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是深圳发展的最大动力 [高融昆] | 2024/12/23 |
华东师大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课题组于11月21日至25日对深圳及广州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探索政府、企业与市场三者关系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调研发现,政府在规划和服务方面的引导至关重要,企业是创新的... |
|
| 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社会学力量 [杨典] | 2024/12/2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指出社会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文章探讨了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知识,而是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优秀文明成果... |
|
| 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以感觉的秩序与企业家精神为理论视角 [朱海就,王东亮] | 2024/12/23 |
本文以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企业家精神”作为理论视角,说明数据的来源、生成、价值等问题,试图重新确立数字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其中,感觉的秩序包括联结和分类这两个原理,它构成... |
|
| 投资App中的大数据分析、分析师研报与投资者投资判断 [张继勋,赵艺,杨小娟,何亚南] | 2024/12/23 |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投资App开始同时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分析师研报评级等投资建议。基于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App中分析师研报评级数量、大数据分析建议与研报评级的一致性对投资者投资... |
|
| 论农业新质生产力 [罗必良] | 2024/12/23 |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核心着力点。就理论层面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主要涵括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三个方面;从基本国情来说,农业新质... |
|
|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黄新飞] | 2024/12/23 |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出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的信号。文章分析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包括其在深化改革... |
|
| 跨区域第三次分配:战略价值、演进趋势与新时代推进重点 [李少星,颜培霞,王金岩] | 2024/12/23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区域间社会互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随着居民参与能力和信息技术渗透水平的不断提升,日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空间跨度、空间遍在性和区域交互趋势,可能构成第三次分配新的... |
|
| 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态、运作机理与治理效能 [黄辉祥,程坤] | 2024/12/23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项具有鲜明实践属性的理论命题,基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因而立足于基层治理的实践向度对其实践形态及运作机理展开探讨十分必要。基于湖北省“共同缔造”活动的案例分析发现,... |
|
| 跨体制流动与主观福祉之失 [李适源] | 2024/12/23 |
本研究关注我国市场化改革晚近阶段从国有部门(体制内)转向市场部门(体制外)工作的跨体制流动,考察了跨体制流动经历对劳动者主观福祉的因果作用及其中介机制。基于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 |
|
|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施文凯,董克用] | 2024/12/23 |
在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引入个人账户、建立起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激励和效率的追求则是这一决策的核心理念。从理论层面看,基本养老保险激励机制主要通... |
|
| 完善高校实习实践制度的创新路径 [兰兵,陆妍冰] | 2024/12/23 |
完善高校实习实践制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此,需要从多个方面推进,包括健全实习实践的保障制度、联动机制、创新实习内容形式以及信息化保障。首先,国家应加强对高校实习资源的资金投入,明确法... |
|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薛莉] | 2024/12/23 |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在于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强调政府、企业、学校和研发机构的协同合作,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
|
| 法国外贸银行:2025年法国和欧洲经济展望 | 2024/12/23 |
2025年法国和欧洲经济前景谨慎乐观。法国大选以来,债市市场基本稳定,尽管穆迪下调法国主权评级。鉴于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基调为渐进降息,通胀应继续可控,经济增长缓慢恢复。预计2025年法国经济增长0... |
|
| 立足中国实际开展农村社会学研究 [郭俊霞] | 2024/12/23 |
农村社会学作为研究农村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学科,面临着中国农村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文章强调,研究者应立足中国农村实际,创新概念和理论体系,以适应当代农村社会的变化。通过树立自觉意识,提炼符合... |
|
| “王婆卖瓜,该不该自夸?" [刘鲁川,张蕾] | 2024/12/23 |
直播营销模式下,主播“自卖自夸”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主播的“自卖自夸”是否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及影响机制是什么尚未有文献予以揭示。本文通过两个实验,分析主播对商品不同夸赞程度对消费者购买... |
|
| 公众如何感知公共组织绩效? [方学梅,高煜辰,樊妍妮] | 2024/12/23 |
公共组织的绩效是公共管理研究长期关注的主题。本文复制了Hvidman的实验,在中国情境下分别进行了两项调查实验。实验一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风险基金作为实验情境,探讨了组织属性(公共,私立)... |
|
| 从“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到新质生产力 [顾海良] | 2024/12/2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的过程。“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量的增长中质的变化“跃升”的要求;确... |
|
