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美国奥巴马政府税务新政的思考与启示 [甘行琼] | 2010/6/7 |
| 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缘起国,美国奥巴马政府为了克服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税务新政无疑值得全球关注。本文归纳了奥巴马政府税务新政的具体内容,并总结了其特点及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
|
 | 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与人民币升值 [李玉萍] | 2010/6/7 |
| 在美国经济受金融去“杠杆化”问题的困扰而依然难以有效实现复苏,同时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突出,失业率长期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逼迫人民币升值再次成为其积极转嫁本国经济危机、转移自身经济风险的重要法宝。... |
|
 | 将复苏动力从刺激政策转变为体制机制推动 [宋立] | 2010/6/4 |
|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周期性冲击,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影响。我国经济刺激政策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简单地退出,而是要把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 |
|
 | “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 [李平,吕铁,李鹏飞] | 2010/6/4 |
| 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中面临的区域产业同构引发的资源低效率配置;重化工业中落后产能引发的高能耗及高污染现象严重;信息化成本过高、“两化融合”的关键技术障碍有待突破;“中国制造”依然... |
|
 | 巴曙松:振兴县域经济以放松管制为要 [巴曙松] | 2010/6/4 |
|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基本以城市为主体展开,县域金融体系受到的关注较少。不少以城市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在特定的角度和范围内来看,实际上以牺牲县域和农村金融为代价。县域是工... |
|
 | 改进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 [巴曙松,李仁杰] | 2010/6/3 |
| 本文讨论了如何改进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指标设计,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真正成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流动风险的指针,特别是立足中国金融业的实际,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和各国... |
|
 | 当前出台加息的可能性分析:历史经验的视角 [徐策,余平] | 2010/6/3 |
| 本文试图从对我国利率调整的历史考察出发,探讨我国加息政策出台的条件和效果,进而对近期出台加息政策的可能性给出一个基本的研判。 |
|
 | 金融危机后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思考 [马广奇,钟有儿] | 2010/6/2 |
|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直接诱因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计量问题成为人们反思的焦点。我国实施不久的新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 |
|
 | 中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比较和分析 | 2010/6/2 |
| 如今,在世界经济缓慢回升的过程中,中美两国都在制定旨在克服经济发展原有矛盾的战略,希望通过经济发展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中国要转向“消费驱动”,而美国要转向“出口驱动”。两个大国... |
|
 | 国外主权债务的基本状况、影响和我国的对策 [杨长湧] | 2010/6/1 |
|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各国仍需要加大对市场的支持力度,国际社会渴望不断出现正面的信号以提振信心。但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的财政脆弱性问题... |
|
 |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刘康] | 2010/6/1 |
| 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总体而言,2010年整个世界经济整体上要好于2009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完全结束的金融危机,再加上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的潜在的金融风险,将... |
|
 | 对奥巴马出口计划不必太忧心忡忡 [梅新育] | 2010/5/31 |
| 世上之事常常不能两全,最先引领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二战后初期作为世界工厂的美国为什么都走上了产业空心化道路?其中有着深刻的逻辑。奥巴马的“国家出口计划”雄心勃勃,“商业外交战略”多管齐下,但是,... |
|
 |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白宇飞] | 2010/5/31 |
| 相对于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而言,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发达国家,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已经十分规范和完善,特别是非税项目确立和定价、预算管理、非税收入征缴及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在国际上都有着... |
|
 | 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卢中原等] | 2010/5/28 |
| 盯住汇率制度安排下名义汇率的贬值会引致国内产出和私人部门财富的增加,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取决于央行的调控能力。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通过改变我国贸易条件直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 |
|
 | 气候政策的边境税收调节措施与WTO规则的相容性分析 [申萌,方钊] | 2010/5/28 |
| 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在管理上具有难度和复杂性,但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余地,既然气候政策已经深入到了复杂多变的贸易问题中,也不可能存在适合所有国家利益的单一规则,边... |
|
 | 警惕生产过剩危及金融体系 [王建] | 2010/5/27 |
| 如果“十二五”中期中国的生产过剩矛盾再度趋于尖锐,危险可能会集中到金融层面。由于去年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许多项目上马甚至允许资本金为0,而大量以地方政府平台为主体建设的项目,本来就是由于产能过剩等... |
|
 | 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分析 [曹勇] | 2010/5/27 |
| 经济实力是决定货币国际地位的基本因素,信心、流动性与交易网络支撑着国际货币职能的发挥,但一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必然转换为货币实力,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美元堪称世界的顶级货币,但其... |
|
 | 关于增值横、营业税合并问题的思考 [龚辉文] | 2010/5/26 |
| 我国增值税、营业税两税并存的弊端,社会已有共识。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货物和劳务的界限日益模糊,货物和劳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背景下... |
