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发展的和谐”到“实质的美化”:新时代环境哲学的一种内涵及其进路 [周国文,樊亚丽] | 2025/7/15 |
要深入理解从“发展的和谐”到“实质的美化”作为新时代环境哲学的一种内涵及进路,就应将其价值脉络视作一种有机衔接并层层递进的转化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与观念保障,是新... |
|
 | 作为重大论题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郇庆治] | 2025/7/15 |
从转型话语与政治的视角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一理论论题同时拥有十分丰富的绿色理论与政治政策意涵(潜能)。其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意指或涵盖当代中国背景和语境下的三大绿色话语体系,即生态文... |
|
 | 突破技术藩篱,激活发展"新引擎" [张波] | 2025/7/15 |
本文聚焦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未来前景。自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已从科幻走向现实,国内企业实现千台级交付。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我国在感知、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大模型... |
|
 | 擦亮亚投行开放包容的金字招牌 [周密] | 2025/7/15 |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亚投行作为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多边金融机构,过去十年中不断推动机制创新,... |
|
 | AIGC驱动下的数字文化消费:困境透视与纾解路径 [陈思函,解学芳] | 2025/7/15 |
AIGC驱动下的数字文化消费呈现出新特征,主要表现为消费方式精准个性化与用户中心化、消费场景虚拟上云化与人机交互化、消费内容机器赋能化与沉浸体验化。同时,技术生成效率至上与人文价值续存之间的悖论... |
|
 | 走绿色发展之路,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路子达] | 2025/7/15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展开,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遵循。文章... |
|
 | 系统协同贯彻新发展理念 [田学斌] | 2025/7/15 |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首个重大战略,旨在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该战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生态治理、产业协同和... |
|
 | 数字技术何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基于文化产业视角 [邵明华,高 洋] | 2025/7/15 |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总和。它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本体层面的存在状态、主体层面的生产状态与客体层面的接受状态3种样态... |
|
 | 大湾区中西交流互鉴的演进与经验 [张中鹏] | 2025/7/15 |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连接点,自古以来便注重文化交流互鉴,尤其是在大航海时代,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汇共存的独特优势。本文探讨了大湾区文化传统的历史生成、中西交流互鉴的意蕴特质和实践经验。研... |
|
 | 电子游戏中的能动之物:规则与叙事的交织之所 [陈鑫] | 2025/7/15 |
自著名的游戏学与叙事学之争以来,电子游戏的规则与叙事及其相互关系在游戏研究中一直是被反复讨论的主题。如今,电子游戏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品之一。许多游戏开发商在努力提升游戏可玩性的同时,也... |
|
 | 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燕雨林] | 2025/7/15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实现产业体系的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快速涌现,催生工业... |
|
 | 在可持续更新中绘就现代化城市新图景 [覃剑] | 2025/7/15 |
当前,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不稳定、基础设施老化等。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正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宜居、韧性... |
|
 | 把握商业航天黄金机遇期 [张晓兰] | 2025/7/15 |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加快形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格局注入强劲动能。然而,该产业也面临技术瓶颈、资金压力、国际竞争等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商... |
|
 | 以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林间] | 2025/7/15 |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文章指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涵盖科技创新、产业... |
|
 | 深化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秦健] | 2025/7/15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文章指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加剧了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仍... |
|
 | 实践结构论的理论意涵、现实基础与价值关怀 [杨发祥,胡可欣] | 2025/7/15 |
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是社会学的终极追问,也是实践结构论的价值关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郑杭生及其学术团队提出的实践结构论,正是基于全... |
|
 | 故事化、数字化、矩阵化,创新岭南文化当代传播 [黄艳] | 2025/7/15 |
在新时代,要把握文化传播的新样态,从故事化、数字化和矩阵化三个层面入手。故事化传播强调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丰富故事,例如革命故事、改革故事和民俗故事,通过文学、影视、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文化...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社会学理论自觉 [奂平清] | 2025/7/15 |
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重要推动者和社会运行学派理论的开创者郑杭生的民族研究和民族社会学... |
|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文创产业:逻辑、困境与出路 [陈华明,梁文慧] | 2025/7/15 |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算力、算据、算法的优势全面赋能文创产业,推动内容层智能生成、变现层抓需增益、延伸层沉浸交互和支撑层私人定制。与此同时,技术固有的缺陷和其过度赋能文创产业也将带来技术伦理失范、生... |
|
 | 产业数字化驱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赵鹏] | 2025/7/15 |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也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 |
|
 |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中文语料库 [谢馨慧,赵燕] | 2025/7/14 |
人工智能语料库作为大模型训练的基础性资源,其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表现。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中文语料库的建设现状、面临挑战及发展路径。当前面临收集获取难度高、建设规范性不足、共享机制... |
|
 | 建立与民营经济规模相匹配的信用生态 [章政] | 2025/7/14 |
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法律基础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数据共享不充分... |
|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委政策研究室] | 2025/7/14 |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为典型案例,系统研究了县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成效。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立足资源禀赋,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集群... |
|
 |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矛盾化解 [毛佩瑾] | 2025/7/14 |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矛盾化解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支撑。本文系统研究了数字技术在矛盾化解中的应用现状、面临困境及优化路径。智能预警、在线调解、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但仍面临技... |
|
 | 苏超爆火: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顾伯冲] | 2025/7/14 |
近年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火爆表现已超越普通体育赛事范畴,成为全民文化现象,吸引广泛关注和话题热度。通过央视频App、虎扑、微信、微博等多平台的全程直播及话题营... |
|
 | 欧元发展契机与国际金融格局重塑 [陈卫东] | 2025/7/14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美元疲软与欧元崛起成为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冲击下美元信用弱化与欧元发展机遇,揭示了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必然趋势。202... |
|
 | 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化阐释 [杨宏伟] | 2025/7/1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本文聚焦于该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建构,旨在超越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深入挖掘其哲学... |
