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跨学科经历与学术产出的实证性复杂关联 [孙娜] | 2025/6/16 |
对2000-2020年97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跨学科教育经历、1996-2021年间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产出成果进行分析,发现196位学者具有纵向跨一级学科教育经历(本-硕-博),并体现... |
|
 | 技术冲击下的就业可能性 [蔡昉] | 2025/6/16 |
通过“索洛生产率悖论”揭示技术进步未必带来生产率提升,原因在于技术使用的不均衡和行业结构调整;“鲍莫尔成本病”说明部分行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但仍能维持相对收入;“阿西莫格鲁正确的AI"... |
|
 | 前沿交叉学科平台能否促进博士生学术发展? [杨钋,金红昊,蔡旻恩] | 2025/6/16 |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 |
|
 | 姚庆三和他的《财政学原论》 [钟祥财] | 2025/6/16 |
姚庆三所撰《财政学原论》一书,充实了中国近代财政思想史的理论内容,是他对中国近代财政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在出版《财政学原论》之前,姚庆三已发表了《战时纸币政策》一文,表明他对货币和财政问题的思考是... |
|
 | “在地国际化”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体系研究 [陶宇,陆胜蓝] | 2025/6/16 |
“在地国际化”是突破高校师生跨境流动的传统观念,在本土创设国际化学习环境、教学资源和育人机制的教育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国际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在“在地国际化”视域下,中外合作... |
|
 |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税收征管适配转型迭代的路径思考 [袁娇,王敏] | 2025/6/16 |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对税收征管进行适配转型改革,以有效应对新业态带来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挑战,助力税收治理效能的提升,已成为当下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厘清税收征管演变逻辑及时代特... |
|
 | 从专业社会化走向职业社会化:促进博士生教育与早期学术职业生涯的衔接 [韩双淼] | 2025/6/16 |
学术职业是联结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其主要输送渠道为博士生教育。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大学教师存在的角色转化困难等问题指向了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过程中的不适切现象,并实质上... |
|
 | 旅游的另类资本性:基于三重视角的分析 [孙九霞,张凌媛,王思雅] | 2025/6/16 |
旅游资本既具有强经济资本属性,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非经济资本属性。现有旅游研究集中探讨经济资本,缺乏对非经济资本的关注及其与经济资本的统筹性思考。本研究运用案例演绎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探索... |
|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文化基础 [翟锦程] | 2025/6/16 |
我们需要立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探寻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国近代知识体系、中国当代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形成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夯实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文... |
|
 | 提升数字劳动治理水平,保障数字时代劳动者休息权 [谢军] | 2025/6/16 |
数字时代,劳动场景数字化和多样化催生隐形加班现象,模糊了劳动者休息与工作的时间界限。为重构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该文分析了线上加班费胜诉案例对劳动者权利的创新性认定:以“实质劳动”... |
|
 | 为成功和公正而发展职业技能 [杨泽辉,周自波,张丽娟] | 2025/6/16 |
联合国发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年)》报告,变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应对全球危机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报告旨在帮助青年和成人①增长技能以获得就业机会,促进数字化、绿色... |
|
 | 发展就业友好型数字经济 [李涛,徐翔] | 2025/6/1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将数字经济作为驱动就业提质扩容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催生新业态新岗位,扩展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就业结构向高端化、知识化转型。数... |
|
 |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适应性主张的科学意蕴及时代价值 [程德慧] | 2025/6/13 |
黄炎培职业教育适应性主张贯穿并渗透于其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经历了实用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抗战救国三个阶段。职业教育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之需、适应社会各界发展之需、适应国家和形势... |
|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投入产出绩效研究 [俞立平,胡甲滨,陈庭贵] | 2025/6/13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具有价值导向和激励功能,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界缺乏从投入产出角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绩效进行统计检验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
|
 |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及保障机制研究 [潘海生,张玉凤] | 2025/6/13 |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有助于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定位与高层次站位、完善职业本科教育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建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实现标准引领、动态平衡与供需匹配。其中,职业本科教育专... |
|
 | 积极探索央企创投新模式 [赵文广] | 2025/6/1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性,提倡搭建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若干政策举措》,推动设... |
|
 | 繁荣阶段的旅游投资与创生逻辑 [戴斌] | 2025/6/13 |
