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安全制度与总体国家安全:一种理论分析 [宋伟] | 2025/4/18 |
一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是贯穿这些领域的两条主线。国际安全制度构成了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国际安全制度能够塑造各国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影响不同领域的国家安... |
|
 | 美国对华心理战的操作、逻辑、影响与应对 [张一飞] | 2025/4/18 |
美国五角大楼1946年出版的《心理战大纲》将心理战定义为“使用宣传或其他具有军事属性的相似手段在与敌国的对抗中获胜的方法”。在认知域日渐成为中美战略博弈主要场域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具体操作... |
|
 | 芬太尼问题与中美关系 [查道炯] | 2025/4/18 |
芬太尼自70年前问世以来,因其既是为满足镇痛管理的正当合理需求而成为不断被研发和生产的药物,又因合成化学知识和技术被国际毒品市场滥用,从而成为各国药物监管、司法、国际禁毒合作的常规性挑战。中美两... |
|
 | 新时代中国对美政策:回顾、评估与建议 [王帆] | 2025/4/18 |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过数次战略调整与重大起伏,中国的对美政策出现了阶段性侧重点的不断调整,从“求合作、促发展”到“促合作、谋共赢”,再到“平等互利、总体稳定”,中国在发展对美关系上已然积累... |
|
 | 美国企业对美国对华政策转型的应对 [付随鑫] | 2025/4/18 |
自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战略竞争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强硬。部分经营涉华的美国企业为了防范中关竞争风险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具体措施包括规避中国供应链、减少对华投资、拆分在华业务、退出中国市场等。美国... |
|
 | 当代史研究视野下国际学界对中巴核关系误读现象的考察 [刘培,叶环瑞] | 2025/4/18 |
几十年来国际上始终存在着针对中巴正常核合作关系的不和谐声音。本文认为国际学界对于中巴核关系误读的主要“论据”来自国外媒体和政府的无端指控,以冷战零和思维下传统势力均衡的角度为“逻辑”进行解读,其... |
|
 | 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若干问题探析 [王战,刘若云] | 2025/4/18 |
为回应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摆脱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并服务我国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具有迫切性。本文首先探讨了区域国别学的内涵,认为“区域”和“国别”两个基... |
|
 | 制度复杂性与“一带一路”国际制度对接研究 [崔守军,王妃] | 2025/4/18 |
当前的国际制度互动往往发生于制度复杂性的环境之中,制度复杂性是指数量众多的制度在部分功能重叠领域的治理结构特征。作为中国对外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与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接”是一种全新... |
|
 | 国家安全的情感逻辑:一项理论性分析 [尹继武,贾宇娴] | 2025/4/18 |
既有国家安全的研究大多将国家安全状态与过程看作是国家理性建构的结果,忽视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情感因素可以影响到国家安全信念、国家安全决策、安全共同体和国家安全状态四个环节。亦即国家情感和领导人... |
|
 | 亚太秩序演化、地缘框架与中美关系 [孙兴杰] | 2025/4/18 |
世界政治经济权力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转移是21世纪国际格局的重大趋势,中美关系重构与亚太秩序重塑关乎未来国际秩序样貌。从长时段和全球史视角来看,亚太秩序19世纪中期开始形成,自摆脱欧洲殖民主义... |
|
 | 国际关系中的“美人之美”与理论创新 [曾向红,杨双梅] | 2025/4/18 |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因“无政府状态恐惧症”而排斥差异,使其倾向于采取同化或者消灭的手段应对差异,这也使得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难以做到“美人之美”。“美人之美”是认识差异的一种态度、处理差异的一种策略... |
|
 |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香港23条立法的制度正当性 [田飞龙] | 2025/4/18 |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法哲学的基本框架,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灵魂。随着澳门国安法修订与香港23条立法的完成,国家安全概念在"一国两制"范畴中得以统一,总体国家安... |
|
 | 新时期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中的国家安全 [刘雪莲,康喜顺] | 2025/4/18 |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国家身份建构中的国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国家身份是由归属性身份、规范性身份和关系性身... |
