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
按照时间排列 按照点击率排列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8964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152页/共180页       
 基于内部创新网络的企业转型模式探讨 [李椿]2010/8/23
      创新网络是企业在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对事物再认识、再组织的有效活动。是企业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对以新成果为对象的客观事物之间未知联系和未知机能进行新探索,形成新认识,从而实现新的认识飞跃和生产能力...
 论我国消费信用发展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杨柳,罗能生]2010/8/20
      随着我国消费信用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日渐凸显,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现阶段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面临不少的问题,应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思路,通过培育和完善...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研究简述 [刘子兰,周熠]2010/8/20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是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两种基本类型。近年来,关于养老金制度优劣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资本回报率、劳动力供给效应、管理成本、储蓄效应以及收入再分配效应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养老...
 中国财政分权演进轨迹及其创新路径 [刘卓珺,于长革]2010/8/19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财政分权在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中渐进式演进,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集权到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之路。当然,作为全新的探索与尝...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孙启明,白丽健,耿林]2010/8/19
      本文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价格上涨因素及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等各种观点进行了述评,指出了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过程中货币政策与土地财政政策运行中的两大困境,分析了土地财政政策怪圈,论述了过渡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 [朱瑞博]2010/8/18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 [王呈斌,毛晓燕]2010/8/18
      通过对浙江省345家民营企业、11家人才市场问卷调查,经分析发现:29.7%民营企业面临“用工荒”,员工缺口比率为28.5%,小企业“用工荒”现象尤为严重;“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
 国有企业绩效提高主要来源于垄断吗 [张晨]2010/8/17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明显改善,利润快速增长。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认为国有企业的绩效提高主要来源于垄断。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垄断的判断标准,计算和讨论国有经济分布的主要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认...
 农村公共服务的角色界定:政府责任与边界 [吴业苗]2010/8/17
      从委托一代理关系看,政府按照其与民众达成的政治契约为农村社会供给公共服务,并承担公共责任。政府这一公共责任不能因为政府通过经济契约的形式把其中一部分让渡给市场或社会而转移,因为政治契约上位于经济...
 中国收入分配的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 [江春,曹棣泉]2010/8/16
      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收入分配的失衡,即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过高且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且居民收入占G...
 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 [张兆曙]2010/8/16
      全能体制的现代化造就了一种“部门分立体制”,但同时也导致跨部门的复合性事业因缺乏匹配的治理主体而逐渐衰颓。本文立足于杭州市推进城市治理的3个典型案例,提炼联合治理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结构与运作机...
 新形势下构建南宁区域性保险服务中心研究 [叶安照,刘金林]2010/8/16
      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人民币坚挺甚至面临着历史性的国际化发展机遇背景下,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保险服务中心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有着较突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也存在着较明...
 世界工厂的定位能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吗 [江静,刘志彪]2010/8/16
      生产性服务是主要为商品和服务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行业,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且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但中国生产性服务发展受制于需求因素。本文研究表明,世界工厂的定位使中国生产性服务...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解构分析:1985-2007 [蒋南平,刘巍巍]2010/8/13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居民消费率已从2000年的73%下降到2007年的39.4%。这不仅制约了内需的扩大,而且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之前的研究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收...
 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 [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2010/8/13
      在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劳动份额逐步下降,特别是在剩余劳动力终结的前后,劳动份额达到底部,而在之后逐步回升,整体呈U型走势。通过国际比较以及中国经济省际数据分析发现,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10/8/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所得增长较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政府所得波动不大;再分配格局中,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
 危机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质量升级 [阮建青,张晓波,卫龙宝]2010/8/12
      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压力下,中国制造业能否实现产业升级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在经历着各类危机的同时,不断实现...
 经济放缓背景下农民增收的宏观困境 [朱红恒]2010/8/11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违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已是当务之急。但当前,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农民增收存在一些宏观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增加农业产出能够增加...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用工荒” [郑秉文]2010/8/11
      前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和近月来的“用工荒”,均由农民工供需失衡造成的价格下降所致,是农民工劳动力要素市场自发调节的周期性结果。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农村福利条件的极大改善提高了农民外出务工的...
 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现实效用:对粤省应对金融危机调查 [“国际金融危机与应对”研究课题组”]2010/8/10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和影响,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日趋紧迫。广东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作用,将体制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引导产业...
 未来30年改革的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 [白永秀,任保平]2010/8/10
      我国已走过了31年的改革历程,今后大约还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将前31年的改革称为“前改革时代”,将未来30年的改革称为“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和谐社会”,性质是实现由“革命”...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税收平滑定理比较研究 [白彦锋,李贞]2010/8/9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在效应上没有任何区别,即国债和税收等价。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够准确预见到未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国债而要增加的...
 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造业关系新探 [钱书法,贺建,程海狮]2010/8/9
      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报酬递增,都是社会分工制度演进的具体表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基于江苏省数据为例对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整体上...
 谨慎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潘正彦]2010/8/9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经济结构日趋复杂,需要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需要消除或避免经济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避免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这是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孔子消费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董玲]2010/8/3
      孔子消费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和礼相结合的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节俭、自律、爱人的道德观。消费是经济活动总过程的其中的一环,因此,消费伦理也是经济伦理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是人类生存、发...