需求、消费和市场热度起来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确定了,旅游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就成为繁荣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市场主体在传统中涅槃,... |
|
 |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生态观的鲜明特征 [孙爽,高继文] | 2025/6/13 |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生态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特性和价值追求,具有战略性、人民性、系统性、实践性等鲜明特征。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
 |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张晓超,邵建东,邹云] | 2025/6/13 |
优化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对一项UNESCO-UNEVOC开展的全球性调查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得到八个... |
|
 | 话语·权力·呈现:数字身份的生成逻辑 [李伦,孙玉莹] | 2025/6/13 |
数字时代个人具有了新的身份形态--数字身份。由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深度融合,数字身份已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身份背景板,这引起学界对数字身份建构的批判性关注。数字身份有必然的生成逻辑:肉身离场与化... |
|
 | 我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机理、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李梦卿,陈姝伊] | 2025/6/13 |
为破解职业教育现存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市域产教联合体瞄准当前产业发展需要,在遵循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持续推动... |
|
 | 新时代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的时代诉求与实践进路 [刘丹] | 2025/6/13 |
在新时代,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要加强职业行动能力评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建构性评价,职业院校开展项目式教学需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当下,传统职业教育学习评价不适应新的变革需求的矛盾突出... |
|
 | 大数据技术应用对人类思维品质的影响分析 [邱德胜,耿慧] | 2025/6/13 |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影响着自然世界,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对人类思维品质的冲击更甚。思维品质可归结为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四个方面。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大数据技术对人... |
|
 | 高职学生学习特征:基于学习活动的潜在剖面分析 [马欣悦,石伟平] | 2025/6/13 |
对学生差异特征的把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以比格斯3P教-学模型为基础,构建高职学生学习活动分析框架,并对学生群体进行区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PA)... |
|
 | 技能大赛何以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吴希,陆莹绮,冉云芳] | 2025/6/13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发展思路。为探索技能大赛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必要性,本研究首先以32位获奖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建构学生参与技能大赛... |
|
 | 读研还是就业 [杨素红,范皑皑] | 2025/6/13 |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推进,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规模可观,为深入探讨大学生发展状况带来新的议题和挑战。基于江苏省重点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研究发... |
|
 | 高等教育龙头的意蕴、使命与进路 [刘国瑞] | 2025/6/13 |
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既反映了人类历史共识性的经验积累,也体现了当今世界普遍性的竞争诉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高等教育龙头,需要提升“双一流”建设成效,提升研究... |
|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 [李立国] | 2025/6/13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 |
|
 | 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简小文] | 2025/6/13 |
文化新质生产力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文化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做好了理论准备,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积累了实... |
|
 | 数智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碎片化的破解路径 [王泗通,王红钰] | 2025/6/13 |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需要通过数智赋能各类场景以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数智赋能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集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研判为一体的现代治理体系。数智技术的协... |
|
 | 国际法中善意协商义务的适用方法研究 [王玮] | 2025/6/13 |
善意协商义务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基本国际法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多个国际法院案例确认为重要义务甚至具有国际习惯法的地位。但由于善意协商义务天然所具有的模糊性,在国际公约和国际法院案例中,并没... |
|
 |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产权流转原则探究 [王为民] | 2025/6/13 |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往往关涉产权及其流转问题,探究该问题对总结产权流转原则、健全产权流转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产权主体准入资格不清晰、产权权能交易规则不完善、产权... |
|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张翼,朱古月,冯希莹] | 2025/6/1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 |
