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部崛起20年:成效、难点与突破 [文瑞] | 2025/3/10 |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贯南北,在我国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2004年中部地区崛起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区域差距明显缩小。中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产业梯... |
|
 |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柳天恩,田梦颖,孙雨薇] | 2025/3/10 |
雄安新区缩小与北京公共服务差距,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共同富裕、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七年来,雄安... |
|
 |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劳动报酬:困境与突破 [杨文圣,王林玉] | 2025/3/10 |
劳动报酬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状况与变动趋势,发现劳动者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在初次分配中存在“劳动-资本”要素收入分配结... |
|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的几个特点 [徐晔] | 2025/3/10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院校教学的基础,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教育部发布了758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覆盖1434个专业的52.9%,形成了具有中国... |
|
 | 从制度到规律 [孟捷] | 2025/3/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化,目前正处在从制度分析向规律分析过渡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所内含的国家经济治理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对应着国家经济行为规律和市场调节规律。应该借鉴... |
|
 | 耕地保护考核和粮食安全考核“合二为一”的基础与推进路径 [刘慧,钟钰] | 2025/3/10 |
为让耕地保护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目标,我国开始推动耕地保护考核和粮食安全考核“合二为一”。从制度基础看,修订后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
|
 | 双循环背景下城市群的空间重构与规划应对 [鲁亚楠,施德浩,张衔春,许顺才,刘斌,岳文泽] | 2025/3/10 |
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构建了“资本循环-空间建构-规划应对"的分析框架,审视由"外循环"向"双循环"转变过程中城市群的空间重构需求,提出相应的规划... |
|
 | 数据要素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毛丽娟,王谦] | 2025/3/10 |
实现经济增长与区域公平发展一直是我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研究议题。数据在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彰显出新的特征:数字化在显著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空间效应。基于数据要素从生产、存储与流... |
|
 | 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李帅,李震邦] | 2025/3/10 |
技术封建主义作为一种悖反性的理论思潮,引发了一系列有待探讨的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其展开批判性辩驳。就技术封建主义的发生学而言,数据、平台、数字帝国的出现是技术封建主义的物质前提,... |
|
 |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展、区域差异及推进策略 [李鹏,蒋美琴] | 2025/3/10 |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支撑。面对国内外重大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呈现新的特点。从以人为本、质量优先、自主创新、绿色低碳、数实融合... |
|
 | 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进展与动力 [王颂吉] | 2025/3/10 |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意义重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特别是中央部署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五年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取... |
|
 | 中国新质生产力崛起的写照 [王义桅,熊艺涵] | 2025/3/10 |
2025年春节,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和动画电影《哪吒2》在全球掀起热潮,体现了中国新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崛起。Deepseek展现了屈原精神,质疑美国的AI霸权,而《哪吒2》则传达了道家哲... |
|
 | 加速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历史、特征和路径 [邓洲,吴海军,杨登宇] | 2025/3/10 |
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推进和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生产力的新质态,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工业领域而言,生产力的进步有基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通过... |
|
 |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的成就与现实思考 [田学斌,李伟烁] | 2025/3/10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与京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肩负着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建... |
|
 | 凝聚全球南方团结进步的合力 [许利平] | 2025/3/10 |
2023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指出,全球南方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经济总量占比超过4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金砖合作机制已成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平台... |
|
 |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分析框架 [王春光] | 2025/3/10 |
农垦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有农场的企业化改革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行的,它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经济学从现... |
|
 | 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第二次升华 [石仲泉] | 2025/3/10 |
本文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强调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
|
 | 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刘乐易] | 2025/3/10 |
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及新业态传播中的关键作用。企业家精神包含组织创新和风险承担,这使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新... |
|
 | 数字经济与产业新秩序端倪 [金碚] | 2025/3/10 |
随着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加速,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向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数字经济的三维框架转变。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各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使得产业竞争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产业政策理念,主... |
|
 |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域外经验与中国镜鉴 [马华,郭志鑫] | 2025/3/10 |
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通过梳理日韩、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历程,发现不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禀赋、制度环境乃... |
|
 | 打造大湾区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新高地 [杨燕荣] | 2025/3/10 |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促进了语言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仍存在产业布局不均衡、规模效应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语言服务需求,需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
|
 |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践成效、现实问题与政策取向 [孔祥智,李愿] | 2025/3/10 |
如何重新布局中国农业经营体系,进而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完成农业强国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强国中“经营体系强”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民收入提高等... |
|
 | 推动巡视更加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王新哲] | 2025/3/10 |
巡视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提升政治巡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党的自我革命。文章指出,新... |
|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空间布局 [邓仲良] | 2025/3/10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推进生产力变革指明了方向。从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来看,劳动力跃升引起的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
|
 |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建构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秦荣生] | 2025/3/10 |