 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操作与体系重构 [李通,倪琳]2010/8/3
      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制度变迁。1998年以来,我国扩大内需除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多项措施以外,还积极推进城市化、大力提升...
 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因应 [李启平]2010/8/2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经济低碳化带动就业低碳化。现阶段,我国“高碳”就业在能源和气候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变得难以持续,国际社会“绿色新政”为就业转型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带来的就业变化显...
 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高帆]2010/8/2
      对上海农业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优势主要源于其在结构转化和资本深化方面的优势,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化、农业内部和农业外部的资本深化确实提升了上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从结构转化和...
 货币供给、就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阮加]2010/7/30
      杨格定理表明,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二者互为因果的条件之中,据此可以得到GDP=LE的等式。而费雪方程式表明,物价的变动受到货币量比M、货币...
 关于我国房地产税收的几个问题 [王鸿貌]2010/7/30
      在经济发展中,土地作为稀缺资源,经济越发达,稀缺性越明显。而经济越发达,当地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越大,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因而,城市土地和房产价格会上升。城市公用设施的最大受益者是这些土地...
 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中的东道国风险化解之道 [张广荣]2010/7/30
      应对和化解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中的东道国风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既需要企业积极主动的采取“自救”措施,更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二者共同努力才能成功规避境外投资风险。我国要成功实施资源能源类...
 发展转型与改革攻坚--关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有关问题探讨 [左传长]2010/7/30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将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靠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必将转化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的增长模式,由注重财富的积累转向...
 对美元资产要有多种化解风险对策 [宗良,李建军,邵科]2010/7/29
      未来美元贬值的风险很大。而通过美元贬值以缓解美国的国内危机,是美方惯用的手段。我们应该优化外汇资产结构,通过降低美元储备比例、加大矿产资源投资和股权投资,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到2030年中国地价升值前景及房地产政策分析 [王建]2010/7/29
      随着“新国十条”出台一月后房价不落反涨的政策效果,本轮以打压楼市价格为目的的房地产调控与2005年的那次一样,以无果而终走到了尽头。宏观调控政策的再次失利说明,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政策越严厉...
 地根经济视角下土地政策反周期调节的机理分析 [杨雪锋,史晋川]2010/7/29
      土地作为特殊的资源和商品,具有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的属性。而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能够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参与到宏观经济管理中,实行反周期的经济调节。反周期的经济调节...
 对当前国内几个宏观经济问题的思考 [刘霞辉]2010/7/29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虽然过快,但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维持在加速上升通道内,因而出现严重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年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因为去年物价基数较低而且信贷投放过多,反映到今年必然是价...
 用调控通胀的机制来调控房价 [汤敏]2010/7/28
      一直以来,房价问题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价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民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房价的膨胀与房地产的崩盘对经济造成的危害,与通货膨胀一样,可以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基本...
 “十二五”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7/28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度不断提高,区域分工与合作步伐加快,问题类地区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
 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 [杨桂菊]2010/7/28
      在世界经济下行、成本持续上升和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实现本土代工企业(OEM)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3家本土OEM企业(捷安特、格兰仕和万向)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的...
 迈向低碳经济,突破增长瓶颈 [赵玉敏]2010/7/28
      在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变之际,中国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老路越走越艰难,日趋严厉的资源环境的约束和日趋收紧的外需市场与愈演愈烈的高碳产能过剩相交织,突显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但面对挑...
 找准中国式收入倍增计划五大着力点 [李长安]2010/7/27
      收入分配历来是经济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不过,在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惯性轨道中,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失衡...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当务之急 [毕亚雄]2010/7/27
      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全球性能源资源制约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使调整能源资源供给和能源消费结构...
 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考 [吴金艳]2010/7/26
      开放型经济是在开放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市场规律,通过自由、广泛而深入的经济交流而形成的发展水平较高、内外经济协调、内部运行机制较为有效,具有较强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厉以宁: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需破除认识误区 [厉以宁]2010/7/26
      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举世瞩目,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这三十年来,基本上没有触动城...
 陈杰:房产调控不会大幅影响房地产投资 [陈杰]2010/7/2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短期来讲,房产调控对经济不会造成很大影响。正是着眼于保经济增长、着眼于稳定的房地产投资,本轮房产调控才一定不到目标不罢休,一定要达到稳定房价预期的目标,让沉迷人为...
 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常修泽]2010/7/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明确提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从理论上分...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看法 [左传长]2010/7/22
      我国虽然尚未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国际资本通过各种变通的渠道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未逆转。结果使我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打了折扣,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相匹配。由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国...
 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平衡 [刘世锦]2010/7/22
      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短期阶段,我国以工业为主、重工业占较大比重的产业结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对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高需求的格局仍将持续。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主要着力点要放到提高...
 当前经济形势与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陈元]2010/7/21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处在深刻复杂变化之中,中国经济的走势令全球关注。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显示出了强大的抵御能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相互交织,许多问题...
 不转变模式 中国未来发展将无路可走 [周天勇]2010/7/21
      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8964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152页/共180页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