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逻辑重构 [李红恩] | 2025/6/24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提出,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带来了新的要求,尤其呼唤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逻辑重构。在价值层面,应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为价值取向、以落... |
|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张传鹤] | 2025/6/24 |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与人才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强调,科技创新依赖人才,人才培养依靠教育,三者内在关联、相互支撑,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教协... |
|
 | 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樊纲] | 2025/6/24 |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要求,深圳再次被赋予深化综合改革试点的重任。本文分析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指出其是我国改革开放方法论的创新,是顺应全球科技... |
|
 |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隆国强] | 2025/6/24 |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其重要战略举措。本文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论述,并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审视了其必要性。从理论层面,开放型世界经... |
|
 | “逆城市化”趋势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 [易小邑,吕姗,李志军] | 2025/6/23 |
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出现了大批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回流的“逆城市化”现象。在“逆城市化”趋势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身份具有职业化、专业化与市场化三重... |
|
 | 教育与职业交织:职业教育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探讨 [谢莉花,占梦君] | 2025/6/23 |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对职业观和职业教育观的正确理解既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之基,更是协调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关系走向的引领之要。基于对教育与职业关系的理解,深入分析影响职业教育发展... |
|
 | 我国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现实阻滞与推进策略 [叶晓力,徐培鑫,蔡敬民] | 2025/6/23 |
高校分类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是引导我国高校在多元类型赛道争创一流、深化高校分类综合改革的关键。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体、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可以考察我国高校分类发展政...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利用外资事业:成就、经验与未来展望 [卢进勇,陈虹曦,孙淑彬] | 2025/6/23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文章全面总结分析了十余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结构与质量提升的显著成效,概括梳理了外资法律建设和监管模式的巨大变化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 |
|
 | 跨越认知价值鸿沟 [朱晶,姜雪峰] | 2025/6/23 |
交叉科学研究的新颖性与挑战性并存。交叉科学是当下科学研究在目标与组织上的新常态,但是交叉科学如何实现深度交叉,如何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融合探索,面临着来自科学研究内部... |
|
 | 马克思技术思想的转向:从本质主义到经验研究 [陈敏] | 2025/6/23 |
传统研究往往把马克思技术思想凝结为“决定论”“异化”等命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恩格斯全集》(MEGA2)等文献分析,发现其技术思想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两次转向:第一阶段(1845年之前)以&qu... |
|
 | 以人口素质提升对冲人口规模下降 [王钦池] | 2025/6/23 |
我国已进入人口减量发展阶段,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亟需提升人口素质以对冲人口规模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提升人口素质需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规... |
|
 | 谁从“申请-考核”制中受益? [刘潇璘,王祉静,潘仁同] | 2025/6/23 |
博士生招生作为博士生培养的入口环节对高质量博士生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申请-考核”制历经多轮改革和本土化实践已经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精英人才选拔方式。在迅速扩散、稳步发展之余,博士生招生“申... |
|
 | 地方法人银行违约风险及其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研究 [史永东,姜尚,邢伟泽] | 2025/6/23 |
近年来,地方法人银行违约风险持续增加,银行体系承压明显,若发生风险事件,不仅会冲击金融市场,而且在金融市场内传播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本文采用复杂网络方法,通过模拟系统性风险的形成过程,甄别我国3... |
|
 | 三教协同创新系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系统逻辑 [潘海生,林晓雯] | 2025/6/23 |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成为当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命题。系统论思想中的要素、结构与功能分析法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在要素层次... |
|
 | 从达尔文主义到数据主义:AIGC驱动的文化演化机制 [薛可,张馨元] | 2025/6/23 |
相比于人类的生产,人工智能生产开启了文化演化的另一条路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作为人类以外能够制造文化基因的技术人工物,成为推动谜米机器由1.0向2.0进化的技术动因。通过技术哲学视角研... |
|
 | 蒋梦麟的大学学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 [陈梦越,孙邦华] | 2025/6/23 |
蒋梦麟作为一校之长在北京大学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北京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学学科建设思想与实践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北京大学学科的发展。蒋梦麟担任北大校... |
|
 | 趣缘乌托邦:青少年亚文化装扮行动的质性研究 [高玉烛,王曦影] | 2025/6/23 |