| 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治理效应:基于会计-税收差异视 [李晓冬,石福安] | 2024/12/23 |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正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税收差异视角检验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治理效... |
|
| 非正式融资中的文化力量 [华秀萍,程思睿,李婉宁,王勇] | 2024/12/23 |
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文本数据,使用词向量等机器学习模型,提炼中国企业文化的维度、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词典,度量了企业文化强度水平,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强企业文化... |
|
| 让“改革看南沙”成为发展新标识 [谢伟] | 2024/12/23 |
通过实施“五港联动”发展战略,南沙将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湾区及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平台。文章详细阐述了“五港”在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和人才港等领域的作用,以及通过规则衔接机制推进大湾... |
|
|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 [黄震方,张子昂,李涛,侯国林,靳诚,张郴] | 2024/12/23 |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 |
|
|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 [兰建平] | 2024/12/23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指出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文章探讨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方式的数字化... |
|
| CEPR:军事实力是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 [Pierre Yared] | 2024/12/20 |
回顾历史,从荷兰到英国、再到美国的金融霸权转换凸显了一个清晰的模式:金融霸权紧随军事实力,在全球动荡时期尤其如此。一个博弈论模型揭示了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之间的自我强化循环:军事实力增强了投资者对... |
|
| 收缩或是扩张:中国城市发展的类型化研究 [胡小武] | 2024/12/20 |
城市化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中国城市化发展呈现了地区不均衡的分化态势。全国范围内既呈现出市域人口增长与城市繁荣为主要特点的扩张现象,也发生了东北、西北、中西部甚至东部地区城市市域人口净... |
|
| 法人财产权维护与公司可持续发展 [谢志华,王佳丽,史洪玉] | 2024/12/20 |
公司的产生形成了法人,所有者投入公司的财产也就成为法人财产,公司对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以此对外承担责任。法人财产是公司设立的前提,也是公司经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公... |
|
| 绿色技术转移: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及研究展望 [廖中举,朱相,汪明月] | 2024/12/20 |
绿色技术转移是绿色创新所产生的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绿色技术转移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绿色技术转移的内涵特征、相关理论、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研究... |
|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 [杜鹏,李子洋] | 2024/12/20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应然选择和必然之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叠加长期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使得农... |
|
|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闫烁] | 2024/12/20 |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文化生产系统和文化赋能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以平台主导、集聚多样、产消合一、开放联动、双效统一为基本特征,以业态融合、要素融入、空间协同为赋能途径... |
|
| 统筹推进就业扩容提质 [韩晶] | 2024/12/20 |
2023年,中国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各地区和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 |
|
| 数字政府建设要谨防数字形式主义 [晏晓娟] | 2024/12/20 |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成为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形式主义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导致了“数字形式主义”的出现,削弱了基层政府的效能,造成公共资源浪费,阻碍了数字政府的... |
|
| 打造横琴“四新”产业新优势 [王福强] | 2024/12/20 |
横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使命。经过三年的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推动了澳门的科研、国际化与政策优势的融合。当前,横琴的“四新”产... |
|
| 美国“去风险”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及应对 [蔡宏波,郑涵茜,余天赐] | 2024/12/20 |
在大国竞争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和乌克兰危机持续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进入重要的重塑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先后提出对华“脱钩”“去风险”,以减少其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 |
|
| 上市公司ESG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优势、法理基础与实现路径 [熊敬] | 2024/12/20 |
随着ESG投资的兴起,上市公司ESG信息应否强制性披露成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ESG信息强制性披露有降低信息成本和提高信息质量的制度优势,但我国选择该模式并将其制度化的法理基础及实现路径... |
|
| 基于互动视角的数字营销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 [王永贵,张思祺,张二伟,洪心如] | 2024/12/20 |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信息技术对市场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数字营销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关注的前沿焦点。然而,在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相关研究主题却依然十分零散。本研... |
|
| 多措并举推动数字出版创新发展 [赵勇] | 2024/12/20 |
