在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并聚焦于"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文章界定了效能的概念,即效果与成本... |
|
 | 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王增福]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阐述了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强调了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文章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制... |
|
 | 以技术创新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线 [石霖,孙小童] | 2025/10/11 |
|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带来巨大变革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算法偏见、数据滥用、虚假信息乃至技术失控等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文章强调了构建覆盖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可控&quo... |
|
 |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刘武根,李科铭] | 2025/10/11 |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铸魂工作的总抓手。在数字技术日益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运用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新质生产力如何撬动区域协调发展 [刘建宁] | 2025/10/11 |
| 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也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文章强调了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指出当前区... |
|
 | 以良法善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张力,周艳雯] | 2025/10/11 |
| 面对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DeepSeek的崛起及具身智能的热潮,中国正积极构建适应性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AI治理框架,从基础法律... |
|
 | 努力稳股市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 [周泽将] | 2025/10/11 |
|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稳定股市对提振居民消费、夯实经济内循环动力的重要性。文章指出,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波动直接影响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消费信心。尽管今年股市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为居民带来了收入... |
|
 | 数智时代,农民如何受益 [张丽丽,张建国] | 2025/10/11 |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强农惠农行动,推动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与数字治理等新业态发展,但农民整体的数字素养仍然薄弱,成为制约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瓶颈。农民数字素养涵盖五个层面:数字意识与认知、数字获... |
|
 | 五链融合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 [俞好爱,钟恢万]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指出其在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的引领功能。然而,部分地区龙头企业未能充分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效应,文... |
|
 | 警惕伪科学借科学之名误导公众 [王大鹏] | 2025/10/11 |
| 近年来,伪科学以"科技概念"为伪装,通过强行关联、虚假宣传、断章取义等手段,利用公众对前沿科技的认知鸿沟和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特征,大肆传播,误导公众,甚至牟取暴利,严... |
|
 | 以文化+科技+入境游开拓国际形象传播新路径 [李远煦] | 2025/10/11 |
| 浙江以"文化+科技+入境游"的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入境旅游的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通过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化基建,"嗨游"平... |
|
 | 农耕文化、大食物观与土特产的发展逻辑 [刘志杰] | 2025/10/11 |
| 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耕文化、大食物观和"土特产"的重要论述,阐述了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发扬农耕智慧,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能。文章梳理了农耕文化的核心特质&quo... |
|
 | 牢牢把握发展规律推进战略谋划 [毛强] | 2025/10/11 |
| 本文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制定发展规划的根本前提。文章指出,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对于&q... |
|
 | 从系统和全局把握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孙吉胜] | 2025/10/11 |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世界面临的动荡变革期和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面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等挑战,以及气候变化、疫情等全球性问题,文章强调... |
|
 | 以更有力度的政策协同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升级 [申兵] | 2025/10/11 |
| 本文指出,促进消费是当前畅通经济循环和宏观调控的关键。国家首次推出P2P贷款贴息政策,体现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文章强调,强化促消费政策的协同效应至关重要且迫切,这是因为提振消费的复杂性需要综合... |
|
 | 全球治理倡议: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 [樊吉社] | 2025/10/11 |
|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之后的第四个中国全球倡议,旨在为应对当前的全球挑战提供"... |
|
 | 以系统思维推进乡村建设 [张文君] | 2025/10/11 |
| 这篇文章深入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路径与关键策略。文章强调,乡村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民现代化生活的必由之路,并围绕"强化规划引领&quo... |
|
 | 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与供应链建设 [杨久栋] | 2025/10/11 |
| 做好新时期农产品产销对接与供应链建设,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提高国际循环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强化全球农业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
|
 | 资本市场提振消费的理论逻辑、传导机制与政策举措 [刘志彪,王茂祥] | 2025/10/11 |
| 文章详细阐述了资本市场对消费的"赋能"和"调节"作用,强调了财富效应、信心效应以及信息传导等机制。资本市场通过丰富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不仅提升了企业供... |
|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黄勇] | 2025/10/11 |
| 法治通过提供清晰的规则、稳定经营主体的长期预期,并平衡效率与公平,是破解"无序竞争困局"的根本支撑。治理的关键在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政府在规则制定、监管执... |
|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 [袁红英] | 2025/10/11 |
| 文章深入阐述了"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原则,强调了在复杂国际国内变局下,构筑新发展优势、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六个坚持",即坚持... |
|
 | 实质性共识的三重意涵 [殷辂] | 2025/10/10 |
| 这篇论文探讨了"实质性共识"的概念,区分其与程序性、权宜性等共识的区别。文章指出,实质性共识并非简单的意见一致,而是根植于"事理"的、超越差异的"... |
|
 | 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本土概念问题 [翟学伟] | 2025/10/10 |
| 衡量一种自主知识体系是否形成或者存在,首先看其是否有自己的概念。可就是在这点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尚缺乏这一自觉性,而倾向借助其他概念来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若将已有的本土概念做分类,大体有思想史的... |
|
 | 推进乡村治理研究的话语体系中国化 [陈文胜] | 2025/10/10 |
| 文章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紧迫性,尤其是在乡村治理领域。作者认为,当前中国乡村治理话语尚无绝对优势,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需要融合本土... |
|
 |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朱冬] | 2025/10/10 |
|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著作权侵权纠纷频发,尤其是"《庆余年》案"和"《德云斗笑社》案"中二审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引发了学界和实务界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间接侵... |
|
 |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金姗姗] | 2025/10/10 |
| 乡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关乎亿万农民福祉与国家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与"依靠农民而建&qu... |
|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 [钟才文] | 2025/10/10 |
| 文章反驳了中国投资和发展已过黄金阶段的观点,强调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在产业层面,传统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投... |
|
 | 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钟才文] | 2025/10/10 |
|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长期稳定、宏观政策的可信可靠、巨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强大的发展韧性,以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应对不确定性的坚实基础。与一些西方国家政策摇摆、短视化、社会不... |
|
 | 设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为着绿色与和平的南海 [陈相秒] | 2025/10/10 |
| 本文聚焦中国在黄岩岛海域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举措,分析其在应对渔业政治冲突和非法捕捞活动导致海洋生态衰退双重挑战下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菲律宾马科斯政府将中国的人道主义安排视为非法捕捞的契机,... |
|
 | 握抢位发展和错位发展的辩证法 [蔡之兵] | 2025/10/10 |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辩证地处理"抢位发展"与"错位发展"的关系。"抢位发展"意味着积极进取、抢抓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在... |
|
 | 科学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 [钟才文] | 2025/10/10 |
|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存在结构性分化。经济底盘稳固,韧性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表现良好,并能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创新驱动成为重要引擎,关键核心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