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展望 [许文兵] | 2008/12/26 |
2008年净利润增长由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状况在2009年将出现改变。随着所得税调整因素的基本消除,生息资产规模和中间业务增长成为2009年商业银行保持净利润增长的关键动力,而利差的减小和资产质量... |
|
 | 食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和明年工作思路 [徐振斌] | 2008/12/26 |
当前,我国食品卫生安全亟需大力整顿,部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距离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差距较大,一些地区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偏低,新农合服务收费存在过高现象,药品价格和医疗器材价格虚高,全国范围内... |
|
 | 前三季度我国利用外资特点分析 [叶辅靖] | 2008/12/25 |
本文分析了前三季度我国利用外资的特点:新外资项目数大幅下降,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大幅上升,二者背离程度日益扩大,亚、欧、美和自由港对华实际投资同时转为正增长,亚洲增幅最大,美国增幅最小,“两港”投资... |
|
 | 加强粤港服务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刘旭] | 2008/12/25 |
改革开放30年来,粤港通过紧密经贸合作,形成了制造业的“前店后厂”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粤港服务业合作,不仅能为香港的服务业创造更广阔的腹地,获得更大的发展... |
|
 |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李向阳] | 2008/12/24 |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背景 伴随加入WTO,中国经济已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因此,我们面临的环境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国际经济规则对我们的约束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 |
|
 | 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中的“规律意识” [刘光溪] | 2008/12/24 |
本文详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中的“规律意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中的“规律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发展观认识与形成过程中体现出“规律模式”;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出“规律法式... |
|
 | 中国市场体系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 [任兴洲] | 2008/12/23 |
30年来市场体系建设显现出明显的渐进性、阶段性特征。纵观市场体系建设的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30年市场体系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近几来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提供了基本经验,那就是始... |
|
 | 我国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 [余晖] | 2008/12/23 |
本文首先立基于我国的制度禀赋分析,提出了未来模式的选择建议。其次从行业组织与政府、会员企业与行业组织以及行业组织与行业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回顾和评价了我国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现状,检验... |
|
 | 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李勇坚,夏杰长] | 2008/12/22 |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严格户籍制度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人口自由流动(并非人口自由迁徙)为代表的户籍政策松动,为服务业增长... |
|
 | 填平经济增长高速公路鸿沟的现实选择 [齐建国] | 2008/12/22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问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它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
|
 | 制造业与服务业区域融合:对京津冀地区的一项分析 [王朝阳,夏杰长] | 2008/12/19 |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域融合可以分为区域分工合作与区域集群式发展两个阶段。笔者基于京津冀三个地区产业发展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探讨了京津冀制造业和服务业区域融合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域,认为区域融合机制的创... |
|
 |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张晓山] | 2008/12/19 |
目前,世界正面临新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艰巨的任务。为此,有必要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 |
|
 | 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的保障机制构建 [童大龙] | 2008/12/18 |
本文认为,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远期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要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多地关注民生,实现由“公共财... |
|
 | 我国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方式的竞争分析 [荆林波,刘波] | 2008/12/18 |
本文讨论了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各种支付手段的特点,剖析了消费者偏好,分析了支付环境对不同支付方式的影响作用。本文认为,银联与各商业银行是电子支付产业的主体,第三方支付公司呈现激烈竞争的格局。 |
|
 | 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党国英] | 2008/12/17 |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安定牵涉着中国全社会的安定;中国农民的权利保障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和地位的反映。 |
|
 | 让消费领跑经济增长必须处理好消费需求中的六大关系 [姜作培] | 2008/12/17 |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大量事实表明,要让消费“领跑”经济增长,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城市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需求、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 |
|
 | 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 [张忠永,朱乾宇] | 2008/12/16 |
本文基于中国民生银行组织专家进行调研的成果,对村镇银行风险控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村镇银行的业务和金融生态环境。其次总结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有四种:(一)信用风险;(二)流动性风险;(三)... |
|
 | 近代中国农村借贷市场的机制--基于民间文书的研究 [彭凯翔,陈志武,袁为鹏] | 2008/12/16 |
本文利用从民间文书整理的数据,结合近代中国农村借贷的具体制度,研究了交易成本、信息、习俗、契约执行能力等因素对借贷市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入交易成本的竞争性市场假说对于近代农贷的特征具有很强的解... |
|
 | 关于完善我国主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贾亚丽,李晓娟,候艳蕾] | 2008/12/15 |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本文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急需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希望为农村社会保障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
|
 |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曹远征] | 2008/12/15 |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所作出的一种战略配合。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同样需要走渐进式道路,体现出不同的改革顺序和搭配方式。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在工业部门微观层次时,金融体制改革则在宏观层面予以... |
|
 | 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协调支持“三农”发展 [杜晓山] | 2008/12/12 |
该文阐述了财政和金融手段的各自功能,强调了两者都具有的公共服务的特性,即对公众服务的公平正义要求,以及两者所具有的无偿与有偿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区别,指出两者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关系。文章着重论述了财... |
|
 | 关于城市低收入标准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和建议 [刘强] | 2008/12/12 |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我国城市的低收入标准,主要包括: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三... |
|
 | 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以中信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为例 [伊志宏,宋华,于亢亢] | 2008/12/11 |
金融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国际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型的课题,是一种以供应链主导企业为核心,计划、组织和协调供应链金融资源的管理活动。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试图应用金融供应链管理理论,实现金融产品... |
|
 | 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同一性与差异性 [陈雨露] | 2008/12/11 |
从长期角度而言,统一监管模式更具吸引力并代表了未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基本方向。但在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的过程中,各国在过渡方式和时间的把握上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本文就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同一... |
|
 | 发展生态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本土试验 [杨帅,温铁军] | 2008/12/10 |