审计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建构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就是要建构审计学自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文从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涵义与特征出发,明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 |
|
 | 深刻认识和把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辛向阳] | 2025/3/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的六大关系,包括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等。这些关系不仅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此外... |
|
 | 从集聚到集聚:企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机理与演化过程 [沈渡洋,马业婷,薛领] | 2025/3/10 |
自1993年首家德资企业扎根太仓以来,太仓市已跃居成为在华德资企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县级市典范。为了深入揭示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深度融合新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路径依赖、共同演化的理论,并融入... |
|
 | 走好乡村“内外融合”的发展之路 [胡晓群] | 2025/3/10 |
当前,广东各地正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旨在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面对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必须通过系统思维协调内源性发展与外部资源的引入。构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是发展的关键,通过活化传统文化... |
|
 | 扎实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沈晓明] | 2025/3/10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还能为创新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湖南积极落实党的政策,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路径,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 |
|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区域发展战略演进:历史回顾、现实逻辑与未来展望 [叶振宇] | 2025/3/7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区域平衡发展、沿海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
|
 | 中国AI继续"深度求索" [黄茂兴] | 2025/3/7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DeepSeek的"古籍活化引擎"为例,该技术复原了珍贵文献,并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化再... |
|
 | 中国进口与进口来源国企业的就业规模变化 [魏浩,李明珝,涂悦] | 2025/3/7 |
在国际上,各种版本“中国威胁论”的说法甚嚣尘上,中国作为进口大国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被严重忽略。为了探究中国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以1998-2018年全球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 |
|
 | 数字经济中的非生产劳动及其与资本的关系 [王赞新] | 2025/3/7 |
数字经济时代,大量劳动者依托数字平台从事非生产劳动。这些劳动既包括借助数字技术改变了原有形态而再现的传统服务劳动,也包括在数字技术作用下由“活动”转化而成的“劳动”。非生产劳动的再现与新生,伴随... |
|
 | 数字劳动者主体性危机的形成及其化解 [曾祥炎,曹丹丹] | 2025/3/7 |
在数字技术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下,数字劳动者陷入了主体性危机:一方面,数字资本利用数字技术将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和认同归属推向了一个高峰,使个人不断走向极其自由、自主与灵活的创造实践;另一方面... |
|
 | 中国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扩张驱动机制差异 [王亚楠,苏明明,董航宇] | 2025/3/7 |
为了揭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以期为两类城市差异化的用地管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基于两类城市扩张驱动机制差异性研究框架,选取2003-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 |
|
 |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逻辑、内涵与路径 [汪彬] | 2025/3/7 |
在百余年实践中,我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内在服从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演变,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辩证统一,蕴含着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 |
|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伍爱群] | 2025/3/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于促进科技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
|
 |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主线与关键环节 [刘志彪,孔令池] | 2025/3/6 |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与核心环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历程是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过程,总的来看目前还存在市场取向改革不足、不深、不广与过度、过深、过广并存... |
|
 |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的有益尝试 [曹越] | 2025/3/6 |
四卷本《会计规则的由来》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提供了有益尝试。本文从历史研究、本土构建和未来展望三个维度阐述该书所拥有的可贵品质:一是在历史研究维度,作者运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 |
|
 | 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区域经济学 [魏后凯] | 2025/3/6 |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有别于西方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学是立足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区域经济现象和实践经验进行理论阐释,探究... |
|
 | 东亚论坛:印尼须摒弃保护主义以实现工业增长 [Muhammad Faisal,Javier Anwar] | 2025/3/6 |
印尼政府已表明重振国家工业化以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的决心。但仍固守前政府遗留的保护主义政策。当邻国越南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吸引制造商时,印尼对于进口替代和大宗商品下游行业的执着却可能破坏其工业发... |
|
 | 国有企业人才激励现状及实践探究 [刘松博,陈誉心] | 2025/3/6 |
人才激励是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创造能满足人才需求的条件,从而激发人才的行为动机,使其能够达成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过程。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党的十... |
|
 | 数据资源入表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 [王爱国] | 2025/3/6 |
数据资源入表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需要。数据资源入表本质上指向的是数据要素化,这其中数据资源化是基础条件,数据产品化是主要抓手,数据资产化是目标归向。唯有依次使原始数据资源... |
|
 | 学术出版是文化繁荣的根基 [顾青] | 2025/3/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目的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文章探讨了文化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关系,指出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然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
|
 | 摩根大通:不确定性打击需求和就业——2月份全球PMI报告 [标普全球] | 2025/3/6 |
2025年2月,全球经济连续两个月放缓,增速创14个月新低。制造业增速加快,服务业继续减速。全球就业转为下滑。全球全部行业生产指数为51.5,下降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4,下降0.6... |
|
 | 联合的力量: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缓释效应与机制 [申云,卢跃] | 2025/3/6 |
基于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的视角,采用面板Probit模型、内生扩展模型(ERM)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信贷的违约风险缓释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提高农社利益联... |
|
 | 巴黎银行:过热的巴西经济面临减速 [Salim Hammad] | 2025/3/6 |
2024年末,巴西通胀再度加速、劳动力市场吃紧,呈现经济过热态势。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共支持措施的长期延续所致。财政状况持续削弱市场信心,最终在12月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由此引发的股市、利率... |
|
 | 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全面振兴:特征事实与对策建议 [周绍杰,张泽邦,王拓] | 2025/3/6 |
东北地区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坚实、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目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东北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是重塑发展... |
|
 |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算及其扩大策略 [马晓河] | 2025/3/6 |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迈向发达经济体,除经济因素外,还需要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是增加社会消费和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 |
|
 | 巴黎银行:印尼经济前景喜忧参半 [Johanna Melka] | 2025/3/6 |
印尼经济2024年增势稳健且2025年前景向好,但在消费支出可望维持强势的同时,投资增速料将放缓。央行货币宽松政策或受本币贬值压力制约,实际利率本已高企的情况下进一步攀升。财政方面,政府倾向于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