数字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传媒和出版行业的结构性重组,数字出版作为新兴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正不断重塑行业边界。202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16179.68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字出... |
|
|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新高度 [孙代尧] | 2024/12/20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
|
| 答好“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必答题 [钟韵] | 2024/12/20 |
自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23年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999年的7倍,财政储备超过5800亿澳门元。澳门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旅游休闲业的快速扩张和金融业... |
|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应对“9073"格局 [原新] | 2024/12/20 |
近日,关于“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讨论引发关注,该框架指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选择社区养老,3%选择机构养老。我国老龄化加速,202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2.97亿,... |
|
| “技术-组织-环境”视域下数字经济赋能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魏文栋,孙洋,刘备,王辉,耿涌] | 2024/12/20 |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深入推进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管理和制度手段,但我国现阶段仍存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有限、数字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数字治理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数字经济对于低碳转型发展的赋... |
|
| 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着力点 [张浩] | 2024/12/20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了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内容和要求,是深入学习的重... |
|
| 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建构 [唐鑛,张莹莹] | 2024/12/20 |
伴随着劳动关系实践的“生态”转向,亟需理论上做出劳动关系生态系统的回应与创新。劳动关系生态系统是指工作场所内多行动者互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集合体。其随生产关系变化经历了以物质资本驱动的劳动过程控... |
|
| “忽悠式”股份回购的证券法治及其民事责任类型 [莫志] | 2024/12/20 |
伴随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条件的不断放宽,“忽悠式”回购现象相继出现,但却鲜有相应的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在证券市场中,回购的过程具有信息性与时间延展性,公司通过方案公告而不实际交易的方式,就能产生股价... |
|
| 提高种粮积极性:中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完善与转型 [朱满德,程国强] | 2024/12/20 |
创新和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保护和提高种粮积极性,是中国粮食安全之路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承载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任和多元目标,以及部分政策的实施机制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引发... |
|
| 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王晓萍] | 2024/12/20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民生优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建立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规模庞大且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不断完... |
|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郝立新,孙岱瑄] | 2024/12/20 |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维度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反映在三个方面。从理论逻辑来看,唯... |
|
| 发挥公共数据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 [张晴峰] | 2024/12/20 |
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强调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改革,推动公共数据在基层治理中的有效利用。公共数据作为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面临... |
|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赵秋运,蒋美,朱欢] | 2024/12/20 |
资源型城市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转型难题,如何将“资源诅咒”变成“资源祝福”渐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论述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原因以及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 |
|
| 中国城市中个人家庭背景与配偶教育匹配 [石磊] | 2024/12/20 |
本文考察了中国城市中个人父代与其配偶之间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关联度,也即教育匹配强度如何变迁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父代与子代配偶的教育匹配强度在出生于1960年至1999年的各个世代中呈现出先下... |
|
| “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中我国内陆节点城市功能响应评价与展望 [安晓明] | 2024/12/20 |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内陆节点城市需要在城市功能方面做出积极响应。通过构建城市功能响应指数,对我国内陆节点城市功能... |
|
| 非惯常理论新构:基于具身认知与双系统视角 [李晓义,许威,李春晓] | 2024/12/20 |
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基石,学界对非惯常理论的思辨虽源源不断,但其中仍存在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非惯常环境与行为研究对话割裂等问题。由此,文章借鉴具身认知与双系统理论,创新提出“惯常”“中间”和“非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