|
 | 回归·对话·巩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创新发展的逻辑进路 [张迎] | 2025/7/14 |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孕育着人类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坚持从“本原-历史-现实”的逻辑进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 |
|
 |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龙文进,赵玉菡] | 2025/7/14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稳定在14973.8万吨,为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农业自然风险,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夏... |
|
 | 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张荣] | 2025/7/14 |
21世纪,海洋经济发展对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十四五&quo... |
|
 | 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载体与保障 [师 博,郭思琪] | 2025/7/14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以人才培养作为关键支撑、以科学的政策安排作为重要保障。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数字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数... |
|
 | 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价值旨归和逻辑进路 [向勇] | 2025/7/14 |
马克思主义全面社会生产观反映了人的全面本质力量及其存在方式,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生产力领域的具体表现与应用发展,体现在文化生产、文化分配、文化流通与文化消费的... |
|
 |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文化科技融合与人文经济发展 [魏鹏举] | 2025/7/14 |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创造性发展。从文化科技融合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既有科技创新内核,也有对美好生活品质追求的新使命,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先进生产力。文化领域的新质生... |
|
 | 中国游戏出海的特征及其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方式 [胡鹏林,胡玉洁] | 2025/7/14 |
中国游戏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如何推动游戏传承中国文化、促进游戏出海是当前的重要使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游戏出海模式,中国游戏出海借鉴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在游戏... |
|
 | 打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堵点 [张楠迪扬] | 2025/7/14 |
公共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开发利用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赋能公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家政策演进与实践困境,系统分析了我国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挑战。提出构建"制度-市场-生态"协同的解... |
|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陈艳波] | 2025/7/14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三者良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本... |
|
 | “从人工到智能--AI时代的历史与人文探索"工作坊综述 [唐嘉骏,金伯文] | 2025/7/14 |
“从人工到智能--AI时代的历史与人文探索"工作坊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历史研究的交叉领域,系统探讨了数字史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工作坊围绕大语言模型在史料分析、翻译及知识生产中的应用展... |
|
 | 我国工业软件的突围与重构 [高亮] | 2025/7/14 |
工业软件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支撑,其自主可控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安全。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工业软件领域的技术突破、产业化转化与生态构建路径。研究提出"核心技术攻坚产业化转化生... |
|
 |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破题的关键点 [胡正荣] | 2025/7/14 |
本文基于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战略部署,深入探讨中国特色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创新路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需从功能拓展、机构属性、系统协同、组织重构、分类管理、技术攻坚和生态... |
|
 | 稳预期才能更好提振消费信心 [周泽将] | 2025/7/14 |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当前消费市场特征与预期传导机制,系统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预期的关键因素及政策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五位一体"的预期稳定框架:通过动态工资调整和零... |
|
 | 从理论自觉到表象自觉--郑杭生先生的学术追求与理论启示 [刘少杰] | 2025/7/14 |
理论自觉是郑杭生先生学术追求的核心议题,它既是对中国社会学建设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为《社会学评论》确立的办刊宗旨。理论自觉不仅要求对中外社会学理论做出深入的反思评价,还要求为经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 |
|
 | 从全球舆论好感度看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李楠] | 2025/7/14 |
当前国际舆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全球好感度呈现显著提升态势。本文基于最新国际民调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国际形象改善的多维动因及其全球意义。中国形象的提升源于三大关键因素:在全球治理中坚持多边主... |
|
 |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简小文] | 2025/7/14 |
本文系统论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整体策略。强调以文化繁荣支撑国家强盛,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弘扬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中... |
|
 | 何为"天使投资" [王声啸] | 2025/7/14 |
天使投资作为企业融资的"最初一公里",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基于政策导向与实践需求,系统分析了天使投资的特征功能与发展路径。本文提出三大发展路径:搭建天使投资人... |
|
 | 中国特色新质生产力理论:动力·要素·基底·制度 [盖凯程,唐湘] | 2025/7/14 |
中国特色新质生产力理论内含着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理论意蕴、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时代意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意蕴。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 |
|
 | 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中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任保平,李婧瑜] | 2025/7/14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体现正深刻影响着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在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遵循严密的理论逻... |
|
 | 乡村韧性足,富民生态美 [姜友文] | 2025/7/14 |
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2025年前,中央强调要防止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以增强乡村的韧性和活力。当前,尽管脱贫地... |
|
 | 国家公园地方立法的形式主义困境及其克服 [王社坤,赵亚朦] | 2025/7/14 |
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重器”,需要立法层面的顶层设计。在中央立法缺位的情形下,通过地方立法为国家公园提供立法保障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立法模式,同时可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当前国家公园的... |
|
 | 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道德价值 [刘昂] | 2025/7/14 |
村规民约作为深植于我国乡土社会的特色文化现象,承载着农耕文明的伦理记忆和丰富的民间智慧,是乡村德治体系的重要载体。它通过村民自主参与制定,转化传统礼治精神为现代自治规范,既构建村民行为的道德准则... |
|
 | 人文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觉 [李晓乐] | 2025/7/14 |
促成经济发展与人文价值的互动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从“效用经济到人文/公平经济"的深刻转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内核和发展愿景,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文关怀的真谛。但人文经济和市场/效用经济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