|
 | 浅析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成因 [王春晓,杨瑞] | 2010/5/26 |
| 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由于大量信用违约的次级贷款造成,人们将其归结为种种因素。然而,此次由次贷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与以往所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一样的,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 |
|
 | 英国低碳产业支持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何继军] | 2010/5/25 |
| 英国低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7-2008年度,全国有超过88万人在该产业工作,有5.5万家公司积极参与该产业的生产经营。英国支持低碳产业的主要手段包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发挥政府... |
|
 | 世界经济局部“二次探底”可能性加大 [连平,陆志明,唐建伟] | 2010/5/25 |
| 从欧美日三大发达经济体的状况来看,目前主要是欧盟内部PIIGS五国与英国经济复苏乏力。而法德两国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其中法国的经济恢复较快,200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已经恢复至-0.3%,德国的... |
|
 | 2010年湖南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尹向东,刘敏] | 2010/5/24 |
| 2009年湖南消费需求回升,消费热点持续热销,汽车销售再创新高,居民消费价格继续回升,升中有降。存在的问题:居民消费增长仍然缓慢乏力;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突出;消费增长更偏向于富人;农村... |
|
 |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谢志刚] | 2010/5/24 |
| 东盟不仅是关系中国自身安全的重要地区,同时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对稳定和巩固中国的周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维护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针对中国东盟区域合... |
|
 |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研究--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 [李玉举] | 2010/5/21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低速增长、恢复增长、平稳增长四个阶段,有了巨大的提高。但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
|
 | 股指期货:开启中国资本市场交易新格局 [益智,蒋峰等] | 2010/5/21 |
|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价格与标的指数之间存在相当高的一致性,即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但从因果关系分析,股票指数应该是基础,且股指期货价格是由现货市场决定的,反过来看,股指期货价格在... |
|
 | 交易成本经济学范式的多国企业经济理论评述 [王炜瀚] | 2010/5/20 |
| 威廉姆森于2009年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学界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源自其使有关治理问题和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成为经济学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的贡献。其实,从多国企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更能... |
|
 | 缺失定价权危及中国产业控制力 [章玉贵] | 2010/5/20 |
| 中国企业在铁矿石、石油、铜、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特别是各自为战的中国钢铁企业,虽然占据了全世界65%的铁矿石进口量,但始终无法突破力拓等三大铁矿石企业的定价壁垒。但是,中... |
|
 | 央行资产负债掣肘货币调控 [王国刚] | 2010/5/19 |
| 央行资产负债表反映着央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在各种金融资产中配置,它既是实施货币政策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因此,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科目设置、结构变化、规模调整和资产负债走势,有利于探究... |
|
 |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 [杜蕾] | 2010/5/19 |
|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够很快地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除了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外,也与某些国际传导机制有关系。而在这种传导机制中,国际资本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资本流动明显地进入了一个... |
|
 |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分析与模式构建 [李增福,郑友环] | 2010/5/18 |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然而贷款本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主要从法律与经济两个层面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进行归类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银政企合作”的... |
|
 | 房地产调控:效果初现,任重道远 [易宪容] | 2010/5/18 |
| 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有一个月了,调控效果显现。比如楼市出现了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一手房成交量萎缩;土地市场开始降温,“地王”消失;房地产股票急跌,金融机构提高房贷门槛;以及买... |
|
 | 对当前银行监管指标体系改进的思考 [巴曙松,李仁杰] | 2010/5/17 |
| 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所设置的银行监管指标体系,在总结此前中国银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框架,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方面,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计量、... |
|
 | 改善央行资产负债表,提高调控有效性 [王国刚] | 2010/5/17 |
| 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央行各项活动所引致的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和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它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应积极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结构。在负债面,可逐步提高“... |
|
 | 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方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童文俊] | 2010/5/13 |
| 近年来,发达国家金融业反洗钱监管出现了由“规则为本”反洗钱方式向“风险为本”反洗钱方式的转变。该文回顾了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取得的成绩,在对两种反洗钱监管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 |
