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标准-逻辑”视域下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国际实践研究 [杨成明,李文强] | 2025/6/25 |
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强化企业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重要策略。以英、德、澳三国为例,基于“价值-标准-逻辑”理论视野,探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国际实践。研究发现,打造完备的职业教育制... |
|
 | 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冯文猛] | 2025/6/25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本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宏观政策民生导向置于更突出地位,强调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深入探讨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良... |
|
 | “有组织”推进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董维春,仇苗苗,姚志友,刘晓光] | 2025/6/25 |
面对日益综合化复杂化的系统问题,学科建设良性发展对学科组织模式和结构优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本研究从西方有组织科学研究活动的历史演进探寻学科发展基础,并基于组织协同分析框架,探析“有组织”方式推进研... |
|
 | 身份景观:虚实相生的数字身份及其认同 [徐强] | 2025/6/25 |
从实体到虚体的转换,是人从现实空间进入赛博空间的前提。然而,虚体指称的不是真正的主体,而是生命实体的新身份。它是身份虚体,而不是数字主体。对虚体身份特性而非主体特性的指认,恰恰是理解数字化生存的... |
|
 | 探究“卡脖子”的破解之道 [施晓光] | 2025/6/25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具有稳定性和复杂性、高投入低产出、基础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扩大人类认知水平和图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并通过采取创设良好基... |
|
 | 心智上传:技术文化思潮、方案和批判 [王昊晟,李恒威] | 2025/6/25 |
作为一种人类超越自身有限性的构想,近年来,心智上传逐渐从科幻主题成为受到学界严肃讨论的主题,并且受到公众和产业界的关注,心智上传的具体技术路线已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心智上传不仅存在诸多要考虑的... |
|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十年实践审思 [刘宝存,苏洋] | 2025/6/25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
|
 | 深化改革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谭泓] | 2025/6/25 |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在当前新时代新征程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已成为国家就业工作的新定位和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
|
 | 美国学科专业目录40年:变迁历程与发展特征 [兰思亮,姚云] | 2025/6/25 |
美国教育部下属的教育信息统计中心于1980年颁布了第一版美国学科专业目录,并于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各进行了1次修订。美国学科专业目录4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划... |
|
 | 自定“一流学科”政策分析与优化 [伍宸] | 2025/6/25 |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程中出台了赋予个别高校自主遴选建设学科权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基于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从事实、价值、规范和可行性四个维度做了全... |
|
 | 陶行知的高等教育改革创举及其教育家精神新探 [王运来,杜淑惠] | 2025/6/25 |
陶行知是一位实现了教育家精神和改革家实践耦合发展的大先生,是“革命的教育家”和“教育家的革命”的典范。在投身平民教育运动之前,他业已在我国高等教育革新方面做出了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举,包括力主... |
|
 | 面向专题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构建方法 [罗雯婷,王英杰,韩莹,王凯] | 2025/6/25 |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分类国家标准难以完全适用于全部应用场景。研究以海洋旅游资源为例,探讨面向专题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构建思路与方法,并以滨海旅游地烟台市蓬莱区与海岛旅游地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 |
|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治理何以困难重重? [郝天聪] | 2025/6/25 |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与顶层设计相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实践层面却陷入落实困境。作为典型的产教融合政策,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政策的... |
|
 | 变局与应对:留学新态势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研究 | 2025/6/25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教育政策目标。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坚持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 |
|
 | 国家技能形成体系发展进程中的跨界与重构 [刘冬,王辉,阎齐钊] | 2025/6/25 |
学位学徒制是英国探索学徒制与高等教育相融合的代表性成果。它于2014年确立,其后获得蓬勃发展。学位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包括职业性、多样性、跨界性。其兴起在实现学徒制优化升级,促进"大职业教... |
|
 | 知识产权法域外适用的制度构造 [万勇] | 2025/6/25 |
知识产权法域外适用制度交织着本土性、时代性和国际性诸多重要问题,既是涉外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应注重制度自主与思想自主,按照统筹性、谦抑性、能动性原则,对知识产... |
|
 | 美国债务攀升和世界经济风险的应对战略 [保建云] | 2025/6/25 |
后疫情时代,美国债务攀升已经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世界经济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的主要诱因。美国债务攀升呈现出债务规模大、负担沉重,债务增长速度快,... |