亚文化装扮是青少年群体的时尚表达,既可以体现他们在新时代、新社会背景下行为和精神风貌的特征,还突显了他们在服饰文化、社交圈子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基于“具身体现”视角下的情境互动论,本研究以现象学“... |
|
 | “泛记忆”VS"反记忆":数字时代的记忆革命 [赵静蓉] | 2025/6/23 |
数字时代使记忆呈现为“泛记忆”,把我们对记忆的关注更多指向数据和算法,也使记忆愈益趋同于历史。“反记忆”作为一种分裂机制,是记忆生产模式创新的一种独特路径。由于我们对记忆价值化采取激进的利用态度... |
|
 | 文化生态的概念及其运用 [高丙中] | 2025/6/23 |
文化生态是一个由人类学家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概念,通过在小规模的原始人群中的经验检验后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大规模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文化生态成为中文学术中比较活跃的多学科概念之一,... |
|
 | 康德的大学观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影响 [贺国庆] | 2025/6/23 |
康德是近代哲学的巨擘,其所处时代正值现代大学酝酿和形成之际。在长期的大学从教生涯中,康德从自己的哲学理念出发,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观:他主张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培养具有哲学思... |
|
 | 产业的多维空间集聚:进展综述与理论框架 [赵璐] | 2025/6/23 |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并随着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维空间集聚的发展趋势。认识产业多维空间集聚格局特征和演化机制是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的关键所在,也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现实需求,... |
|
 | 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支撑 [杨蓉荣] | 2025/6/23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本文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论述,从尊重官兵首创精神... |
|
 | 发展与秩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的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 [郭广军,李昱,黎梅] | 2025/6/20 |
政策治理与法律治理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治理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效能,法律治理规范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秩序。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
|
 | 欧元25年:历史、问题与展望 [王晋斌,厉妍彤] | 2025/6/20 |
欧元25年的历史也是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起伏的历史。欧元在对内对外价格稳定上成就显著,在促进增长和增强金融稳定上作出贡献。欧元区内生的诸多问题,例如,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非一致性、资本市场的非统... |
|
 |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张树华] | 2025/6/20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文章阐释了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彰... |
|
 | 维特根斯坦规范性的兼容解读方案 [巫东霖] | 2025/6/20 |
在维特根斯坦规范性问题的研究中,意义规范的合法性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这涉及如何理解其“意义即用法”的思想。目前学界存在两种主流解读方案,规范解读和自然解读。前者强调意义是内在规范的,无需额外为规范... |
|
 | 高校自我评价的时代意义、现实困境与体系重构 [姜华,杨莹] | 2025/6/20 |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以政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为主,高校自我评价在理念和实践上严重缺失,高... |
|
 |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三重诠释 [沈江平] | 2025/6/20 |
建构具有中国特质的知识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密切相关,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对此做出回应。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发展成就与经验认识的学理化、体系... |
|
 | “流量明星”:作为“景观”与“奇观”的后工业产品 [王雪璞] | 2025/6/20 |
“流量明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在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值得探讨的。它作为一种具有后工业“景观”与“奇观”特质的文化产品,打破了传统“明星制”理论的评判模式,本质上则是后工业语境下媒... |
|
 | 技能形成的历史变迁与职业教育的改革逻辑 [庄西真] | 2025/6/20 |
技能的内涵、功能及其形成方式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技能形成的主要方式经历了从领悟、传递到体验的变迁,技能形成的主体内容经历了从具身认知、人机互动到数字技能的变迁,而技能形成的主流认知则经历了从... |
|
 | 走向创新: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张淼] | 2025/6/20 |
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肩负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使命。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价值定位、组织形态与运行规律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传统生产力发展阶段,产教融合共同体以自然关系为基... |
|
 | 从“会做事”到“去做事”:对基于技术的职业能力测评的反思及展望 [刘昌龙,王新波] | 2025/6/20 |
德国ASCOT和COMET等基于技术的职业能力测评方案达到了较高的信效度,被认为实现了"会考试等于会做事"的测评理想。该方案提高了测评自身的精确度,但在行为预测的准确度上,存... |
|
 | 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工程 [何翔] | 2025/6/20 |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本文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重大意义,强调在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分化等新形势下,人口素质... |
|
 | "十四五""十五五"时期的区域协调... [樊杰] | 2025/6/20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在归纳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新趋势和值得借鉴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四条经济地理学定律:①国家现代化与... |
|
 |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研究 [林跃勤,王克涛] | 2025/6/20 |