|
 | 用调控通胀的机制来调控房价 [汤敏] | 2010/5/11 |
| 一直以来,房价问题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价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民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房价的膨胀与房地产的崩盘对经济造成的危害,与通货膨胀一样,可以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基本... |
|
 | “去杠杆化”促使楼市回归民生 [易宪容] | 2010/5/11 |
| 新“国十条”的核心是遏制高房价,严厉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并让房地产市场发展回归到民生轨道上来。新“国十条”的公布与执行,将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国务院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动态变化:市场... |
|
 | 发展我国无缝对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吴晓灵] | 2010/5/11 |
| 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金融业必须更好地服务这个大局。而我国金融发展的短板恰恰是资本市场,由此,个人认为,我国应发展无缝对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来服务经济结构的... |
|
 | 美国汇率政策走向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宗良,李建军] | 2010/5/10 |
| 本文讨论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背后推手是什么?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基点在哪里?等热点问题。从历史经验看,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政府就可能采取美元贬值、压迫其他货币升值的弱美元政策转嫁危机。美国政府... |
|
 | 金融危机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挑战及其发展方向 [董彦岭,孙晓丹,陈琳,王菲菲] | 2010/5/10 |
|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很少关注资产价格变动,但恰恰是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人们开始对通货膨胀目标制提出质疑。本文主要指出了金融危机对通货膨胀目标制提出的挑战... |
|
 | 2009年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2010年展望 [周达] | 2010/5/7 |
| 2009年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供给、需求双向驱动的作用方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房地产市场呈现平稳发展、购销两旺的局面,二是房地产市场成为提升银行贷款质量、保证收益率... |
|
 | 世界银行专家展望未来全球经济走势 [王辉] | 2010/5/7 |
| 虽然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仍然缓慢而且脆弱。世界银行专家认为,这场危机将改变全球金融格局,预计今后5年或更长时间,发展中国家将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从而会制约其中期经济增长。 |
|
 | 中国服务业体制沿革及其“十二五”战略 [郭怀英] | 2010/5/6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改革经历了起步、全面推进和突破三个阶段,在释放服务业潜能、垄断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物流和文化产业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垄断性服务业实际开放度低、教育医疗等领... |
|
 | 把地方公共消费与就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丁元竹] | 2010/5/6 |
| 研究发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和地方公共消费与就业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地方公共消费与就业作为着力点。本文讨论了地方公共消费与就业的国际经验,由我国地方公共领域消费和就业偏低等... |
|
 |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国家企业高管薪酬改革的做法与启示 [王飞鹏] | 2010/5/5 |
| 高管薪酬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活动,从而降低两权分离导致的代理成本。但在现实情况下,如果相应的薪酬机制不合理,薪酬不仅不能降低代理成本,反而会成为高管“掏空”上市公司和侵占广大... |
|
 | 金融消费者保护:全球金融监管改革重点 [巴曙松] | 2010/5/5 |
| 本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金融产品的不当销售、特别是金融欺诈对公众投资者利益造成的侵害,也反映出监管当局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存在的缺陷。各国监管当局普遍意识到,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而忽视对消费者... |
|
 | 控制房价的关键是管住货币与信贷 [尹中立] | 2010/5/4 |
| 本文主要从金融的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及调控对策。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现阶段中国房价上涨的前提。要分析货币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途径和渠道,应该剖析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 |
|
 | 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型与特性分析 [王萍,魏江,王甜] | 2010/5/4 |
|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调研,提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金融服务创新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金融服务的独特性为出发点,分析了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差异所在。 |
|
 | 重在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统一 [魏礼群] | 2010/4/28 |
| 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非常时期需要采取非常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握大局,果断地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和正确方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我们必须... |
|
 | 世界主要国家不动产税改革经验、教训和借鉴 [孟春,李名] | 2010/4/28 |
| 世界各国对不动产征收的各类税收,在各税种中历史最为悠久。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不动产税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地方治理需要。但是,在这些国家不动产税制改革中,通常也是经验和教训并存,在吸收、借鉴... |
|
 | 金融促进节能减排市场化工具运行的机制研究 [彭江波,郭琪] | 2010/4/27 |
| 节能减排自身公共性和投入产出不对称性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外力来围绕政策导向进行激励和约束。传统经济政策中行政命令型工具因具有缺乏灵活性、严格受制于财政资金的余缺程度等弊端,“机制内生、自动调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