|
 | 锚定奋斗目标,坚定发展信心 [陈艳飞,张润枝] | 2025/6/24 |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信心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来源与坚定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科学理论的守正创新、历史经验的总结凝练、实... |
|
 | 我国民办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阙明坤,王佳丽] | 2025/6/24 |
民办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停滞期、探索期。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民办高校主要包括教会... |
|
 | 中国农村减贫与区域援助政策转向 [魏后凯] | 2025/6/24 |
中国农村减贫取得了巨大成效并被国际公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是中国农村减贫取得成功的“三大基石”。随着农村减贫的持续推进并取得成功,中国区域援助政策也在不... |
|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个重要政治优势 [杨泽坤,杨宜勇] | 2025/6/24 |
五年规划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国家实现目标、推动改革的重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连续实施五年规划不仅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在新起点上创造更多"深圳经验" [曹钟雄] | 2025/6/24 |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45年的深度实践与探索,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之都、改革示范城。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 |
|
 | 全面优化政策环境,释放创新创业动能 [曾丽雯] | 2025/6/24 |
在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文章从创新创业的视角出发,强调其在稳定就业、激发市场潜能、推动新业态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政策支... |
|
 |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问题及建议 [荆林波,杨佳乐] | 2025/6/24 |
哲学社会科学彰显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显著:一方面,学科体系日臻健全、教材体系逐步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学术成果贡献卓越;另一方面,人... |
|
 | 重审高等教育学史 | 2025/6/24 |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史不仅薄弱,而且对其性质、对象、意义等关键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从性质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史论纷争到史论统一,确认历史研究和元理论研究的双重性质,追求历... |
|
 | 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的回顾与反思 [侯怀银,尹雪] | 2025/6/24 |
高校教育系科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造旧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主要经历了初步调整、全面布局、重构发展和独立探索四个阶段。... |
|
 | 从理性公众到情感公众:数字时代公共领域的理论嬗变 [张淳] | 2025/6/24 |
哈贝马斯出版于近六十年前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政治哲学、民主理论和媒介研究等领域有着跨学科的影响。此书构建了公共领域模型,虽然其规范标准的适用性一直存在争议,但它确实经常被用来检验现存国家民... |
|
 | 以辩证思维准确把握和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黄胜平] | 2025/6/24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探讨了中国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重大意义和... |
|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 [田鹏颖,沈慧然] | 2025/6/24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诸多重大历史使命。具体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以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文化使命特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 |
|
 | 为党风政风建设赋能 [仇小敏,何珍] | 2025/6/24 |
党的作风建设一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制度,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具体领域如调查研究、会议活动、出访接待等进行制度创新,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可监督、可问... |
|
 | 如何实现投资与消费的相互促进 [刘尚希] | 2025/6/24 |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信心作为推动社会变革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来源与坚定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科学理论的守正创新、历史经验的总结凝练、实... |
|
 | “本国导向”抑或“全球关照” [谢德新,王雅卓] | 2025/6/24 |
职业教育援助作为国际教育援助的重要内容,是德国开展国际援助的具体行动之一。为更好地维护德国国家利益,推广职业教育经验以及承担国际责任道义,德国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目的是提升德国... |
|
 | 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集成战略 [原新,金牛] | 2025/6/24 |
本文深入探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六大复杂特征:少子化与减量化的交汇、长寿化与老龄社会的交叠、出生性别比偏高与社会性别比失衡的交互、人力资本优质化与高等教育&q... |
|
 | 加快培育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科创人才 [黄文浩] | 2025/6/24 |
人才与产业互促共进,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本文聚焦广东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石为目标,深入探讨了培育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科创人才的路径。文章提出,... |
|