农业的严重污染已成众矢之的,如何化解农业污染仍然众说纷纭。本文对传统种养兼业型有机小农生产方式对于生态环境具有的正外部性,及其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被依赖工业化要素投入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的情况进行... |
|
 | 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曹凤岐,袁宏泉] | 2008/12/10 |
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和中国逐渐开放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融资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以... |
|
 | 公司治理理论的比较分析--兼析三个公司治理理论的异同 [剧锦文] | 2008/12/9 |
作为"舶来品"的公司治理理论,近年来在中国学术界获得了巨大发展,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在前期对国外各种公司治理理论的引进中,国内学者注重了对各种不同理论的专门介绍,学术界尚未展开对这些理论的更深入研... |
|
 | 含有资源与环境账户的CGE模型的构建 [高颖,李善同] | 2008/12/9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供给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严重制约,严峻的现实敦促学术界创新和拓展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框架中... |
|
 | 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 [杜晓山] | 2008/12/8 |
本文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性质的利弊和它商业性目标与扶贫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在于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以及在探索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方面具有低成本研究和实践的功能,而其弱势主要是实施大... |
|
 | 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现状与对策 [金萍] | 2008/12/8 |
文章作者首先分析了中国服务业FDI现状及其走势,而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的对策建议:有步骤、有选择地推进服务业开放;正确引导外资投向;建设有利于更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特殊区域... |
|
 |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王立,李俊] | 2008/12/5 |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受到全球关注,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从目前情势看,次贷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蔓延,它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 |
|
 | 全流通过程中股票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 [巴曙松,储怀英,郑弘] | 2008/12/5 |
文章作者从一个经典的动态不完全信息信号博弈模型的视角分析当前中国股票市场解禁的非流通股股东与现存普通流通股东的博弈行为,结果表明:当前针对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披露机制有其积极意义;同时我国股票市场会... |
|
 | 中国太阳能产业现状与展望 [周大地] | 2008/12/4 |
就远期来讲,太阳能可以寄予非常大的希望,但是现在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到底走什么路?这值得认真地琢磨。从实际出发,真正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产业、技术、市场做好,需要很冷静很认真地来... |
|
 |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汪丁丁] | 2008/12/4 |
本文在界定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分别藉由人文学科和科学的宗旨进一步阐释社会科学,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传统来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任务在于感受重要... |
|
 | 我国自由贸易协定及其战略取向 [张建平] | 2008/12/3 |
近年来,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加速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的国际背景下,区域经济... |
|
 | 专家诠释ICP [袁卫,邱东,任若恩,李善同,许召元,何新华] | 2008/12/3 |
世界银行于2007年12月17日和2008年2月26日分别发布了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ICP)初步报告和最终结果报告,内容包括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GDP及其主要支出构成指标的购买力平价(PP... |
|
 | 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向耘] | 2008/12/2 |
近期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步伐放缓,但人民币对欧元、英镑和日元都由贬值转为快速升值,致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加快。总需求面临较大的下降风险,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上涨... |
|
 | 中国农村发展的另类解读--“中国经验”、“比较优势”与乡建试验 [温铁军] | 2008/12/2 |
自中国开始追求工业化以来,中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就被裹挟入整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不再是单纯的农业或农村问题。20世纪以来"政府公司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发展领域的基本问... |
|
 | 通货膨胀巅峰已过 经济景气加速下行--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全年展望 [钟伟] | 2008/12/1 |
目前国际经济遭遇的最大挑战仍然是衰退的威胁,而经济运行的特点,则是通胀加剧和经济失速并存,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处于从以降息来防范经济衰退,向逐步加息以防范通货膨胀转型,但商品市场的深幅调整却使得... |
|
 | 次贷危机中的加拿大银行业 [巴曙松,王淼] | 2008/12/1 |
次贷危机在全球扩散,其冲击力超出许多金融机构的预期,全球金融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金融市场运行上受美国深刻影响的加拿大,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却相对较小,加拿大的银行业在此次次贷危机中... |
|
 |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 [杨宜勇,池振合] | 2008/11/28 |
收入分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 |
|
 | 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 [张立群] | 2008/11/28 |
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宏观调控概念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宏观调控活动。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机制模式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的特点也在... |
|
 | 中国改革的五条成功经验 [张军扩] | 2008/11/27 |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
|
 | 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 [黄海燕] | 2008/11/27 |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文章分析了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有... |
|
 | 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包产到户及其引中 [王郁昭] | 2008/11/26 |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取得突破的。大包干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改革的开篇之作。回顾大包干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改革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当前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
|
 | 转型期个人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俞建国] | 2008/11/26 |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文章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双重转换时期,市场对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
|
 | 从全球金融动荡谈我国新型国际化战略 [张建平] | 2008/11/25 |
目前美国正在经历自上世纪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威胁,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增加。在本轮金融大动荡中,银行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并正在影响实体经济增... |
|
 | 服务业境外投资现状与风险 [齐援军] | 2008/11/25 |
境外投资包括国家外汇储备投资、中资商业银行境外股权收购和并购投资、境内合格投资者(QDII)进行的证券类投资、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和并购投资。本文重点分析服务业企业的境外投资。 |
|
 | 经济进入调整期宏观政策需中性偏松--2008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预测 [樊彩跃] | 2008/11/24 |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幅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了微调,调控目标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
|
 |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张建平,张燕生,毕吉耀,关秀丽,张一,张哲人] | 2008/11/24 |
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调整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支配作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了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国际产业转移是重塑国际经济结构的重要机遇,垂直化分工是它的新型主导方式,我国成为东亚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