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治理视域中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内涵、结构与功能 [陈家刚] | 2025/2/12 |
基层治理是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其核心是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构筑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实践的坚实支撑和最广泛基础。深化基层直接民主的实践,需要建构起体现引导、规范和... |
|
 |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 [周云龙] | 2025/2/12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转型,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这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导方针。《国务院办公厅》也强调了培育生物农业和新型食品资源的重要性。全球生物技... |
|
 | 引领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饮食革命关于“多元化食物”的思考 [罗云波] | 2025/2/12 |
《意见》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旨在提升食品种类的多样性,拓宽食物来源,改进生产方式与消费习惯,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食品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覆盖传统的谷物、蔬菜、肉类等,还包括植物源、动物... |
|
 | 协商回应:共识导向的基层回应模式 [孟天广,严宇] | 2025/2/12 |
政府回应性是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经典议题,亦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积极有效的政府回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民众的诉求和社会需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现有研究提出三种政... |
|
 | 高校领导干部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强化担当作为 [唐锐] | 2025/2/12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作用。他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强调高等教育领导干部应强化担当作为,以实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讲话... |
|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赵仲华,陈宗波] | 2025/2/1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应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该理念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还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 |
|
 | 发展生物科技和产业保障食物有效供给 [谷晓峰,郭静利] | 2025/2/12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并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明确了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政策方向。依据《意见》,我国将从多种生物资源中开发新食物,依托现代农业科技... |
|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颜少君] | 2025/2/12 |
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在连接生产和消费、内外贸方面起着关键作用。2023年和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性,旨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社会物流成... |
|
 | 从“空间的治理”到“治理的空间”: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治理现代化 [郎晓波] | 2025/2/12 |
空间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空间转向和空间主导为主轴发掘空间的政治价值,并将其上升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空间生产和空间治理。这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拓展,也... |
|
 | 扭住建设新福建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周祖翼] | 2025/2/12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了福建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2024年福建建设新目标,鼓励福建以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同时关注人民福祉和生态文明建设。文章详细阐述... |
|
 | 补上程序化交易制度短板 [何兆飞] | 2025/2/12 |
程序化交易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市场活跃度,但也带来了市场波动和公平性问题,成为监管的难点。为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2024年实施的《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 |
|
 | 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认同基础 [蒋红,范晓] | 2025/2/12 |
政治认同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政治现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全体中国人民高度的政治认同为基础。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认同基础,应着重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政... |
|
 | 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 [高国希] | 2025/2/1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强调理论的研究是坚定政治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支撑。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揭示及其在当代的指导作用,阐明了坚持用马克... |
|
 | 学习运用好大食物观蕴含的“三个融合” [王加启,郑楠,周琳,程广燕] | 2025/2/12 |
大食物观是一个涵盖粮食安全、食物生产、多元供给、营养健康和绿色发展的科学体系。其核心在于深入理解和落实“三个融合”:即粮食安全与多元化食物供给的融合、食物生产与营养健康的融合、以及食物生产与绿色... |
|
 |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做好“三农”工作 [王晓东] | 2025/2/12 |
增加农民收入是推动“三农”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和农业综合效益提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然而... |
|
 | 统筹提质扩量增进投资效益 [刘立峰] | 2025/2/12 |
文章论述了如何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面对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 |