 | 构建新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意涵探求与结构展开 [刘永林,车佳桥,周志成] | 2025/6/24 |
准确解读、探求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的主要意涵是重构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前提。借助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与法释义学理论的体系思维,释明以新《职业教育法》基本规范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同等... |
|
 | 从拉布布们看Z世代的情感密码 [张国涛,贺翔宇] | 2025/6/24 |
近年来,以拉布布为代表的文化IP形象借助盲盒机制在全球爆火,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IP依赖经典文本和鲜明民族文化元素不同,拉布布等系列IP呈现出"无故事支撑"和&q... |
|
 | 面向2035的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预测及优化分析 [胡娟,尹浩宇,田浩然] | 2025/6/24 |
我国当前研究型大学和学生规模相对较小、高职院校和学生规模总体占比偏大,这种顶部陡峭、底部沉重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不能与产业结构转型和国家创新发展相适应。本研究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以来类型结构的变化... |
|
 | 多维发力加快可信数据空间构建 [奉国和] | 2025/6/24 |
当前,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正处于政策推动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初期阶段。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及创新发展试点通知,明确了建设目标和方向,促使江苏、浙江、广东... |
|
 | 封闭与开放之间强弱易势: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评析 [陆一,卜尚聪] | 2025/6/24 |
封闭、开放和半封闭三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一流大学实行了十年以上,与所在学校、学科有稳定的组织适配性,其教育特性已得到理论提炼,但实际效果还有待检验。基于2017、2023年两次“全国一流... |
|
 | 以高水平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马相东] | 2025/6/24 |
新时代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跃上新台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水平开放同样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度型开放,有助于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 |
|
 | 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六重逻辑 [逯长春,谢登斌] | 2025/6/24 |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六重逻辑。动力逻辑表明,更好地服务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 |
|
 | 中国生态环境法治的空间拓展及其规则创新 [刘超] | 2025/6/24 |
我国生态环境单行法体系在还原主义方法论下针对环境要素分别立法,难以承载“美丽中国”的文明意蕴。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亟待空间拓展,其理论基础源于以社群主义统合还原主义与整体主义方法论,在调整对象上应为... |
|
 | 探索高校创意写作能力培养新路径 [王丽娟] | 2025/6/24 |
文章以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背景,探讨了农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写作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农业特色结合不紧密,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实践导向不明确、实... |
|
 | 从中国想象到中国印象:17-19世纪德国建筑的"中国风"研究 [李泽芳,梁珊珊] | 2025/6/24 |
德国的“中国风”(Chinoiserie)建筑是中德交往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德跨文化研究的具体例证。有别于以往历史与艺术视角的探索,本文借助"陌异性"(die Fremdhei... |
|
 | 健全机制守护绿水青山 [黄承梁] | 2025/6/24 |
本文以《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政策探索到制度定型的历史跨越,及其在长江、黄河等重大流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该机制通过重构流域生态治... |
|
 | 用好数字信用这块高质量发展基石 [黄浩,陈茜怡] | 2025/6/24 |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逐步构建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的数字信用基础设施。该体系区别于传统信用模式,依托多维度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分析,实现对行... |
|
 | 消费为媒:灵活就业群体主观幸福感的传导机制研究 [李阳] | 2025/6/24 |
随着新业态蓬勃发展,灵活就业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且该群体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灵活就业群体内部问题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面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该群体生活境遇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主观幸福感... |
|
 | 深化大湾区高质量育才协同机制 [李卫青] | 2025/6/24 |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围绕大湾区人才培养与合作的现状与需求,分析了多主体协同育才机制的创新路径。近年来,校校、校企、校研以及校地等多... |
|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赵丹] | 2025/6/24 |
随着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国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探讨了深圳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战略路径,强调法治化路径的重... |
|
 | "城市中国"折射城市文明新变 [杨义成] | 2025/6/24 |
随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展现出深刻变革,形成了以"城市中国"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新格局。从历史视角看,城市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