|
 | 从特殊伙伴到有限疏离:印俄战略关系演变的动因与前景 [李清扬,汪伟民] | 2025/4/18 |
近年来,由于“印太战略”的出台以及印度与西方国家不断接近,构成传统意义上的印俄特殊伙伴关系的议题性因素出现了缺失。同时,结构性因素驱动印俄战略关系转向有限疏离:从体系层面来看,印度在印俄依赖关系... |
|
 | 混合战争中的网络舆论战:信息时代影响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 [熊光清,陈飞] | 2025/4/18 |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使用,以非直接接触的、非暴力手段为主的非传统军事对抗形式在现代战争中运用越来越多。由此,现代战争表现出非常鲜明的混合战争特点,战争不再仅仅局限于实体战场中以军事手段展开... |
|
 |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以德语新闻媒体话语为例 [陆娇娇] | 2025/4/18 |
当下主流的现代化叙事是一种关于西方现代性的神话故事,讲述了西方如何发明、创造以及向世界传播和扩散现代性的过程。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这一元叙事框架下借助四类典型话语叙事建构出不... |
|
 | 三大倡议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于江] | 2025/4/18 |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外交工作主... |
|
 | 思想、制度、战略:从三个维度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创新性 [黄大慧] | 2025/4/18 |
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制度和战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性的三个重要维度。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首要创新性在于思想创新,以系统统筹的整合逻辑引领着国家安全思维方式的转变,围绕“十个... |
|
 | 全球风险社会的政治心理基础:一项理论性的探索 [尹继武] | 2025/4/18 |
后冷战时期,全球政治的风险社会特征日益明显,从地区冲突、战争到西方社会的民粹主义情绪,都预示着风险社会正在重塑传统基于威胁的安全逻辑。全球风险的形成及其传播具有三个层面的政治心理基础,亦即领导精... |
|
 | 区域碳减排政策协同的演化轨迹与影响因素 [赵泽斌,李映洁,生世玉,璩爱玉] | 2025/4/17 |
数据驱动下的网络分析方法为减排协同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历史和实际两个角度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减排政策协同的历史逻辑、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既有考察政府部门间的协同... |
|
 | 经济学人:美国金融体系一度濒临崩溃边缘 | 2025/4/17 |
4月9日,美国金融市场经历剧烈动荡,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飙升至4.5%,引发股债双杀与系统性风险担忧。特朗普政府宣布关税延期一度缓解市场情绪,但本轮危机实质反映的是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杠杆化“... |
|
 | 多重治理迷思:美国非法移民“庇护之争” [王聪悦] | 2025/4/17 |
随着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和边境危机愈演愈烈,有关非法移民庇护的必要性及合法性的争议倍增。联邦政府力求从严管控非法移民,把州与地方积极配合联邦执法作为优化美国移民体系的主要步骤,这与次国家层面一些主... |
|
 | 中美安全秩序观的差异与亚洲安全秩序构建 [王俊生] | 2025/4/17 |
亚洲安全秩序构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美两国的秩序观是影响亚洲安全秩序构建的关键因素。在亚洲安全秩序观上,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美国提出“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美秩序观的区别在于,美国主... |
|
 | 建构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 [赵可金,尹一凡] | 2025/4/17 |
建构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区域国别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始起步,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国别学快速发展,随着交叉学... |
|
 | 多维视阈下的非洲左翼执政党联合自强 [邓延庭] | 2025/4/17 |
在南部非洲的现代发展演进历程中,坦桑尼亚等六国的左翼执政党将社会主义理念与本国的民族解放、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以联合自强的方式在非洲稳定构筑了独特的左翼政治力量跨国矩阵,有力推动了非洲在实现区... |
|
 | 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黄大慧,朱榆雯] | 2025/4/17 |