|
 | 数字赋能视角下数字政府整体智治的实现路径 [郑琼] | 2025/2/12 |
整体智治是整体性治理思维与智慧化治理的融合,具体包含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整体化的治理实践、精准高效的需求回应三个关键元素。促进数字政府整体智治的关键在于数智赋能。在技术层面,强调数字赋能,推动业务... |
|
 | 建立农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黄季焜,侯玲玲,史雨星,李赛薇] | 2025/2/12 |
农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行业,加快其转型的核心在于有效落实农业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狭义上,农业碳汇产品通过改进管理、土地利用、育种等手段增加碳储量;广义上则涵盖减排措施带来的温室气体变化... |
|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韩文秀] | 2025/2/12 |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和2025年中国经济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针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激励经济持续回升。文章指出中国在科技... |
|
 | 习近平关于社会保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与实践指引 [李青,戴卫东] | 2025/2/12 |
习近平关于社会保障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传承、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发展的实践推进等生成逻辑。同时,也深刻阐明... |
|
 | 村治的“私”化:激发村民主体性的基础逻辑 [周恩宇,肖秋香] | 2025/2/12 |
当前乡村社会面临内生性治理力量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生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由此阻碍治理有效乃至乡村振兴目标的推进。水城区的“诚信积分制”从村民主体视角出发,以清晰化逻辑将村级“公... |
|
 | 借势赋能:消除贫困的社会工程的中国之治 [罗强强] | 2025/2/12 |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而基层政府是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具体执行者,其所掌握的治理资源、所具备的治理能力等都是整个官僚系统中... |
|
 | 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韧性逻辑” [芦恒,胡真一] | 2025/2/12 |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抵御风险危机的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被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然而,学界较少从“韧性”... |
|
 | 历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刘礼堂] | 2025/2/1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强调历史学作为其基础,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工作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历史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研究应从人民... |
|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重大贡献 [田克勤] | 2025/2/12 |
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杰出继承者与勇敢开拓者。改革开放后,他推动全党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揭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向前... |
|
 |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的多维结构变迁与能动者策略 [叶贵仁,蔡龚涛] | 2025/2/12 |
推动执法权属地化与综合化是夯实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一环,但在政策实践中,并不必然带来治理效能的提升。事权下放后,基层治理结构的实质性变革如何形塑执法主体的行为策略,以提升事权承接的有效性,是亟待回... |
|
 | 服务资源配置如何做到更优化 [胡弋弋] | 2025/2/12 |
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民生服务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以确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推动资源配置共享均衡、供需科学化和渠道便捷化。首先,推动社会公平,通过创新资源配置... |
|
 | 社会福利项目的高估:以J县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为例 [辛晔,陈友华] | 2025/2/12 |
社会福利项目评估在国内方兴未艾。但社会福利项目的社会性、广泛性、复杂性及其效果的滞后性决定了其评估的艰难性。通过调查J县残疾人康复服务及其满意度评价情况,笔者发现在政府部门、康复中心、评估机构、... |
|
 | 基层政策执行的压力传导方式与转化机制研究 [崔晶,毕馨雨] | 2025/2/12 |
在压力型体制中,政策压力的显性传导与隐性转化共同推进基层政策执行。压力运转机制表现为政策前台的“层层施压”与政策后台的“层层转化”,显性压力传导与隐性转化相配合,在层级政府间以及基层政府与民众的... |
|
 | 天津市西青区,打造沿海现代都市型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孙国栋,高义苗,刘晓倩] | 2025/2/12 |
天津市西青区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以打造沿海大都市实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为目标。近年来,西青区不断夯实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村治理和旅游发展取得显... |
|
 | 再就业对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原新,徐婧,金牛] | 2025/2/12 |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本文利用2011年、2013年、2015年、2018年四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从低龄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出发,探讨再就业对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
|
 |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党作用 [郭定平] | 2025/2/12 |
在战后复兴、经济高速增长和改革转型的各个发展时期,日本政党尤其是自民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强调政党治理取向的基础上,本文从日本特殊的政官关系的分析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了日本政党... |
|
 | 复合治理:重构中的县乡条块关系 [黄俊尧] | 2025/2/12 |
随着治理重心向基层的下移,县乡条块关系逐渐显现复合治理的态势。在治理权力上,各地以赋权乡镇破解基层权责失衡,形成了“赋权于统筹协调”和“赋权于管理执法”的推进样态;在治理体系上,通过结构调整促进... |
|
 | 以社会救助推进共同富裕:逻辑、效能、问题与对策 [宁亚芳] | 2025/2/12 |
