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王廷惠] | 2025/7/15 |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围绕&... |
|
 | 论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祁述裕,邓雨龙] | 2025/7/15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理论渊源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发展实践看,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与文旅消费新需求相得益彰。... |
|
 | 构建科学高效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徐雨微] | 2025/7/15 |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指示,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在推动数字经济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对... |
|
 | 高技能人才体系怎么建 [李世兰] | 2025/7/15 |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强调,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为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政府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广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 |
|
 | 理解人文经济 [陈立旭] | 2025/7/15 |
关于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学者往往聚焦于其中的某一个维度,或文化产业的维度,或人文(文化)附加值的维度,或人文(人本)主义的维度,或人文精神(文化)动力的维度,等等。然而,在现实中,... |
|
 | 作为创意城市基础设施的创意写作 [叶祝弟] | 2025/7/15 |
创意写作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现的是城市的文化创造力。作为创意城市基础设施的创意写作具有物质性、媒介性、公共性和实践性的特性。创意写作重塑了城市行动者网络:一方面,它以自我为方法,不仅要主张和捍卫... |
|
 | 新质生产力范式是绿智韧综合生产力范式 [杨开忠] | 2025/7/15 |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范式经历了自第一次到第五次的五次重大变革,每次均由科技革命驱动,体现出"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的线性流动模式,强调机器与规模经济,具有较强的不可持续性。近年... |
|
 | 以"全周期协商"理念 有效化解超大城市基层矛盾纠纷 [陈科霖] | 2025/7/15 |
随着超大城市的结构复杂化与社会多元化,基层矛盾纠纷表现出日益突出的复杂性与棘手性,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的治理手段主要依赖法律刚性程序和乡土调解,但前者权威高、周期长,后者则受限于陌生人社... |
|
 | 释放数据红利,激发经济动能 [刘志雄,吴博] | 2025/7/15 |
中国正积极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释放数据要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基于2024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和2025年3月国家公共数据... |
|
 | 虚拟化与去中心化:国产流媒体影视工业生产的新模式 [陈琰] | 2025/7/15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推动众多传统形态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影视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以流媒体为媒介依据生长起来的影视工业体系。流媒体影视工业的虚拟化转向与AIGC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经历了从UG... |
|
 |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 [蔡昉] | 2025/7/15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带来深远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就业影响的广泛担忧。本文认为,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不能被动防范或阻碍技术进步,而应积极引导其发展方向,通过激发技术创新和... |
|
 | 选择最优政策手段刺激内需 [杨瑞龙] | 2025/7/15 |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策略,指出经济虽有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需不足仍构成主要挑战。在实现年度5%左右增长目标方面,财政政策相较货币政策具有更高的有效性,特别是在需... |
|
 | 全球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结构化审思 [林家骏] | 2025/7/15 |
可持续发展原则内蕴的环境与发展一体化、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可持续利用这四个要素,在无序排列下,其本真含义被遮蔽,被诟病为具有现代主义、虚无主义、本质主义及保育主义这四种异化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造... |
|
 | 文化产业背景下“手造”的现象学阐释 [魏毅东 ,谭玉龙] | 2025/7/15 |
中华传统“手造”实践活跃,“手造”文化灿烂。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手造”获得创新性的涵义,即传统手工制作的产业化道路及其新发展。“手造”作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蕴含着深刻的身体价值。身体现象学蕴... |
|
 | 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及治理方略 [李康化,姜 姗] | 2025/7/15 |
文化新质生产力是内生于文化生产活动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其生成根植于技术赋能、文化铸魂。技术赋能具有渐进性,“云、网、算、智”对文化的深度赋能,使文化要素加速价值化、文化生产深度智能化、文化产业趋于... |
|
 | 创新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胡项连] | 2025/7/15 |
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其效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分析当下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深刻... |
|
 | 做强文旅消费新亮点 [王明辉] | 2025/7/15 |
目前,国内多个景区已引入低空旅游产品,通过空中观光与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目的地吸引力。低空技术在文旅融合中的特色为沉浸式体验、用户付费意愿强、商业模式多元,但同时面临安全保障、空域管理... |
|
 | 中央八项规定奠定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张严] | 2025/7/15 |
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和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着力整治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本文从防微杜渐、勇于自我革命和常态长... |
|
 | 通过监督进行治理:县域政府治理的监督机制及其效能--中部T县的案例分析 [吴春来] | 2025/7/15 |
从县域可观察国家监督权力在基层的实践性转向,并探究国家权力监督与县域体制回应之间的张力。在T县个案经验基础上,围绕县域监督机制与治理机制的关联性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遵从国家监督话语的基础上,县... |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王雨辰,黄俊溶] | 2025/7/15 |
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建构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话语权和影响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 |
|
 | 从“发展的和谐”到“实质的美化”:新时代环境哲学的一种内涵及其进路 [周国文,樊亚丽] | 2025/7/15 |
要深入理解从“发展的和谐”到“实质的美化”作为新时代环境哲学的一种内涵及进路,就应将其价值脉络视作一种有机衔接并层层递进的转化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与观念保障,是新... |
|
 | 作为重大论题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郇庆治] | 2025/7/15 |
从转型话语与政治的视角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一理论论题同时拥有十分丰富的绿色理论与政治政策意涵(潜能)。其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意指或涵盖当代中国背景和语境下的三大绿色话语体系,即生态文... |
|
 | 突破技术藩篱,激活发展"新引擎" [张波] | 2025/7/15 |
本文聚焦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未来前景。自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已从科幻走向现实,国内企业实现千台级交付。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我国在感知、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大模型... |
|
 | 擦亮亚投行开放包容的金字招牌 [周密] | 2025/7/15 |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亚投行作为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多边金融机构,过去十年中不断推动机制创新,... |
|
 | AIGC驱动下的数字文化消费:困境透视与纾解路径 [陈思函,解学芳] | 2025/7/15 |
AIGC驱动下的数字文化消费呈现出新特征,主要表现为消费方式精准个性化与用户中心化、消费场景虚拟上云化与人机交互化、消费内容机器赋能化与沉浸体验化。同时,技术生成效率至上与人文价值续存之间的悖论... |
|
