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锚定产业人才共振点发力,推动技能竞赛提质升级 [童天] | 2025/10/13 |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汇聚了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共设106个项目,其中66个为世赛选拔项目,40个为国赛精选项目。本届大赛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 |
|
 | 顺势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陶希东] | 2025/10/13 |
| 《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服务消费正步入加速升级的新阶段。文章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居民... |
|
 |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实现跨界组织实体化运作 [匡瑛,朱正茹] | 2025/10/13 |
|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政策牵引和实践演绎的相互作用下,展现了由松散到紧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演变历程。但长期以来,产教“融而不合”、... |
|
 |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谢青松,李雪婵,张伟远] | 2025/10/13 |
| 统筹各类教育协同创新是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治理结构性变革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为三类教育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
|
 | 试点城市助力消费高质量发展 [董超] | 2025/10/13 |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标志着中国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了新步伐,首次提出了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该政策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首... |
|
 | 警惕技能劳动者沦为数字技术的“附庸”:技术哲学观的启示 [韦妙,刘怡静] | 2025/10/13 |
| 数字技术是推动技能劳动者构建美好生活的核心驱动力,但对数字技术的无节制滥用,极易逾越传统人与技术稳定的关系界限,使技能劳动者深陷被数字技术反向驯化的困境。基于鲍尔格曼的技术哲学观,数字技术在对技... |
|
 | 刑法谦抑性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周光权] | 2025/10/13 |
| 当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某些不规范行为,仅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有的行为仅成立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有的行为仅成立轻罪而非重罪。因此,正确区分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此罪和彼罪的... |
|
 | 我国智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朱丹] | 2025/10/13 |
| 近期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迈入"系统布局、全域渗透、生态共建"的新阶段,从技术试验跃升至价值创造,成为重塑经... |
|
 | 中国外贸进出口双增彰显全球竞争力 [张晓涛] | 2025/10/13 |
| 2025年9月,中国外贸展现出超乎预期的韧性与活力,出口和进口均取得显著增长,这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尤为不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功锚定多元化市场,对东盟、非洲等新兴... |
|
 | 技术变革教育的三重驱动理论构建基于从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历史考察 [江嵩] | 2025/10/13 |
| 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革教育有三重表现,即宣称的影响、真实的影响和可能的影响。这些影响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教育等因素的配合,具有演进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建构技术变革教育的三重驱动模型,即... |
|
 | 人工智能算法的信息存在论意蕴 [王天恩] | 2025/10/13 |
|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化正引发深层次哲学问题,不仅关乎伦理学和认识论,而且涉及存在论层次。作为智能生成的算法,智能算法已经发展为必须在新的信息范式中研究的对象。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 |
|
 | 现代科幻文艺对技治主义的敌托邦批判 [邬晓燕] | 2025/10/13 |
| 科幻文艺从早期萌芽发展到现代形态,曾经以其主题纷呈的乌托邦愿景引领现代技术治理社会的现实建构。然而,20世纪科幻文艺显现出一种忧惧晦暗的敌托邦叙事转向,聚焦于对技治主义的多元批判,涵盖从发达工业... |
|
 | 提升基层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 [寇璐瑶] | 2025/10/13 |
|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在应对日益严峻的极端灾害时所面临的挑战与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性的提升策略。文章指出,尽管基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但面对强度、范围或复合程度上... |
|
 | 美俄战略博弈与中亚地区局势新动向 [顾炜] | 2025/10/13 |
|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亚地区对于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价值再度提升。美俄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博弈持续加剧,两国都在利用双多边方式推进与中亚的整体合作,也都试图把中亚纳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此背景下,中亚国... |
|
 | 探索公务人员与常住人口比例式削减,将财政用于民生 [仇保兴] | 2025/10/13 |
|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以稳定发展和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新阶段。为适应新的人口趋势(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分化),城镇化建设需关注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并对人口流失的小城镇进行赋能,提升公共服务与产业特... |
|
 |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持久金融动能 [任诗婷,曾燕] | 2025/10/13 |
| 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金融提出了增加长期资本供给、创新综合型金融服务等新需求。为响... |
|
 | 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性优化与整体性提升 [张冠梓] | 2025/10/13 |
| 文章深入探讨了"十五五"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着力点。文章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的关键阶段,推进国家安全... |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法理命题与规范体系 [赵文靖,吴志良] | 2025/10/13 |
| 生态系统对人类之服务功能逐步被发掘,其功用性使得其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资源性利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利益化,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标趋于重合,符合人类对共同善的利益追求。为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 |
|
 | 筑牢落实两山理念的基础体制 [林震] | 2025/10/13 |
| 本文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强调了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对落实该理念的重要性。文章深入阐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并... |
|
 | 新时代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中国实践 [魏开琼] | 2025/10/13 |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全面显著的进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文章强调,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经验,其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 |
|
 | 加快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刘耀彬] | 2025/10/13 |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国生态经济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生... |
|
 | 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研究:一项对数字人文的理性考察 [韩玉胜] | 2025/10/13 |
| 数字人文是当前人文研究领域被赋予颇高期望但也不乏争议的热点话题。数字人文并非传统人文研究模式的简单延续,它尝试对传统人文研究在多重意义上实现突破甚至颠覆,致力于人文研究转换升级的新探索。但是,过... |
|
 | 在保护传承中促进城市文脉赓续 [刘海春] | 2025/10/13 |
|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城市建... |
|
 | 以质能网为支撑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张伟] | 2025/10/13 |
| 这篇文章探讨了构建新型能源"质能网"的必要性、概念、构成、特征以及发展建议。随着中国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显著提升,传统的能源基础设施面临消纳压力和瓶颈。为应对挑战,文章提出建设以... |
|
 | 数字生命持存与生命政治构序:数字账号的媒介物质性反思 [孔正毅,胡建强,王天柱] | 2025/10/13 |
| 当今数字媒介技术下沉为社会的操作系统,数字账号也成为人们维系数字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数字账号是一种由数据关系组成的数码物,也是承载人们数字关系的枢纽与中介,并由此开启了人们数字化生活的周围世界与存... |
|
 | 从司马贺的“人工科学”观看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崔伟奇,程倩春] | 2025/10/13 |
| 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其理论基础却呈现复杂的“未决性”,只有深入反思人工智能哲学基础及其历史演变,才有可能把握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贺所提出的“人工科学”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重要历... |