社会救助制度如何充分发挥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背景推进改革优化应当考虑的根本性问题。与西方国家社会救助实践不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逻辑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救... |
|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构建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种业创新体系 [刘莉华] | 2025/2/12 |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明确提... |
|
 | 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牟成文] | 2025/2/12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实现现代化,势必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制度结构、制度要素和制度效能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制度结构方面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总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
|
 | 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范鹏] | 2025/2/1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呼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任务。这一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现代诠释,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
|
 |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淑萍] | 2025/2/11 |
2024年12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的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41亿元,增加值为14915亿元,占GDP的1.15%。习近平总书记... |
|
 | 基层治理单元的历史流变与现实锚定 [王敬尧,袁安琪] | 2025/2/11 |
单元的合理设置是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我国基层治理单元经历了封建时期县政绅治的传统单元、新中国成立之初政社合一的全能单元和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的分治单元三个阶段的演变。在此过程中,基层治理单元中的... |
|
 | 回乡游:释放县域经济新活力 [张金山] | 2025/2/11 |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地政府通过提供暖心服务,如大巴接送、免费酒店房间等,推动了“回乡游”的热潮,激活了文旅经济。这一假期不仅是游子团圆的时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根据《乡村全面振兴规... |
|
 | 地缘经济力量的政治经济学 [Christopher Clayton,Matteo Maggiori,Jesse Schreger] | 2025/2/11 |
大国越来越多地利用其经济和金融实力来实现地缘政治目标。这种“地缘经济”的兴起有可能重塑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本文探讨了国内政治经济力量在决定政府在国外投射地缘经济力量能力中的作用。我们还讨论了说服... |
|
 | 早期干预能否减少未来的儿童虐待? [Anna Aizer,Emilia Brito Rebolledo] | 2025/2/11 |
残疾儿童遭受虐待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3.5倍。联邦早期干预(EI)服务于42.6万名0-3岁的残疾儿童,占三岁以下总人口的3.7%。EI的目标是支持家庭照顾其儿童的特殊需求。与评估后不符合EI资... |
|
 | 摆脱“输赢视角”,共促AI发展 [赵明昊] | 2025/2/11 |
近期,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以低算力成本实现技术突破,引起美国高度关注。尽管特朗普总统表示DeepSeek不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已针对该企业展开调查,牵扯出知识产权... |
|
 | 古巴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 [刘雨萌] | 2025/2/11 |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美国全方位升级对古巴的意识形态攻势;古巴民心涣散引发的意识形态风险逐渐显现;拉美政治力量“左右拉锯”影响古巴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古共八大将意识形态工作确... |
|
 | 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冯婷婷] | 2025/2/11 |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构建。为提升服务贸易,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综合措施,通过创新发展机制、优化贸易结构与夯实产业基础,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和效益的增长。... |
|
 | 东亚论坛:地缘政治割裂时代的供应链难题 [Aashi Garg,Satvinderjit Kaur,Elizabeth Mackie] | 2025/2/11 |
自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开始以来,许多全球制造商一直致力于向中国之外转移供应链。但事实证明,由于制造商在制造能力和关键资源方面依赖中国等国,因而供应链多元化极具挑战性,导致“友岸外包”的兴起和产... |
|
 | 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杨再高] | 2025/2/11 |
本篇文章探讨了广东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策略,强调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核心地位。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依靠先进制造业及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 |
|
 | 汲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精华,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程霖,段博] | 2025/2/11 |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现代价值。在该思想体系中,涵盖了经济伦理、治理、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丰富的哲学视角和综合性分析。在全球经济思想史上,... |
|
 | 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速文化产业创新 [周建新] | 2025/2/11 |
文化数字化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引领下,深圳应加快创新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 |
|
 | 公共价值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王学军] | 2025/2/11 |
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基础问题,其决定了公共治理的目标追求和实现方式。近年来,公共价值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我国学者围绕公共价值概念,从政府绩效管理、价值创造和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