 | 走绿色发展之路,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路子达] | 2025/7/15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展开,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遵循。文章... |
|
 | 系统协同贯彻新发展理念 [田学斌] | 2025/7/15 |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首个重大战略,旨在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创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该战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生态治理、产业协同和... |
|
 | 数字技术何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基于文化产业视角 [邵明华,高 洋] | 2025/7/15 |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总和。它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本体层面的存在状态、主体层面的生产状态与客体层面的接受状态3种样态... |
|
 | 大湾区中西交流互鉴的演进与经验 [张中鹏] | 2025/7/15 |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连接点,自古以来便注重文化交流互鉴,尤其是在大航海时代,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汇共存的独特优势。本文探讨了大湾区文化传统的历史生成、中西交流互鉴的意蕴特质和实践经验。研... |
|
 | 电子游戏中的能动之物:规则与叙事的交织之所 [陈鑫] | 2025/7/15 |
自著名的游戏学与叙事学之争以来,电子游戏的规则与叙事及其相互关系在游戏研究中一直是被反复讨论的主题。如今,电子游戏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品之一。许多游戏开发商在努力提升游戏可玩性的同时,也... |
|
 | 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燕雨林] | 2025/7/15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实现产业体系的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快速涌现,催生工业... |
|
 | 在可持续更新中绘就现代化城市新图景 [覃剑] | 2025/7/15 |
当前,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不稳定、基础设施老化等。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正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宜居、韧性... |
|
 | 把握商业航天黄金机遇期 [张晓兰] | 2025/7/15 |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生态加快形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格局注入强劲动能。然而,该产业也面临技术瓶颈、资金压力、国际竞争等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商... |
|
 | 以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林间] | 2025/7/15 |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文章指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涵盖科技创新、产业... |
|
 | 深化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秦健] | 2025/7/15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文章指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加剧了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仍... |
|
 | 实践结构论的理论意涵、现实基础与价值关怀 [杨发祥,胡可欣] | 2025/7/15 |
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是社会学的终极追问,也是实践结构论的价值关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郑杭生及其学术团队提出的实践结构论,正是基于全... |
|
 | 故事化、数字化、矩阵化,创新岭南文化当代传播 [黄艳] | 2025/7/15 |
在新时代,要把握文化传播的新样态,从故事化、数字化和矩阵化三个层面入手。故事化传播强调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丰富故事,例如革命故事、改革故事和民俗故事,通过文学、影视、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文化...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社会学理论自觉 [奂平清] | 2025/7/15 |
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重要推动者和社会运行学派理论的开创者郑杭生的民族研究和民族社会学... |
|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文创产业:逻辑、困境与出路 [陈华明,梁文慧] | 2025/7/15 |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算力、算据、算法的优势全面赋能文创产业,推动内容层智能生成、变现层抓需增益、延伸层沉浸交互和支撑层私人定制。与此同时,技术固有的缺陷和其过度赋能文创产业也将带来技术伦理失范、生... |
|
 | 产业数字化驱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赵鹏] | 2025/7/15 |
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也是推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民俗文化创造力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 |
|
 |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中文语料库 [谢馨慧,赵燕] | 2025/7/14 |
人工智能语料库作为大模型训练的基础性资源,其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表现。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中文语料库的建设现状、面临挑战及发展路径。当前面临收集获取难度高、建设规范性不足、共享机制... |
|
 | 建立与民营经济规模相匹配的信用生态 [章政] | 2025/7/14 |
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法律基础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数据共享不充分... |
|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委政策研究室] | 2025/7/14 |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为典型案例,系统研究了县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成效。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立足资源禀赋,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集群... |
|
 |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矛盾化解 [毛佩瑾] | 2025/7/14 |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矛盾化解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支撑。本文系统研究了数字技术在矛盾化解中的应用现状、面临困境及优化路径。智能预警、在线调解、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但仍面临技... |
|
 | 苏超爆火: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顾伯冲] | 2025/7/14 |
近年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火爆表现已超越普通体育赛事范畴,成为全民文化现象,吸引广泛关注和话题热度。通过央视频App、虎扑、微信、微博等多平台的全程直播及话题营... |
|
 | 欧元发展契机与国际金融格局重塑 [陈卫东] | 2025/7/14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美元疲软与欧元崛起成为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冲击下美元信用弱化与欧元发展机遇,揭示了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必然趋势。202... |
|
 | 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化阐释 [杨宏伟] | 2025/7/1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本文聚焦于该思想的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建构,旨在超越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深入挖掘其哲学... |
|
 | 回归·对话·巩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创新发展的逻辑进路 [张迎] | 2025/7/14 |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孕育着人类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坚持从“本原-历史-现实”的逻辑进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 |
|
 |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龙文进,赵玉菡] | 2025/7/14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稳定在14973.8万吨,为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农业自然风险,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夏... |
|
 | 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张荣] | 2025/7/14 |
21世纪,海洋经济发展对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十四五&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