|
 | 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唐宜红]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阐述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刻内涵及其推进的必然性。文章指出,内外贸一体化旨在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机结合,打破壁垒,促进规则、标准和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 |
|
 | 数智技术赋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马永喜,俞书傲] | 2025/10/11 |
| 在应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展具有气候韧性的现代农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智慧农业利用数智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对气候灾害的预测、监测和抵御能... |
|
 | 风险防范化解的经济学思考 [刘尚希] | 2025/10/11 |
|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风险这一重要课题。作者强调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底线思维和居安思危的要求,并指出应对风险需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 |
|
 | 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新格局 [王雯] | 2025/10/11 |
|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联通"一带一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物流大通道,对构建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并被视为提升国... |
|
 | 让赛事经济燃动消费新引擎 [王钺] | 2025/10/11 |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旨在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赛事经济被视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赛事经济通过围绕赛前、赛中、赛后的全周期,提供多元化消费供给和创新场景,深度释放了体育赛事... |
|
 |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郭田勇]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金融在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做好科技金融是落实"金融要为科技创新赋能"的重要举措,有助于... |
|
 | 进一步提升远程协商的规范性有效性 [黄一玲] | 2025/10/11 |
|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背景下,人民政协远程网络协商作为一种新兴且重要的协商形式的必要性、优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文章指出,远程协商突破了传统协商在广度、深度和时效上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实... |
|
 | 深海矿产:大国博弈的新前沿 [邬长斌] | 2025/10/11 |
| 文章指出,随着陆地资源稀缺,深海蕴含的丰富战略金属资源(如钴、镍、稀土)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技术主导权。目前,各国在深海采矿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力图在商业化开采领域取得领先... |
|
 | 提高数字文化原创能力和传播能力 [孙芊芊] | 2025/10/11 |
| 数字文化原创必须坚守文化根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文化基因的现代激活。同时,必须推动科技赋能,加快攻克关键技术,推进数智技术在创作、表现、传播环节的应用,激发原创活力。 |
|
 | 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 [莫纪宏]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阐述了法治在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并聚焦于"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文章界定了效能的概念,即效果与成本... |
|
 | 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王增福]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阐述了制度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强调了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文章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制... |
|
 | 以技术创新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线 [石霖,孙小童] | 2025/10/11 |
|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带来巨大变革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算法偏见、数据滥用、虚假信息乃至技术失控等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文章强调了构建覆盖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可控&quo... |
|
 |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刘武根,李科铭] | 2025/10/11 |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铸魂工作的总抓手。在数字技术日益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背景下,运用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新质生产力如何撬动区域协调发展 [刘建宁] | 2025/10/11 |
| 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以数字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也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文章强调了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指出当前区... |
|
 | 以良法善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张力,周艳雯] | 2025/10/11 |
| 面对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DeepSeek的崛起及具身智能的热潮,中国正积极构建适应性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AI治理框架,从基础法律... |
|
 | 努力稳股市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 [周泽将] | 2025/10/11 |
|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稳定股市对提振居民消费、夯实经济内循环动力的重要性。文章指出,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波动直接影响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消费信心。尽管今年股市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为居民带来了收入... |
|
 | 数智时代,农民如何受益 [张丽丽,张建国] | 2025/10/11 |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强农惠农行动,推动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与数字治理等新业态发展,但农民整体的数字素养仍然薄弱,成为制约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瓶颈。农民数字素养涵盖五个层面:数字意识与认知、数字获... |
|
 | 五链融合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 [俞好爱,钟恢万] | 2025/10/11 |
| 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指出其在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的引领功能。然而,部分地区龙头企业未能充分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效应,文... |
|
 | 警惕伪科学借科学之名误导公众 [王大鹏] | 2025/10/11 |
| 近年来,伪科学以"科技概念"为伪装,通过强行关联、虚假宣传、断章取义等手段,利用公众对前沿科技的认知鸿沟和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特征,大肆传播,误导公众,甚至牟取暴利,严... |
|
 | 以文化+科技+入境游开拓国际形象传播新路径 [李远煦] | 2025/10/11 |
| 浙江以"文化+科技+入境游"的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入境旅游的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通过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化基建,"嗨游"平... |
|
 | 农耕文化、大食物观与土特产的发展逻辑 [刘志杰] | 2025/10/11 |
| 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耕文化、大食物观和"土特产"的重要论述,阐述了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发扬农耕智慧,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能。文章梳理了农耕文化的核心特质&quo... |
|
 | 牢牢把握发展规律推进战略谋划 [毛强] | 2025/10/11 |
| 本文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制定发展规划的根本前提。文章指出,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对于&q... |
|
 | 从系统和全局把握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孙吉胜] | 2025/10/11 |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世界面临的动荡变革期和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面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等挑战,以及气候变化、疫情等全球性问题,文章强调... |
|
 | 以更有力度的政策协同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升级 [申兵] | 2025/10/11 |
| 本文指出,促进消费是当前畅通经济循环和宏观调控的关键。国家首次推出P2P贷款贴息政策,体现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文章强调,强化促消费政策的协同效应至关重要且迫切,这是因为提振消费的复杂性需要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