中国的国家安全是“平安中国”与“和谐世界”共同支撑下的总体国家安全。其中,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全球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的重大思想结晶。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统筹... |
|
 | 国家安全学理论中概念及其定义的几个问题 [刘跃进] | 2025/4/17 |
在当前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定义问题,其中既包括不能准确区分概念内涵、外延的问题,也包括分不清定义中“是的”“好的”与“相关的”几种情况的问题,还有混淆语词解释、事实陈... |
|
 | 新亚洲学论纲:文明型亚洲研究的构建 [贾文山,刘长宇] | 2025/4/17 |
长期以来,以美欧为代表的亚洲研究范式,存在“西方中心主义”视野偏狭与“方法论民族主义”路径偏执,欠缺文明层面的动态分析与宏观比较,由此,笔者提出了新亚洲学的研究范式,即文明型亚洲研究。文明型亚洲... |
|
 | 东亚论坛:特朗普金属关税加剧经济动荡 [Jaydeep Mukherjee] | 2025/4/17 |
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钢铁和铝产品进口实施激进关税,导致全球经济遭受冲击,影响范围波及日本、中国、韩国及印度等国家。加拿大及其他大型经济体随后宣布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这一系列措施对钢铁与... |
|
 | 经济学人:美暂缓部分措施,关税政策仍为史上最严重贸易冲击 | 2025/4/17 |
4月9日,美国宣布推迟部分高额互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反弹。尽管措施有所缓和,但美国实际关税率仍将上升,构成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持续冲击。回顾美国历届政府及他国的关税政策实践,当前政策在范围和强度上均... |
|
 | 巴黎银行:OPEC+与特朗普在石油市场的利益趋同能持续多久? [Pascal DEVAUX] | 2025/4/17 |
OPEC+提前放宽产量配额的决定与特朗普政府启动关税战的时点高度重合,两者共同推动油价加速下行,有助于缓解美国消费者的通胀压力,并向OPEC+内部产量控制不力的成员施压。然而,油市主要参与方之间... |
|
 | 制度性权力场域下的大国博弈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岳圣淞] | 2025/4/17 |
中美战略博弈的持续深化,使得制度性权力成为国际关系行为体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际体系稳定运行的核心关切。通过对国际关系中制度性权力认知的学理性溯源,并结合对历史上大国竞争中制度性... |
|
 | 标普全球:2025年4月石油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 2025/4/17 |
受美方贸易政策变化及OPEC+增产预期影响,全球原油市场4月初出现剧烈波动,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60美元/桶,后随关税延后实施反弹至约65美元/桶。尽管原油未被直接加征关税,市场对经济放缓及成本上... |
|
 | 关联性治理:乡镇政府政策动员的一个解释 [赵军义] | 2025/4/17 |
在政策软约束情境下,乡镇政府如何赋予政策执行刚性以顺利实现政策动员,仍然是学术界有待解释的重要问题。基于甘肃省H县五个乡镇的公共文化治理实践,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用于解释乡镇政府政策动员行为模式的... |
|
 | 美国国务院“中国屋”的活动及影响评析 [孙太一] | 2025/4/17 |
美国国务院“中国屋”自2022年底成立以来,从成立前面临质疑和压制,到成立后遭遇限制和竞争,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挑战。随着国务院对"现代化议程"的推进以及美国国家安全战略&quo... |
|
 | 东北亚国家关系的矛盾性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刘雪莲,张觉文] | 2025/4/17 |
全球化与地缘政治是当今世界的两个主要话题。在全球化迅猛发展时期,地缘政治的存在和作用曾被抹杀,而在地缘政治又开始兴起时,全球化却被认为已经终结。然而,在现实国际关系发展中,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并不是... |
|
 | 大国竞争下国际身份优化与国际信任重建 [郭树勇] | 2025/4/17 |
当前出现大面积国际信任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国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战略竞争关系。国际信任本质上是社会建构而成的,一国主要国际身份的适当确定对于该国国际信任的总体状态有着决定性作用。一国国际身份具... |
|
 | 全球南方与中国外交的新议程 [赵可金] | 2025/4/17 |
全球南方特指那些致力于提升现代化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南方,它们共享南方国家的经济属性,并同时具备没有在北方大国结盟体系中选边站的政治属性。作为典型的全球南方成员,中国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 |
|
 | 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的协作治理难题与优化 [许飞,孔繁斌] | 2025/4/17 |