|
 | 新形势下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路向探析 [张炜,王进富,李春林,张学良] | 2025/6/13 |
加快博士生教育改革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博士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教育强国建设,但与美国相比部分... |
|
 | 适性课程: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发展的新样态 [李姝丹,吉标] | 2025/6/12 |
适性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个性化课程。适性课程强调通过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适性扬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适性课... |
|
 | 怎样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孙正聿] | 2025/6/12 |
知识生产是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学术研究的知识生产,主要是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反思已有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命题,赋予已有的学术体系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 |
|
 | 法国巴黎银行:欧元未来能否成为真正的“绿色货币” [Jean-Luc PROUTAT] | 2025/6/12 |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异于美元主导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欧元凭借欧洲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制度优势与企业实践,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近半,显著领先于美元。尽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及美国ESG政策趋于保守... |
|
 | 论知识权威的优先主义 [孟峰] | 2025/6/12 |
关于听者如何在知识上确证地(justified)接受权威证言,优先主义(Preemptionism)是当前最有影响的理论,即听者在认知上应完全服从权威,因为权威已为听者提供了相信它的理由,权威理... |
|
 | 在新气候条件下走向大地 [孟强] | 2025/6/12 |
生态与环境危机是全球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法国哲学家拉图尔在后期进行了独树一帜的思考。首先,全球已经进入“新气候条件”。环境和气候不再是给定的,而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次,这意味着地球不再是... |
|
 | 结果第一重要?高校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深层反思 [樊秀娣] | 2025/6/12 |
高校学科评估对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及学科团队等建设主体对现行学科评估持有的“结果第一重要”价值取向,导致学科发展出现生态失衡和同质化等负面效应。产生问题的表层原因是建设主体站... |
|
 | 探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元路径 [苏芳] | 2025/6/12 |
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中扮演关键角色。文章分析了县域经济在畅通城乡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缩小城乡收入... |
|
 | 更好培育老年文化消费新风尚 [党俊武] | 2025/6/12 |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本文指出,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存在基础设施、场地、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为此,应加快硬件体系建设,以社区... |
|
 | “十五五”时期应加快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侯彦全] | 2025/6/12 |
在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深入剖析了文化、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内在逻辑,揭示了文化在价值引领、人才支撑和创造... |
|
 | 东亚论坛:中国有望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 [Muyi Yang] | 2025/6/12 |
依托完善的工业体系与技术优势,中国具备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能力。在国际局势日益分化的背景下,推动能源转型迫切需要关键技术的突破。中国可通过构建清洁技术产业高地,推动跨境协同合作... |
|
 | 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薛刚] | 2025/6/12 |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已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重点,通过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数据资源的... |
|
 | 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美贸易摩擦带动第三国就业增长 [Tiago Cavalcanti] | 2025/6/12 |
中美贸易战虽聚焦双边,但其溢出效应显著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巴西因出口结构与美国高度重合,在中国加征关税后对华出口显著增长,带动部分地区正规就业和工资水平上升,反映出贸易转移带来的局部经济增益。相比... |
|
 | 赓续城市文脉,赋能城市更新 [章敏敏] | 2025/6/12 |
2025年中央财政将投入超过200亿元支持20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是重点。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重构"空间文化人"的联系,是赓续城市文脉、践行人民城市理... |
|
 | 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姜富伟,周颖刚] | 2025/6/12 |
本文以《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例,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的孕育和实践。该战略规划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人民性、前瞻性、系统性、务实性... |
|
 | 加大政策扶持,助力青年人才培养 [付伟] | 2025/6/1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当前人才政策存在重顶尖人才、轻青年人才的倾向,不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青年人才... |
|
 | 经济学人:美国“报复性税收”由谁承担 | 2025/6/12 |
美国拟实施的《第899条款》以报复性税收手段回应他国对美企征收数字税及反避税规则,源自1934年《第891条款》的法律框架。该条款拟对相关国家的外国投资者增收5至20个百分点的税率,涉及股息、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