国家现代化是个复杂庞大的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强韧持久的动力驱动。制度供给和改善有助于消除约束因素、促进要素有效融合和释放创新效力等,成为现代化的动力源泉。40多年的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起... |
|
 |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类型与特点 [邓卓,张思琪] | 2025/6/20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变革发生在比普通教育关涉范围更广的职业教育场域中。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分流导向与分流时点,可将其分为“职业性-早分流”“职业性-晚分流”“学术... |
|
 | 社会公共利益的私法实现机制 [赵万一] | 2025/6/20 |
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承载社会公共福祉提升和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不仅对中国法治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意义重大,而且对共同富裕社会目标的达成同样影响深远。尽管私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介入在正义性、可操... |
|
 | 提高高职院校课程的适应性:内涵、问题和策略 [胡顺义,欧阳河,周悟] | 2025/6/20 |
高职课程适应性不仅要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角度进行“适应”与“被适应”的解释和关切,还需要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课程范式的内在需求层面进行更... |
|
 | 重新发现世界 [王文] | 2025/6/20 |
在百年变局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在发生新的演变。这些新的变化需要中国学者重新发现。本文以2022年秋季深度调研俄罗斯21个城市的经历为例,讲述当下中国智库"走出去&quo... |
|
 | 多模态认知战:AI驱动下的认知对抗新形态 [曹树聪] | 2025/6/19 |
智能化战争的新形态多模态认知战,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信息模态,对目标对象认知系统进行全方位干预。AI技术的应用贯穿数据采集、信息融合和认知计算等关键环节,... |
|
 |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曾赞荣] | 2025/6/19 |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高度重视,对山东及青岛海洋发展寄予厚望。文章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其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文章指出,现代海洋城市是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本质要求,应遵... |
|
 | 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标准的数智化:能力图谱及应用场景开发 [韩玉,徐涵,赵楚] | 2025/6/19 |
能力图谱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职业分析方法呈现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标准的一种工具,其客观性和实施效力均优于能力框架和能力谱系。以能力模型建构理论、知识图谱理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及专业建设理论等多... |
|
 | 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机制 [秦尊文,汤鹏飞] | 2025/6/19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覆盖中国11个沿江省市,承载全国半数人口和经济总量,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发展潜力。为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持续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机制。本文首先强调了依托空间... |
|
 | 中非经贸合作打造全球价值链合作新范式 [王雪坤] | 2025/6/19 |
新时代以来,在“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引领下,中非合作取得持续深入发展。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中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面,构建"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并启动&qu... |
|
 | 多中心治理视域下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韩连权,尤婷婷,季诚钧] | 2025/6/19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以产教融合型城市为重要载体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效能,已成为政策与学术领域关注的焦点。回顾既往,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 |
|
 |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增长绩效” [李子联,孙杰,张艳] | 2025/6/19 |
通过测算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样本内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增长绩效”进行了综合检验。研究发现:首先,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我国高等... |
|
 | 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展望 [马海涛,姚东旻] | 2025/6/19 |
为指导财政工作的未来方向并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构建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财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历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财政理论以“国家分配论”... |
|
 | 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吴玉韶] | 2025/6/19 |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开展旨在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还有助于价值理念的重塑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通过适老环境改造、代际共情倡导、... |
|
 | 量子通信何时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唐世彪] | 2025/6/19 |
中国科研团队在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和远距离量子密钥建立方面取得突破,验证了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技术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量子通信走向日常应用的必要性,指出小型化设备、全国性量子网络和标准合规的管理系统... |
|
 | 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战略主动 [迟福林] | 2025/6/19 |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经济持续... |
|