政务服务标准化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重点问题。文章通过引入“结构-机制-行为-互动”(SMBI)框架,结合S省N市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历程,对比省、市、区县面对标准化改革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指出... |
|
 | 走向整合的国际竞争理论构建:地缘竞争、技术竞争与国际制度竞争 [田野] | 2025/4/17 |
竞争是行为体之间为获得稀缺物而展开斗争的行为,其目标在于胜过对方。作为国家间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国际竞争发生在多个领域中。地缘竞争反映了地理系统这一人类必须面对的基本自然环境对国家的约束,技术竞... |
|
 | 东亚论坛:谁掌握AI技术堆栈,谁就掌握未来主导权 | 2025/4/17 |
亚洲中等强国可能会错过人工智能(AI)带来的生产力增长机遇。为此,这些国家可以联合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公私合营联盟,由各国的国家级AI实验室参与,共同整合技术资源,并基于共享的开源基础模型开发AI应... |
|
 | 绩效信息、政府层级与预算分配逻辑 [黄志雄,凤羿辰] | 2025/4/17 |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财政治理新领域,是新时期构建现代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门。本文以2021年度Z省中职院校教育预算资金分配结果为研究样本,探讨绩效信息在中国地方政府预算决策中的作... |
|
 | 论美国托洛茨基主义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趋势 [刘珊珊,黄其洪] | 2025/4/16 |
美国托派是美国社会主义流派中的激进左派之一。美国托洛茨基主义思潮具有三大特征:理论上,过分拘泥于托洛茨基原有的理论窠臼,使产生于特定时期的托洛茨基理论成为脱离美国国情和形势变化的抽象教条;组织上... |
|
 | 拜登政府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 [韩召颖,刘锦] | 2025/4/16 |
高技术出口管制是美国对华实施科技遏制战略的关键政策工具。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呈现高技术物项出口管制精准化、美商务部自由裁量权扩大化、单边转向多边出口管制联盟化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理由... |
|
 | 论通用人工智能的新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多重影响 [高奇琦] | 2025/4/16 |
在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有三次代表性事件。第一次是“AlphaGo战胜李世石"事件,第二次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突破,第三次则是以Sora为代表的多模态... |
|
 |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祖国统一共识论 [赵谦,赵一平] | 2025/4/16 |
祖国统一共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涉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领域的方法论层面,衍生的系统性、统摄性应对方略。其作为一种强调达成认同与遵守之思想整合方面的共同准则与依据,往往围绕体系性共识... |
|
 | 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国民安全探析 [刘跃进] | 2025/4/1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求在国家安全方... |
|
 | 南南合作的中国实践与贡献 [江时学] | 2025/4/16 |
“全球南方”这一术语的定义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研究和外交实践增添了难度。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说“全球南方”是“发展中国家”的同... |
|
 | 竞争性压力与制度互补性:构建中国制度型开放的政治经济学 [朱杰进] | 2025/4/16 |
推进制度型开放是中国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针对国际通行规则,中国在反洗钱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较高,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中等,而在出口信贷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较低。... |
|
 | “发展中国家”概念何以引发争议? [张桐] | 2025/4/16 |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治理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近年来却成为国际话语场域中的争议性概念。考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发展中国家”概念的历史,对于厘清相关争议的缘起和进一步理解国际话语竞争具有重要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